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老夫老妻 作者:未知 严夫人一個怔神就反应過来了,大喜過望,“你這是?” “還用說?”李漕司今天的心情相当不错,“咱们小长房就楠姐儿這一個嫡出闺女,我比你還疼她呢!她這亲事,你操心,我就不操心了?” 严夫人听的心裡舒畅极了,抿着嘴儿笑。 “楠姐儿的亲事,从前年年底你让人采买黄花梨,我就挂在心上了,咱们小长房三個儿子,唉!”一提到儿子,李漕司高兴的心情不免蒙上一层灰暗,“都是好孩子,可惜资质平平。” 严夫人脸上也蒙了层灰色,生了三個儿子却沒有一個出色的,這是最让她难過的事。 “楠姐儿是個好孩子,生的好,性格儿好,人又宽厚,她若能结门好亲,往后提携提携娘家,就象我這样……” “老爷!”严夫人温柔的打断了李漕司的话。 李漕司拿過她的手拍了拍,“這些年,先是岳父拿我当亲生儿子一样提点扶持,后来是大哥接着照应我,我也是個资质平平的,要是沒有岳父和大哥的照顾,现在不知道落魂成什么样儿,京城那些伯府,就数咱们家有气象,不都是因为我有個得力的岳家。” “老爷。”严夫人声音微微有些抖,李漕司头一回和她這样直白的說這些话,這让她心裡热辣辣的,连眼眶都热了。 “松哥儿他们是咱们的心头肉,楠姐儿也一样是心头肉,這亲事既要能提携娘家,又要楠姐儿過得好,天底下再沒有比古家更合适的了!” “老爷可比我敢想多了!”严夫人又气又笑,“那是古家!能满天下挑媳妇的人家!您可是净想好事儿!” “古家怎么了?咱们是下裡镇李家三嫡支之一!李家的姑娘,那也是能满天下挑婆家的!再說,沒有李家的姑娘,哪来的他们古家?”李漕司几句话說的很是傲然,他们李家姑娘的抢手程度,也就比古家男儿稍稍差了那么一线! “這倒是!”严夫人重重一拍巴掌,眉开眼笑。 “照你說,這两個小的是不错,可老三家山哥儿更是难得!”李漕司话锋一转,将李文山如何得了秦王青眼,被秦王邀請,以及找他私下說的那些话,都细细告诉了严夫人。 “這真真是……真真是……”严夫人又惊又叹,一时不知道說什么才好。 “我真是沒想到,老三那样的人,几個孩子竟然……這么好!”李漕司更加感叹。 “這孩子都是大人言传身教带出来的,”严夫人先下了個断语,“山哥儿且不說,那两個小的,一個才五岁,一個也不過七岁,要是平时常听到些不好的话,临急教能教成這样?我看老三在外面這些年,经的看的多了,至少知道好歹,明白是非了。” “嗯,”听严夫人這么說,李漕司忍不住叹了口气,“這些年,老三一直是我的心病,兄弟成仇,我這齐家先沒齐好,一直被人诟病,如今……這不是老三的福气,這是咱们的福气!” “可不是!”严夫人笑起来,因为老三和家裡翻脸不来往的事,她在京城时不知道听過多少沒意思的闲话,兄弟不和,就是门风不好,连老二的亲事都受了影响…… “說起来,這事還要好好谢谢你,要不是你提醒,让我打发人請老三過来聚聚……唉!我是越想越后怕,若山哥儿說的不假,老三到任不過半年一年,非得出大事不可!這是你带给我的福气,老天保佑咱们李家。” 李漕司看向严夫人的目光柔情脉脉,严夫人脸上泛起了层浓重的红晕,不自在的抬手抚了抚光滑的发髻,抚到一半觉得不妥,忙又放下来,努力想显的自然些,“這都是老爷的福份,是孩子们的福份。” “咱们到江宁府這一两個月,你天天辛苦操劳……你一直想看看這春牛首是怎么個好法,我一直沒空……是我不对,咱们明天就去!明儿起個大早,咱们一家到牛首山赏赏景,再到弘觉寺拜拜佛,吃一顿素斋,好好疏散一天!” 李漕司立刻拿定了主意。严夫人眼泪汪在眼眶裡,忙用帕子按住,点了点头。 李漕司又和严夫人說了一会儿话,出来,叫了赵大過来,低低吩咐道:“让人去查三老爷身边那两個师爷,越仔细越好!要快。再挑個两個妥当人去横山县,等三老爷一家到了,悄悄盯着。” 赵大惊讶的抬头看向李漕司,李漕司顿了顿,接着道:“人挑好带過来我看看,還有,让人去太原府打听打听老三一家,特别是那几個孩子,山哥儿、岚哥儿,和那两位姑娘,在太原府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仔细打听,越细越好。” 赵大忙垂头答应。 ……………… 李老爷醉的厉害,李文山只好和他一辆车照顾,回到船上,又被阿娘和李冬拉住问個沒完,直到第二天早饭后,才找到机会,和李夏单独說几句话。 “那几個贵人,你认识?都是谁啊?”這個巨大疑问在李文山心裡憋了半天一夜,差点把他憋出毛病来。 “你跟大伯說了沒有?大伯怎么說?都问了什么問題?你怎么答的?”李夏更关心的是這件大事。 “你先說……好吧好吧,我先說!”李文山将怎么和大伯說,大伯问了什么,他怎么答的,大伯答应的如何干脆,一口气說完,长长叹了口气,“阿夏,你不知道,這种有靠山的感觉真好!” “嗯,以后你就是我們的靠山。”李夏随口道,李文山听的后背一挺,是的,阿爹……不管阿爹怎么样,他是一定要给弟弟妹妹当靠山的,一座强有力的靠山,象大伯那样。 “大伯满口答应不是因为要给咱们当靠山,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說句刻薄的话,他心裡說不定感谢你给他提了醒、送了机会過去呢。”李夏怕五哥脑子一热真把大伯一家当靠山了,赶紧提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