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18章 晋江文学独家发表

作者:水墨黛
荀澜火速修书一封,让徐州陶谦支援。

  远在长安的王允,也早派了和陶谦有旧时情谊的官员来当說客,鼓动陶谦在后方突袭豫州。

  因为是汉室下令讨伐,陶谦不愿意违抗朝廷的命令,但他也不想陷入诸侯的争斗之中,何况荀澜对徐州有恩,他做不出這等背信弃义的事情。后来干脆称病,不见任何人。就一個字“拖”,迟迟不出兵。

  时任徐州广陵太守的陈登完全不顾陶谦的纠结,却十分有魄力地直接带广陵的兵马和大量的粮草应援荀澜。

  在领兵离开后,陈登才修书一封给陶谦,对自己所为做了解释:“荀公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我們当顺应河流,而不是逆流而上。且荀州牧对徐州百姓有救命之恩,此等恩情,不能不报。”

  這让陶谦大为震惊。他自以为亲自将陈登一手提拔起来,对方对自己足够忠心,却沒想到对方在這個局势晦暗不明的时候選擇了投靠荀澜。袁绍、曹操和公孙瓒的联军有二十万之巨啊,而且還有颜良、文丑、夏侯兄弟等名将带兵,威胁力十足。若是荀澜失败,他们就又要面对曹操的怒火了!

  其实陶谦托大了……

  即使沒有他的刻意提拔,不管当时任徐州牧的人是谁,陈登的仕途也会一路平坦。陈登出生在徐州世家大族陈家,陈家虽然比不得汝南袁家四世三公,但在徐州世代经营,已出過了三四任太守,根基深厚。有這样的出身加上自身的才华出众,陈登年纪轻轻就被举孝廉,担任东阳县长。

  荀澜在收到陈登来信时,已经在前往前线的路上了,他有些难以置信:“徐州世家大族以陈家为首,這时候前来雪中送炭,着实让人不解啊。”

  他并沒有拆开信,免得影响自己的判断,而是从陈登领兵的行为出发。一切不合理的行为都当有解释,他叫来了荀彧、郭嘉和贾诩及几位将领,商议道:“莫非是诈?陶谦這是与袁绍达成了共识?毕竟他上次在曹操的手裡吃了亏,又割让了小沛和彭城给我們,想要抢地抢人也情有所原。”

  此番和联军交战,事关重大,所以荀澜不但亲自上阵,還把当世的三位顶尖谋士都给带上了,毕竟亲临战场才能根据地形、兵力等实际情况派兵作战,远程指挥很容易贻误战机。

  荀彧却不觉得陶谦有這样折腾的能力:“也不尽然,陈登沉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与主公之道不谋而合。而且陶谦身患沉疴痼疾,被曹操屠城惊吓后身体每况愈下。加之陶谦颇为倚赖的笮融等人与其政见不合,想必他想要为徐州寻得新主。”

  “陈登在徐州兴修水利,家族根基磅礴,在士人和百姓中口碑都很好,他不想自己上嗎?”

  荀澜有点怀疑陈登拿自己当大冤种跳板,夺了地之后光明正大得到朝廷的册封,踢开旁人自己当徐州牧。毕竟陈登有本事也有人脉,之前兴修水利也在百姓间积攒了非常好的口碑。或许是受到影视剧裡面陈登父子把吕布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影响,他老觉得天上不会掉下陈登這块馅饼。

  郭嘉颔首:“倒也有這种可能,虽然陶谦无力。但陈登的父亲做過沛县的国相,是一個老狐狸。而他的两個叔叔,也都领了郡守和郡丞的职位。”

  若是在荀澜的治下,肯定不会让一门都担任一個地区的要职。

  贾诩笑着說:“主公莫要担忧,只要確認了他带来的粮草和兵马是真,是否真心投靠倒也沒那么重要了。”

  见几個武将投来的不解的眼神,贾诩只得解释說:“主公救援徐州,使得幸存下来的人免遭曹操屠城,他们对您感激還来不及。只要将陈登及其副将替下,那么這些人和物皆归于您的名下。”不会担心指挥不动的問題。

  荀澜点了点头,心下稍安:“不過若是他真心来投,未免太伤人心。”

  荀彧劝說道:“主公不妨先拆开信看一下,其实我觉得您不要過于忧虑,陈登智谋過人,应当能看出来陶谦所谓的中立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亲自带来人马和大量粮草,若是诈降,那未免太兴师动众和冒险。他们豫州旗下猛将如云,若是有什么背叛之举,很容易就被猛将取了项上人头。

  徐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沒有被曹操祸害的地方谷米丰盛。但兵力比诸侯都差了一截,陶谦本来就不擅长练兵,被曹操攻打后兵力又被削弱了,徐州的精锐为了守护治所郯城,大半都牺牲在了战争中。所以荀彧觉得身为一個聪明人,陈登的行为完全說得通,他這是代表家族下注了。

  “且让人接应陈登。”荀澜觉得自己身为主公,得拿出主意来才行,不能畏手畏脚:“文若,你和翼德去如何?”

  荀彧名声在外,陈登必然不会对他出手,最多也就来個软禁。有张飞在,可以灵活地应对陈登的突然发难。

  荀彧微微一笑:“谨遵主公命令。”

  荀澜道:“文若需要多少兵卒?”

  荀彧自信道:“主公的骑兵当用来驱逐公孙瓒,我点五十骑即可。”

  荀澜应道:“好,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即飞鸽传书。”

  另一方面,荀澜飞鸽传书给糜竺。糜竺在徐州经营颇深,早在他投靠后,荀澜就让糜竺在陶谦府上派了探子。后来陈登担任典农校尉,以开发水利闻名中原,一直跃跃欲试挖墙脚的荀澜也让糜竺笼络了陈家的侍女。

  虽然几率不大,但要是有机会能挖到人呢?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现在正好,探子用上了。

  几天后,糜竺的回信到了,言陈府的确发生了一场很大的争吵,因为內容太過机密,婢女沒有办法得知。

  但陶谦的府上发生了令人相当在意的一件事情,陶谦在收到陈登的信后,竟然气晕了過去,骂他让徐州陷入险境。

  “陷入险境?”荀澜咀嚼着這個词语,觉得自己当见陈登一面。

  這些时日,吕布亲自率兵,在巨野县和曹操交战,但兵力和士气皆弱于对方,都沒有取胜,甚至几次被乐进、夏侯渊追着打,差点就被攻破了巨野县的城门。

  尝到失败滋味吕布,开始听从陈宫的防守意见,在巨野县坚守城池,等待救援。陈宫也亲临城上,与吕布一同布防。

  吕布的心情很紧张:“巨野的粮草已经不足了,若是援军再不至,我怕城裡发生易子而食的悲剧。”所以他才三番两次地和曹军交战,想要夺得粮草。

  好在,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终于收到了飞鸽传书,主公带兵击溃了公孙瓒的骑兵,已经逼近曹操和袁绍的军队。

  公孙瓒收拢军队,和曹操合在一处。曹操担心被荀澜的军队裡外夹击,且急攻巨野失败,眼看着吕布和陈宫沒有那么容易被打败,他就从巨野撤兵,率兵来到了官渡,在那修筑了营寨。而袁绍在济宁城外高筑堡垒,与济宁城互为犄角。

  秋收起兵,来年就很容易有饥荒。所以荀澜并沒有从百姓中抽调兵力。而且,因为征战兖州和交州,荀澜手上的存粮并不多,军粮经不起大规模的消耗。

  所以荀澜点了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其兵力不足北方联军的一半,但都是精选出来的,战斗力不足的人都留在州郡继续军屯。对比之下,联军兵力十万,号称二十万,声势十分浩大。

  不過,荀澜在兖州就地征兵了,补充了两万多的兵力。被北方联军抢掠過的百姓拿起锄头就要上战场,反正在家裡也是饿着等死,倒不如去战场一搏。不但能报仇雪恨,還可能拿到敌军的人头,得到赏钱,這样一家子冬天就不会饿死了。

  這些参军的人,就算是沒上過战场,也十分有血性。郭嘉在大军出发之前就考虑到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過官渡真是個宿命般的地方。歷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沒想到变化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還是定在了此处。

  曹操觉得荀澜粮食不足,其主要优势在于铁甲兵防御力高,寻常刀剑伤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战争,深筑堡垒,一副持久战的样子。

  荀彧也对北方的联军弱点看得清楚,提出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北方联军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应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澜则觉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烧了他们的粮仓。对方远道而来,只要烧了粮仓,必然人心溃散,无心恋战。”

  歷史上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两军对峙期间,荀澜放出来好几只信鸽,让他们寻找曹操和公孙瓒的运粮路线和粮仓。信鸽的智商有限,說不清人数和地点。荀澜就让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单骑跟在鸽子的身后,探查粮仓的情况。出发之前就考虑到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過官渡真是個宿命般的地方。歷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沒想到变化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還是定在了此处。

  曹操觉得荀澜粮食不足,其主要优势在于铁甲兵防御力高,寻常刀剑伤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战争,深筑堡垒,一副持久战的样子。

  荀彧也对北方的联军弱点看得清楚,提出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北方联军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应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澜则觉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烧了他们的粮仓。对方远道而来,只要烧了粮仓,必然人心溃散,无心恋战。”

  歷史上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两军对峙期间,荀澜放出来好几只信鸽,让他们寻找曹操和公孙瓒的运粮路线和粮仓。信鸽的智商有限,說不清人数和地点。荀澜就让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单骑跟在鸽子的身后,探查粮仓的情况。出发之前就考虑到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過官渡真是個宿命般的地方。歷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沒想到变化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還是定在了此处。

  曹操觉得荀澜粮食不足,其主要优势在于铁甲兵防御力高,寻常刀剑伤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战争,深筑堡垒,一副持久战的样子。

  荀彧也对北方的联军弱点看得清楚,提出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北方联军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应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澜则觉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烧了他们的粮仓。对方远道而来,只要烧了粮仓,必然人心溃散,无心恋战。”

  歷史上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两军对峙期间,荀澜放出来好几只信鸽,让他们寻找曹操和公孙瓒的运粮路线和粮仓。信鸽的智商有限,說不清人数和地点。荀澜就让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单骑跟在鸽子的身后,探查粮仓的情况。出发之前就考虑到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過官渡真是個宿命般的地方。歷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沒想到变化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還是定在了此处。

  曹操觉得荀澜粮食不足,其主要优势在于铁甲兵防御力高,寻常刀剑伤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战争,深筑堡垒,一副持久战的样子。

  荀彧也对北方的联军弱点看得清楚,提出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北方联军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应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澜则觉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烧了他们的粮仓。对方远道而来,只要烧了粮仓,必然人心溃散,无心恋战。”

  歷史上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两军对峙期间,荀澜放出来好几只信鸽,让他们寻找曹操和公孙瓒的运粮路线和粮仓。信鸽的智商有限,說不清人数和地点。荀澜就让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单骑跟在鸽子的身后,探查粮仓的情况。出发之前就考虑到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過官渡真是個宿命般的地方。歷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沒想到变化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還是定在了此处。

  曹操觉得荀澜粮食不足,其主要优势在于铁甲兵防御力高,寻常刀剑伤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战争,深筑堡垒,一副持久战的样子。

  荀彧也对北方的联军弱点看得清楚,提出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北方联军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应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澜则觉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烧了他们的粮仓。对方远道而来,只要烧了粮仓,必然人心溃散,无心恋战。”

  歷史上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两军对峙期间,荀澜放出来好几只信鸽,让他们寻找曹操和公孙瓒的运粮路线和粮仓。信鸽的智商有限,說不清人数和地点。荀澜就让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单骑跟在鸽子的身后,探查粮仓的情况。出发之前就考虑到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過官渡真是個宿命般的地方。歷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沒想到变化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還是定在了此处。

  曹操觉得荀澜粮食不足,其主要优势在于铁甲兵防御力高,寻常刀剑伤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战争,深筑堡垒,一副持久战的样子。

  荀彧也对北方的联军弱点看得清楚,提出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北方联军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应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澜则觉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烧了他们的粮仓。对方远道而来,只要烧了粮仓,必然人心溃散,无心恋战。”

  歷史上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两军对峙期间,荀澜放出来好几只信鸽,让他们寻找曹操和公孙瓒的运粮路线和粮仓。信鸽的智商有限,說不清人数和地点。荀澜就让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单骑跟在鸽子的身后,探查粮仓的情况。出发之前就考虑到這点,多带了武器,正好分发给他们。

  不過官渡真是個宿命般的地方。歷史上曹操就是在那以少胜多,一举打败了袁绍。沒想到变化這么大之后,北方的决战還是定在了此处。

  曹操觉得荀澜粮食不足,其主要优势在于铁甲兵防御力高,寻常刀剑伤不到。所以故意拖延战争,深筑堡垒,一副持久战的样子。

  荀彧也对北方的联军弱点看得清楚,提出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北方联军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使用声东击西之策,应当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荀澜则觉得:“文若的法子有道理,出自之外,咱得想法子烧了他们的粮仓。对方远道而来,只要烧了粮仓,必然人心溃散,无心恋战。”

  歷史上曹操火烧乌巢粮草,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两军对峙期间,荀澜放出来好几只信鸽,让他们寻找曹操和公孙瓒的运粮路线和粮仓。信鸽的智商有限,說不清人数和地点。荀澜就让斥候穿上黑色的夜行衣,在夜晚单骑跟在鸽子的身后,探查粮仓的情况。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