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宦官的報復
漢靈帝正與文武百官在朝中議事,因爲黃巾之亂,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上朝的漢靈帝,最近一直都勤勤懇懇的,每天朝會都沒有缺過。
“報。”
一名禁軍侍衛舉着一本奏章高喊着跑了進來。
“皇甫中郎將送來戰報。”
“快,快把戰報呈上來。”漢靈帝着急的道,自從前段日子,劉宇解了襄縣之圍,並且活捉黃巾渠帥劉闢,皇甫嵩等人在長社發現黃巾波才所部之後,就一直沒有接到皇甫嵩的任何消息,這可讓漢靈帝急壞了。
張讓接過侍衛手中的奏章,呈給漢靈帝后,就站在漢靈帝身後,也看向皇甫嵩送來的戰報。
漢靈帝在那看戰報,可急壞了底下的文武百官,和漢靈帝不同,底下站的文武百官,世家子弟可是有不少人都知道了朱雋輕敵冒進,被波才大敗,連累皇甫嵩,共同被圍長社的消息,當然漢靈帝也應該知道,只不過所有關於這件事的奏章,都被張讓等十常侍給截下了,這次要不是正趕上上朝,這封戰報也會先經過張讓等人的手。
而何進等人之所以沒有在朝會上提出,是因爲他們覺得,皇甫嵩只是被圍,兵力並沒有太大損失,而且皇甫嵩也沒有求援,本着對付張讓等宦官之心,打算等到實在瞞不住,再讓漢靈帝知道,到時怒火沖天的漢靈帝一定會嚴懲張讓等人,剩下的官,見上邊人都不,自然沒有人冒頭。
而這纔過去幾天,皇甫嵩就派人送來戰報了,更重要的是,他們之前並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難道是皇甫嵩敗了,黃巾賊要打進司隸了,各種不好的想法在知情人士腦中冒出,除了袁逢等老狐狸還能保持淡定,其餘人等都神色慌亂,還有一些人腿都發軟,要不是現在是在大殿上,恐怕都要坐在地上了。
漢靈帝並沒有讓文武百官擔心多久,大笑着看着站在下方的文武百官,並沒有在意他們慌亂的神態
“哈哈哈,這皇甫義真和朱公偉不愧是朕的好臣子,還有那劉子平,果然不負漢室後裔,劉氏子孫的威名,十幾天前剛剛活捉了黃巾渠帥劉闢,前兩天又大敗了波才,直接解決了波才手下的十幾萬大軍,朕打算好好的封賞他們,哈哈哈!”漢靈帝大笑着道。
頓時下方的文武百官都送了一口氣,紛紛在底下竊竊私語了起來,一個勁的稱讚皇甫嵩、朱雋和劉宇三人有才能,漢靈帝有識人善用之名。
“啓稟陛下,這一兩場的勝不算什麼,而且如今還在戰時,叛賊首領張氏三兄弟還沒有損傷,不如等到黃巾叛亂平定了,再大肆封賞也不遲啊!”邊上有一人,淡淡的道。
正高興的衆人一驚,這是誰和劉宇有這麼的仇,齊齊放眼望去,盡是十常侍之首的張讓,頓時沒有人敢亂開口了。
他們自然知道這張讓爲什麼這麼做,甚至不光是張讓,恐怕所有宦官都不會讓他好過。
之前劉宇抓了馬元義,直接牽扯出了整個宦官集團,雖然最後封諝一個人認下了所有事情,張讓等人,仗着漢靈帝的寵愛,只是被訓斥了幾句,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懲罰,但確實是差害死他們,之前能夠讓他從一個一個奮武校尉,升爲奮威將軍,除了是因爲劉宇那是從黃巾叛亂以來的第一場大勝,還因爲那段時間漢靈帝還因爲黃巾之事,對張讓等宦官都沒有好臉色,張讓又如何敢掃漢靈帝的興致,這也是張讓明知道何進等人的心思,還是一直壓着皇甫嵩消息的原因,但經過劉宇獻來的黃巾渠帥劉闢,再加上張讓等人的努力,如今漢靈帝已經恢復了對張讓等人的寵幸,那麼張讓又如何會善罷甘休。
“沒錯,陛下,劉子平前幾日剛剛纔被封爲四品奮威將軍,如今不過是打敗了一個波才就繼續封賞,那他在打敗張曼成、彭脫、卜己豈不是還要繼續封賞,那要是在打敗了張角三兄弟,豈不是封無可封,所以陛下要慎重。”趙忠也在一旁幫腔道。
“嗯?”漢靈帝沉吟一聲,仔細想了一下,張讓、趙忠的也不無道理,笑着道:“剛剛兩位愛卿的有道理,那就等日後一併封賞吧。”
“陛下英明!”張讓等宦官高呼道。
然後直接退了下去,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次也就是劉宇勝了,否則他絕對會告劉宇一狀,治他的罪,讓他知道他們宦官不是好惹的。
按劉宇招惹宦官,是因爲大將軍何進,這次何進應該會替他話。
但是一來,何進還不想將張讓等宦官逼急了,二來劉宇之前活捉劉闢,是通過皇甫嵩獻俘,沒有讓他撈到一好處,這次又沒有和他知會一聲,而最重要是,劉宇升的太快,纔多久,就已經是四品將軍了,自然何進也不想讓他再升了,順便想要敲打他一下,讓劉宇明白行式。
“盧植哪裏如何,皇甫嵩這邊捷報頻傳,他那邊怎麼沒有動靜。”隨即漢靈帝也不再去想,問道盧植那路大軍的情況。
“啓稟陛下,盧植中郎將前幾日有消息傳來,他在翼州遇到張角的強烈反擊,近幾日剛剛清理完魏郡黃巾反賊。”張讓回道。
“哼,他那一路大軍最是精銳,如今卻只有如此戰績,他是幹什麼喫的,給朕傳旨,讓他加快進度,儘快剿滅黃巾匪首張角,不要辜負朕對他的信任。”漢靈帝怒氣衝衝的道。
“是。”張讓應道。
ps: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爲了拉攏士族而採納陳羣意見,設立的選官制度。
它上承兩漢的察舉制,下啓隋唐之科舉制,乃是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存在了約四百年之久。
我這裏寫出來是爲了好分清官職高低,要知道漢代是三公九卿制度,很不好分清官職,所以我這裏加了品階,一下子就能看出官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