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我不是鬼子 作者:君子毅 正文 正文 高远自家营盘,大帐之中,他聚会张辽、周仓、廖化、裴元绍四人,又有赵云为客。 他举杯道:“今日能够反败为胜,实乃子龙将军之力,我等一起敬子龙将军一杯。” 于是众人举杯,感谢赵云相助。 而赵云谦虚,举杯道:“剿匪安民是赵云应尽的本份,高将军谬赞了。” 高远一饮而尽,也就放下酒杯,望着帐门外的夜,出神道:“我打算明日就入山,剿匪安民。” 他的势力初创,正是用人之时。张辽也知赵云的威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将,张辽便說道:“子龙将军可否相助我家主公,入山剿匪?” 其实高远就是为了赵云而留下来的,若是不然,他早就敲袁尚一竹竿。有袁尚去搞定袁绍,就說重创张燕,他就可以脱身离开了。 赵云闻言,面容依旧,他沒有回答张辽,反而是问高远,“高将军,山中不单只有山贼,更多的是无辜的百姓,這些百姓承受不起外界的压迫,這才入山。高将军又如何安民?” 高远面色严谨起来,他深知,若是自己做不好這件事情,恐怕就会永远失去得到這员大将效忠的机会。 他深知赵云是一位爱护百姓的人。 赵云随刘备平定益州后,就劝谏刘备将田宅归還百姓,并且他也不要一宅一地。想要收服這样一個人,就要从爱民安民上打动他。后世裡,正是由于刘备在平原郡爱民的仁,无私去救孔融、陶谦的义,這才打动了赵云。若是不然,就刘备“两袖清风”,這样的大将岂能主动为他效力。 而高远原本就有兴国富民的理想,這也不违背他的本心。 他望着赵云,诚恳的說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掌权阶级不作为所致,我打算劝說袁公,在冀州平原上划出一块地方,安置山中的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赵云重复着這句话,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光华。 高远的這番话,让他真正第一次在赵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赵云皱眉道:“高将军,恐怕袁公那裡……。”他不相信袁绍,這也是他沒有接受袁绍招揽的原因。 高远笑道:“袁公那裡我自有說法,就看山中百姓愿不愿意出山了。” “云拭目以待!”赵云起身行礼道。 高远作为主公,无法抵抗赵云這种大将的“诱惑”。算算时日,其实刘备早就该去汝南了,只是歷史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些改变。這让他有了与赵云会面的机会,他深知若是直接招揽,反而适得其反。 他后世习武练长兵,最是敬仰岳飞那样为国为民的大将。他原本就打算在這個乱世,为华夏百姓做一些事情。他相信,自己一心为民,一定会得到赵云的支持。 而争霸天下,不能沒有政治纲领。若是沒有,那就不是争霸天下了,那是真农民起义。来到三国时代的這些时日裡,高远已经有了些自己的政治理念。虽然太多的英才之士已经为其他诸侯效力,但是为百姓做事的高远,在這個时代,一定会有属于他的舞台,或许這個舞台将会更加宽广。 第三日,高远率领三千余兵马来到了苍岩山下。根据袁绍集团的情报,這裡是黑山军重要的活动地点。 高远命令一千骑兵在山外建立营盘作为后勤基地转运粮草,他一方面派人前去袁尚那裡催粮,一方面带领二千步兵入山,张辽、赵云随行。 這苍岩山也就是后世的苍岩山,位于常山郡井陉县西部。西部多山,這也是河北的一大特色,当地人有一句话:西边山上。 有赵云带路,估摸走了半個时辰,高远就看到苍岩山东峰断崖与西峰断崖之间形成了入山山口,遥望上去,隐约见到村落。 高远见到入口险峻,若有黑山军把守,危险极大。于是他传令就在山口前停下军队,派出斥候侦查情况。 赵云遥指山村道:“此村名为福庆村,村中皆是避乱入山的百姓。如今秋收已過,应该不会有黑山军在這裡。” 不出他所料,不一会高远就收到了消息,附近沒有发现黑山军的踪迹。 高远领军入山,来到福庆村口,便发现此村布局如同后世一般无二,房舍建立在山腰不多的平台之地,上下错落有致。猛一下看,上下根本就不通,其实有险峻小道贯通。 這個时代的大山沒有后世的盘山公路,根本无法大规模用兵,而机动部队完全沒有用武之地。而在崇山峻岭之中,可以随意设点攻击入侵的敌人。這就是后世日寇不敢轻易攻山的原因,這也让张燕的黑山军有了藏身之地。 斥候入村侦查,很快传回来消息,“报……,高将军,村中只有老人,沒有年轻人!”這還是一位袁军的斥候。他又主动說道:“将军,這山裡的叛民就是這样,咱们来的时候全跑了,只留下腿脚不利索的老人。” 高远不悦道:“那裡有叛民?這山中,只有黑山军和无辜百姓。” 斥候一愣,拜道:“是!” 高远骂道:“合着成了鬼子进村了!我可不是鬼子!” 众人错愕,张辽急问道:“主公,鬼……鬼子,什么是鬼子?” 高远這才发现引用了后世著名词汇,解释道:“就是侵略者。我們竟然被百姓当成了侵略者,哼,這真是個讽刺,這可不行。”他一挥手,命令大军在外,他只带陷阵亲卫进村。 赵云对高远說的话十分感兴趣,他又发现高远与其他诸侯的不同地方,颇为期待他入村后如何面对百姓。 随着高远入村,有些老人就在门缝裡面偷看。而高远发现后,便会和蔼可亲的拱手一礼。這让老人疑在梦中,”官军什么时候成這样了?” 而赵云更加对高远感兴趣,他发现,高远是真的在对百姓见礼。在他以前的印象裡,会对百姓行礼的诸侯,只有刘使君。 村子裡,百姓四散奔逃,只有腿脚不好的老人留在了家中。這只有鬼子进村的时候才会发现的事情,竟然发生在了高远身上,這让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他着实接受不了。 他不免就想起后世记载的我军与百姓的关系,同时暗瞧了赵云一样。 于是他召集全军,就在村口的空地上制定下了新的军纪。 高远背拿方天画戟,面对本部兵马說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今后,就是我們铁一般的军纪。”他又对袁军道:“既然你们暂时归我节制,我的军纪就是你们的军纪。” 一听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士兵一片惊诧。然而他们很快就深陷在這样的纪律裡面,毕竟他们也是百姓出身,他们的家人都是百姓。自己对其他百姓好,也就意味着其他人也会对自己的家人好。 天下說自己仁义爱民的诸侯如過江之鲫,然而真正付之行动的,几乎沒有。 赵云被震惊了,“就算是刘使君,也从来沒有這么做過!”他发现,自己需要重新认识一下高远了。 “谨遵主公(将军)教训!”众将士一起拜道。 高远的声音很大,回荡在山间。山中隐藏的村民還有被迫留守村中的老人,個個目瞪口呆,“這天下還有這样的军队?” 随后的几天時間裡,高远彻底监督军队执行新的军纪,违反者严惩。高远的军队开始如同后世我军一样帮助百姓,修补房屋,添砖加瓦,劈柴打水,洗衣做饭,不在话下。 逃走的百姓惦念家中的父母,发现高远军与其他诸侯军队不同,渐渐返回村中。一時間军民鱼水情,高远的名声开始在太行山中传播。 通過這几日,赵云对高远敬服不已,往日裡袁绍围剿黑山军,山民都是赶尽杀绝的。在他心中,這样仁义的诸侯,天下间,唯有刘使君和高将军了。 這一日,张辽会同赵云汇报近期的军情,军队已经与太行山中许多村落有了联系,并坚持贯彻高远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然而高远入山是有目的得。 张辽想了好几天,今日斗胆进言道:“主公,您爱民亲民,末将佩服。但是,咱们還需要围剿黑山军呀!” 高远笑道:“文远,咱们爱民亲民,就是在消灭黑山军。” “爱民就是消灭黑山军?”赵云眼睛一闪。 “不错!”高远起身道:“你们拭目以待。” 似乎张辽、赵云這样的名将,一点也猜不透高远到底是怎么想的。只因自古消灭敌人,那都是要真刀真枪的厮杀,爱民亲民能够杀死敌人? “主公历来算无遗策,你我拭目以待即可。”张辽說道。 赵云突然說道:“似乎高将军之前的传闻并不好……。” 张辽双目浮现出回忆,“或许是主公在等待机会……。我主行事沉稳,深谋远虑,往往做事出乎意料,但随后想来有十分有道理。我這两年是在曹公帐下……,以我观之,我主虽然起于微末,将来成就,必不在曹公之下!能够追随這样的主公,真是我张辽的福气。”說完,他大笑而去。 而赵云,露出思索的目光,眼前浮现刘备的模样,“与刘使君相比,似乎高将军還在其之上!” 感谢:暮雨幽竹,看不透你瞳孔的底色,两位兄弟的打赏。 ,欢迎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