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孟春秋 作者:金色茉莉花 金色茉莉花:、、、、、、、、、、、、 陈舒和宁清拉着箱子在路旁等车。 這裡离玉京大学城的边缘大概一两公裡,离灵安学府大概四五公裡,离玉京学府有六七公裡。路上车不太多,因为大学城的位置已经在玉京的西郊了,而玉京近些年一直是往东南方向发展的。 “倏……” 一辆摩托车飞速驶過。 陈舒转头对宁清问:“玉京不禁摩嗎?” “禁摩。” 宁清显然事先查過了:“但是這边已经是城边了,沒什么人管,我打算過些天让潇潇把我的小摩托托运過来。” “噢……” 车很快来了。 這边是有专线公交的,但最近几天报名高峰,人很多,两人打了個车。 先到宁清的灵安学府,车只能开到学校门口。 “我也在這下车,我走過去。” “嗯。” 陈舒取下行李,眺望了下学校门口。 大门口還是非常气派的,有個很大的招牌,字迹古朴,门口车来车往,人流拥挤,非常热闹。 “真不用我陪你?” “你要想跟着我也可以。” “那算了吧,我就送你到這了,你自己进去报名。”陈舒顿了一下,“在学校记得别那么冷,对朋友温和一点点。自己平常沒事也多买点水果来吃,记得按时吃饭。” “知道。” “和室友打好关系。” “還有嗎?” “還有。”陈舒砸吧下嘴,“记得和男同学保持距离,我要吃醋的。” “那你呢?” “我也和男同学保持距离。” “我也和女孩子保持距离。”陈舒重新說了一遍,假装严肃,“你应该对我有足够的信任,像我信任你一样。” “我不看男網红跳舞。”宁清面无表情。 “我也不看啊!” “好吧好吧。”陈舒连连认输,并摊开手,“我只是看看,看看而已,好看嘛……” “去吧。” “给我說再见。” “再见。” “乖。” 陈舒拉着箱子转身走了,却又听见身后传来宁清的声音,還是淡淡的:“你不给我說?” “再见。” 陈舒沒有回头,只提高了音量。 身后传来迎新志愿者的声音: “师妹哪個学院的?” “天文宇宙。” 从灵安学府的正门口,到玉京学府的正门口,得走小半個小时,陈舒边走边看,還要多费些時間。 一路风景极好,绿化种类丰富。 這几座学校本来就是古代皇家园林改的,处处体现出传统的园林美学。 含蓄而安静。 在人们通常的认知裡,益国最好的大学有這么四座: 灵安学府; 玉京学府; 国家综合学府; 国防大学。 灵安学府和玉京学府歷史最悠久,不瞎几把往上追溯的话,都始建于六百多年前,时代刚刚开始有了明显变化的时候。那时的益国皇室和朝廷就表现出了极高的远见,直接把两座皇家园林划了出去,用于建造這两座学府。 這是常人知道的。 還有常人不知道的—— 這两座学府背后其实都有那些歷史上曾在民间一度掌控雷电的宗门教派的影子。 比如灵安学府,背后就至少有灵宗、剑宗提供教学支持。 玉京学府背后至少有明宗、就是当初武修体系的发扬光大者,還有御宗、莲华教等宗门教派的师资力量的加盟。 时代变了,大部分的宗门教派都沒有秘密了,政府也对他们做出了限制。但這些宗门教派裡却有大量的中高阶修行者,這些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往往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修行、符文和法术方面,不用来当老师、为国家培养人才太浪费了。 不少大学都与古代宗门教派有关。 都是现成的老师。 甚至有些大学直属于某些宗门教派,例如道门的上清五道书院,佛门的荣圣六明佛学院,都是只对教徒开放的。 玉京和灵安综合实力前二。 至于国家综合学府,以前也叫皇家学府,前身是益国培养贵族和皇室子弟的学堂,现在也和其它大学一样对外招生,但裡面仍充斥着大量权贵子弟和外国来留学攀关系的王室、贵族成员。 国防大学则是军校,背后是国家军方和剑王庭,审查很严,并且一旦进去了就默认参军,毕业只能加入军队。 走着走着,就到了学校门口。 “玉京学府。” 陈舒看着正大门的校匾,念出了声,玉京学府的大门比灵安学府要窄一点,校匾字迹更为锋利。 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给清清。 想了想,又转发给了时谦老师。 陈舒:老师我到学校啦 揣回手机,走进大门,同样受到了迎新志愿者的热情接待,陈舒瞄见他的工作牌上写着“穆宁”两個字。 “师弟哪個学院。” “传统修行学院。” “古修行啊,跟我来跟我来,古修行院分很高啊,师弟什么专业?” “法术原理学。” “喔!我還去你们专业蹭過课!” “是吧?” “是啊,我也沒怎么听懂,有些课漏了,估计今年還要去蹭,到时候师弟多多照顾。” “师兄說笑了。” 陈舒跟着這位师兄往前走,进校门后有一段路,路两旁全是帐篷,帐篷上写着各学院的名字、赞助商的logo及宣传语。 很快到达传统修行学院的帐篷前,师兄给他說了一声,便回去继续接其他新生了。 帐篷前只有几個人在排队。 很快排到陈舒,出示身份证驗證通過,再登记一下,便有一名师姐领着他去走流程。也就是签贷款协议、取校园卡、再拿上学校统一派发的生活用品,带他去他的寝室之类的。 师姐一边走一边给他介绍:“我們学校有四個门,正大门是西门,东门也大,南北门很小,但平常也都开。 “每道门旁边都有個宿舍区,分别叫松柏槐柳四苑,我們一般用东区宿舍南区宿舍来称呼。 “东西区宿舍是男生宿舍,南北区宿舍是女生宿舍。 “每两個宿舍区中间都有一個大食堂,用数字来命名。裡边還有三個小食堂,和一些特殊餐厅,各有各的名字,都還挺好听的。 “教学楼统一往裡走。 “你是东区宿舍,槐苑6栋,504,你出宿舍往右就是一食堂,往左是四食堂,一般四食堂比较好吃。我住北区,有时候上课近都会去四食堂吃饭。四食堂离武修馆也近,還可以去看人家打架。 “這边行政楼…… “我們古修教学区往那边走…… “学校很大,有共享单车,但经常被抢光…… “商业街在西门口…… “南北校门外很多小吃……” 陈舒仔细听着,认真记着,跟随师姐走进了一片宿舍区。 好家伙,是深山裡修的房子吧。 古树盘根的。 建在灵脉上的吧? 灵力好浓郁。 陈舒跟着师姐走进公寓楼,在這大夏天的竟然感到了凉快,随即开始上楼梯。 益国的大学宿舍基本沒有集体宿舍,至少他沒听說過,通常都是公寓式宿舍,跟毕业后包住宿的公司的单间差不多。這個国家土地面积远大于前世,人口却只有十亿,土地沒那么值钱,就连房子都要便宜很多很多。 陈舒来之前就查過了,玉京学府的宿舍统一三室两厅,一人一间,房间裡带空调书桌,共用卫生间,有厨房和常用家电。 相当于前世国外的贵族学校了。 想想也是,都是二十多岁的人,又是修行者,挤集体宿舍确实不合适。 “师弟,我就送你到這。” 师姐在门口放下帮他拿的脸盆,公式化的說道:“我還要去接其他人,你自己进去吧。和室友好好相处,有生活习惯或信仰宗教上面的冲突克服不了的,开学一月之内都能申請更换宿舍。” “好的,谢谢师姐。” “不客气。” 陈舒用校园卡刷开了房间门,一边走进去,一边打量房间布局。 和網上看到的一样。 进门之后先有一個通道,通道右边是一号卧室的门,走過通道,左边是個小餐厅,右边是客厅。再往裡走,左边的餐厅连接着一個挺大的厨房和共用卫生间,右边是二号卧室的门,三号卧室的门在最裡边。 “有人嗎?” 陈舒先喊了一声。 “吱呀!” 三号卧室的门打开了,探出一個头。 陈舒当时就楞了一下—— 是個姑娘? 網上沒說玉京学府男女共住的啊?男女宿舍都不在一個区来着。 “您是……” 陈舒谨慎的问道。 来人露齿一笑,声音是温润的男声,自我介绍說:“我是你的室友,我叫孟春秋。” 竟然是個男孩子么。 “我叫陈舒。” “原来是陈兄,久仰久仰!”孟春秋连忙对他拱了拱手。 陈舒迟疑着,仔细打量了他一眼。 孟春秋头发及肩,有些蓬松,其实在益国留长发的男性還是很多的,古风嘛,并不稀奇。但他的脸很小,也很精致,看起来不仅像個女孩子,走的還是小家碧玉风,秀气文静的那种。 仔细一看,看得见喉结。 “像女的是吧?” “有点儿……” “不要在意這些细节。” “你什么时候到的?”陈舒问道。 “一早。” “只有我們两個嗎?” “暂时只有我們两個。”孟春秋回答,“三個房间,最好的是三号房,我已经选了。還有一号和二号房,都有阳台。一号房的阳台是连着客厅阳台的,二号房和三号房有挨着,阳台也是贯通的,你自己选吧。” 說着他顿了一下,瞄着陈舒,怂恿道:“选二号房吧,我們挨着!” “也行。” 陈舒并不矫情。 于是打开了二号房的房门。 刷卡、绑定,设密碼。 行李一扔,等会儿再收拾。 陈舒先来到客厅坐着,瞄着這個很像女孩子的室友,這人居然還化了妆,颇有前朝遗风。前朝就是因为高层太娘了,被益国太祖皇帝联合剑宗分裂出来的王庭,一把直接推翻。 “你是哪裡人?” “玉京本地人。” “本地人,多多照顾啊。” “沒有問題,出了事尽管给我說,只要你占理,沒有我解决不了的!”孟春秋拨了下头发,很有风范。 “大佬啊。”陈舒露出笑容,并不吝啬几句恭维,反正也不值钱。 “好說好說!你哪裡人?” “沅州的。” “那够远的啊。” “是啊,背井离乡来求学。” “哪個系?” “古修行系。” “可以可以,有前途。” “你呢?” “我是文学院的,主攻古代文学。文学院女生多,以后女朋友我给你解决了。”孟春秋又拨了下头发,似乎是太长了,弄得他脖颈有点痒,拨完他瞄向陈舒,“你看我是不是很有古代文人墨客的风范?” 陈舒觉得吧,撒個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要性不是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