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宛城城下 作者:未知 “少主。都是末将一意孤行,结果竟然遭到了文聘的伏击,若不是文达奋勇相救,末将這一次恐怕是回不来了,唉,末将实在是惭愧啊,当初悔不该听你的话,致有此败,末将愿领受罪责,還請少主责罚,要杀要剐,末将绝无怨言!” 回城之后,鲜于银一脸愧色的来到刘和的面前,对着刘和承认错误。 刘和的脸上罩满了寒霜,对着鲜于银喝道:“鲜于银,只因为你那一個错误的决定,导致我军近千名骑兵将士血染疆场,這些都是训练有素的骑兵将士,他们经历了一次次的恶战,却都顽强的活了下来,并且成为了我军精锐,他们对你如此信任,将生命托付给了你,可是你却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你一個错误的决策,就让他们全都殒命疆场,這样的代价你自问付得起嗎?杀了你?如果杀了你就能换回那近千名鲜活的生命,你以为我会不舍得?” 這中愤怒的情绪并不是刘和装出来的,毕竟近千名骑兵精锐战死,這对于他来說实在是非常心疼,要知道在這样的乱世,战马不好找,可是训练有素的骑兵战士更难找,一個士兵如果从新手培养成战法精熟、战场经验丰富的精锐老兵,不知道需要多少场战斗的磨练,不知道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自己好不容易得到了這五千骑兵,竟然在這一天就损失了将近五分之一,這让刘和如何不怒? “少主!末将,末将委实的错了”,鲜于银听了刘和的话,也是出了一身的冷汗,這不仅仅是怕的,更是心中惭愧,对于刘和刚才那一番话,他作为這一支骑兵队伍的主将,更是深有体会,尤其是在這其中還有他身边的八名亲兵将士,甚至包括他的亲兵队长鲜于骅。 那可是他的一個族弟,当初鲜于骅的父亲满怀希望的将儿子送到他的面前,他也郑重保证一定会让自己這位族弟飞黄腾达,可是今日,鲜于骅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死尸,而造成這一切的主要责任人,就是他鲜于银! 想到這裡,鲜于银顿时泪如雨下,大声說道:“兄弟们,我鲜于银对不起你们啊,你们将生命托付给我,可是由于我的骄傲轻敌,竟然让那么多人无辜丧命,我鲜于银不配让你们那么信任,我欠你们的這一辈子都還不清,到现在也只能拥着一條命进行偿還了,兄弟们,你们稍等一等,我這就到九泉之下向你们赔罪!” 鲜于银說到這裡,拔出了腰间的佩剑,顺势就要自杀。 這时候只见一道身影闪過,一将来到面前,轻轻松松就夺過了鲜于银的佩剑。 鲜于银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那個年轻人,他本以为在刘和的军中,自己应该是除了李通之外最强大的武将了,却沒想到刘和身边随随便便一名年轻小将,实力就远超自己,這让他的最后一丝傲气也被打消了,整個人像是傻了一般站在那裡。 這时候听得刘和喝道:“男子汉大丈夫,竟然那么沒出息,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你死了,死去的兄弟们就能复活了?你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吸取這個沉痛的教训,避免以后再将兄弟们领上绝路!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如果這一次败了,下次不吸收教训再败,就不是什么常事,而是彻彻底底的笨蛋了!” “少主說的对!末将明白了,不管如何說,這一次末将骄傲轻敌,害死了近千名弟兄,少主也不能就這么算了,請少主对末将进行处罚吧,无论多么重的处罚,末将都愿认领!” 鲜于银深深叹了一口气,对着刘和恭敬說道。 刘和闻言点了点头,正色說道:“鲜于银,這一次你骄傲轻敌,导致我军战败,损失了近千名兄弟,幸亏李文达及时相救,否则的话损失可能更大,甚至就算全军覆沒都沒有可能,我现在免去你的骑都尉之职,让你暂做骑兵营司马,而你的骑都尉一职由李文达担任,你服不服?” “若是李文达担任,末将服气!”鲜于银听了刘和的话,并沒有感到有任何的不舒服,毕竟李通救了他和余下四千余人的性命,仅仅這份恩情就足以让他心服口服了,再者說了,他也明显能够看到,李通无论是武艺還是对事情的考虑,都超過他,相信在李通的带领下,這支骑兵队伍将会越来越强! “既然如此,那就這样决定了,鲜于银,希望你能够辅佐李文达,好好作战,等到立功之后,我一定会恢复你的职务,甚至将来就算升你为将也沒什么不可能。” “多谢少主,末将一定不会再辜负少主的期望的。”鲜于银对着刘和躬身行礼,郑重說道。 “好了,天也不早了,诸位都下去休息吧,明日休整一天,我們后天早上启程出发,前往宛城城下,急着一点,我們這一次仍然打着袁术大军的旗号,不要再报有人报上自己的真实姓名。” 刘和看了一眼鲜于银和李通,大声說道。 “末将告退。”鲜于银和李通都知道自己报出了真实姓名,不利于刘和的大计,全都面色一红,退了下去。 這时候系统显示,鲜于银对自己的忠诚不仅沒有降低,反而提升到了88,而智力也提升了两点,达到了37,对于智力的這一点提升刘和并不感冒。可是对于其忠诚的提升却让李和的心中感到了一丝欣慰,這样說来,這鲜于银還算得上是一個忠直的汉子,值得自己培养。 在這之后,刘和并沒有多做耽误,命令大军休整了一天之后,就立刻统率大军,继续向着宛城进发。 从博望城到宛城只有一百六十余裡,這還是按照汉代的距离单位来算的,如果按照后世的算法,其实只有一百三十裡左右,這样的距离如果是骑兵的话,只需要一天的工夫就能赶到,刘和的大军虽然是步骑混合,還带了不少的攻城武器,却也只是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赶到了宛城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