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谋划之始 作者:Loeva 卢老夫人听了文怡的话,沉默下来,過了一会儿,才道:“先前已经嘱咐過她,不许跟外头人說三道四,若是她明知故犯,就怪不得祖母心狠了!這件事交给祖母吧,你不用操心。” 文怡因为得到了祖母的支持,现在正满心欢喜呢,就沒再把张婶放在心上,正好赵嬷嬷和紫樱送了饭菜来,她忙扶着祖母坐好,摆放好小几,便出去端饭了。 且不說卢老夫人如何留意张婶的举动,沒過两天,她身体好转,便派人将九房的顾宜同請了過来。 顾宜同虽然承了六房的救命大恩,但族人们私下的议论,他也有所耳闻,心裡正为难呢。若是六房提出過继的事,他该怎么回应呢?不答应吧,族人们說不定会觉得他忘恩负义,而且嫡支提出過继庶支的孩子是一种抬举,庶支拒绝,自然就是不识抬举了,可要他将好不容易得来的亲生骨肉送人为嗣,从此断绝了父母亲缘,他又觉得心象刀割一样痛。那些闲言他不敢告诉妻子,生怕爱妻月子裡有碍,因此一個人担着心事,越发难熬。如今六房伯母召唤,他心裡本就七上八下的,偏偏在来的路上遇着别的族人,那些人知道他要過六房,就一脸暧昧的笑,還故作同情的模样劝他看开些,叫他如何不难受?! 文怡站在祖母身边,看着坐在对面的十五叔,觉得他浑身不自在,心裡觉得十分奇怪,便问:“十五叔,你可是身上不好?” 顾宜同干笑着摆摆手:“沒事沒事,就是……有点热罢了……” 文怡心裡更觉得奇怪了,她看了看外头,這几天虽停了雨,但不见日头,又有微风,正是凉爽的好天气,哪裡热? 顾宜同仿佛察觉到文怡的疑惑,只觉得如坐针毡,轻咳几声,恭敬地笑着问道:“几天沒见六伯母了,上回来时,六伯母還病着,如今看着可是大好了?” 卢老夫人微笑着点点头:“老毛病了,天气一凉就要犯,其实也沒什么要紧。”她直了直身体:“今儿叫你来,是有件事要請托于你。” 顾宜同身体一僵,勉强挤出一個笑:“六伯母請吩咐,只要是侄儿能办到的,侄儿……定然……”挤了半日,却還是挤不出那几個字来,眼圈已红了。 文怡暗暗吃了一惊,忙道:“十五叔,您真不要紧么?!若是身体有碍,我們托别人也是一样的。” 顾宜同睁大了眼:“咦?托别人?!” “是呀。”文怡不解地皱着眉头,“祖母說,我們家库房裡有一堆大家什伙,蒙了老厚了层灰,家裡又用不上,正打算将它们卖掉,换些银钱周转呢。家裡的田庄上报說,打算换一种稻种,出产会多些,因此要备下买种的钱。我們家的情形,十五叔是知道的,哪裡有余钱?所以才打起了這些旧东西的主意。” 顾宜同仿佛获得了大赦一般,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原来是這样!六伯母是想让侄儿去跑腿么?這不過是小事,侄儿明日就带人来收!包管给您办得妥妥当当的!” 卢老夫人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你以为我会挟恩命你做什么事?瞧你方才那是什么样子?!” 顾宜同笑容一僵,支支唔唔地:“沒……六伯母误会了……” “你是听了别人的闲话,觉得我救你媳妇儿子是不怀好意吧?!” “不不不……”顾宜同忙站起身,“那都是别人瞎說!胡說!不积德的……”忽然想起說那些话的人裡有自己的亲妹妹和堂兄堂嫂们,脸色就有些不自在了。 卢老夫人板着脸不說话,文怡一看就知道她在生气,忙笑道:“祖母,十五叔待人向来宽厚,别人說坏话,他也是拉不下脸来反驳的,就算心裡再生气,难道還能堵着别人的嘴不成?咱们自家行得正,坐得正,不怕人家說闲话的。那些人說得多了,见咱们不理会他,他也就觉得沒趣了,自然不会再說。咱们還是言归正转吧?”顾宜同忙不迭地点头,心中暗暗唾弃自己误会了好人。 卢老夫人瞥他一眼,沒好气地道:“本来我也沒打算找你!只不過我家這些东西,虽都是些破烂,還值個几百两银子,别人得了去,转手也能得些利,若是卖给外人,族裡怕是又有闲话了,只好先紧着自家人。七房的老九,原有個铺子是做這种买卖的,我派人請他媳妇過来說话,請了三四回了,不是說病了,就是說有事正忙。我听說她前儿才忙着进城买了不少金珠首饰,昨儿又带着闺女串门去了,便猜她大概是看不上我老婆子的這点破烂,只好打起了外人店铺的主意。只是我老婆子镇日在家,哪裡知道谁家铺子出价公道?因见你是個老实能干的,才想着叫你来帮個忙,若是事情办好了,我自然重重谢你。” 顾宜同忙躬身一礼,惶恐地道:“侄儿不敢,六伯母有差遣,尽管吩咐就是,本是侄儿分内应当的,不敢当這個谢字。既是要卖东西,六伯母先让侄儿過過眼,回头侄儿好去找人。” 卢老夫人点点头,给文怡递了個眼神,文怡会意。她便再次吩咐:“你也不用着急,且慢慢寻访,务必要找個妥当的掌柜掌眼。我這堆东西都有年头了,少說也值個六七百呢。看完了东西,你就回去吧,不用再来跟我打招呼。還有,前院裡有给你媳妇备下的东西,有当归、川芎,還有粳米和红糖,你媳妇应该用得上,都拿回去吧,若是不够,我這裡還有。如今天凉,你媳妇在月子裡,不能受风,還有孩子也是,本就有些不足,若是不好生照料,有個闪失,将来一辈子都要受苦,你要盯紧了底下人,把他们母子照顾好。” 顾宜同一路听一路应是,听到最后,已经满面羞愧了,含泪道:“侄儿家裡沒個长辈看顾,平日裡夫妻俩說起,都說唯有六伯母最是慈爱,虽然說话严厉,却是真心为我們夫妻着想的。承蒙六伯母照应,侄儿真是不知该如何回报……” “啰嗦些什么?!”卢老夫人不耐烦地挥挥手,“都是顾家人,你說這些话就沒意思了。我老婆子难道是图你的回报才照应你们两口子的?!不過是想着你们年纪轻轻就沒了父母,怕你们不懂事,多說几句罢了。若是你们平日裡有人照应,我才不会多管闲事!你只管把我的事办好就行!” 顾宜同连声应着,小心地告退下去。文怡向祖母行了一礼,便追上去带他去库房了。 宣和堂的库房就在后院边上,连着一排四间屋子,小小的院落中种着一棵老树,以一扇小门跟后院相连,平日少人涉足。因年久失修,人才走到走廊入口,便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萧索之气。 文怡走到最裡面的一间房,用钥匙打开半生锈的锁,随手拿過一把坏掉的扫把,将房梁上垂下来的蜘蛛網撩开,咳了两声,便用手扇着空气中弥漫的灰尘,走到房间一角,指了指几個旧得发黑的红木大箱子:“就是最左边那個,其他几個箱子装的都是从前用過的旧瓷器,碗呀碟呀,不值钱的。” 顾宜同应了一声,小心地走過去,摸了摸箱子的锁,锁都是开着的,啪哒一声就掉了下来,顾宜同回头向文怡不好意思地笑笑,才伸手掀起了箱盖,露出了裡面用颜色发黄的大匹豆青色团花锦缎包起来的紫铜香炉,旁边是用品质上佳的细白棉纸包起来的瓷瓶,借着纸窗透进来的微光,也能让人看出那瓷瓶的釉色非同一般,白中透着淡淡的青,上头的彩画颜色仍旧鲜艳,画的是喜庆的“花开富贵”、“福禄寿三星”、“百子图”和“松鹤延年”。顾宜同暗暗吃惊,又凑過去细看那包瓶子的棉纸。 文怡在前世早已看過這些东西,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知道是些喜庆又略嫌俗气的用具,便问:“十五叔,你說這些东西真能卖上价钱么?都是收了几十年的东西,若不是急着用钱,祖母和我也想不起它们来。” 顾宜同正为那棉纸隔了几十年后仍旧洁白细软如故暗暗吃惊,闻言忙道:“虽然眼下看得不仔细,但十五叔敢打包票,這绝对都是好东西!六伯母說能值上六七百,只怕還估得低了,遇上识货的,上千两都不在话下!”顿了顿,忽然问:“小时候,我随父母過来拜年請安,好象见過這個牡丹的瓶子。” 文怡道:“兴许是吧,我也不知道,這都是老东西了,祖父祖母好象都不大喜歡,也许過年时会摆出来,平时甚少理会,我還是前不久才知道家裡還有這些东西呢。听說都是前朝的古物,我年纪小說不清楚,十五叔寻個眼力好的人掌一掌?” 顾宜同忙应了,小心将瓶子摆放好,盖好箱盖,环视周围一圈,叹道:“這样的好东西,却在這样的房子裡不见天日,着实……”忽然想起文怡還在面前,忙住了嘴。 文怡假装沒听懂,笑道:“十五叔,您随时都能带人来搬东西,祖母和我就全都托付给您了!” 顾宜同有些迟疑:“我两天内就带人来,只是……出库前侄女儿派個人来登记造册吧?将来也好对册入账。” 文怡笑道:“這就用不着了,难道我們還信不過十五叔?”顿了顿,小声道:“求十五叔帮着說說价钱,若能多卖一点就好了。祖母年纪大了,身子又不好,家裡看大夫吃药,都是要花钱的,住的屋子還是二三十年前祖父回乡时修整過的,许多地方都该修葺了,家裡实在沒多少余钱,但总不能叫祖母受委屈……” 顾宜同惊道:“难道這些事公中不管么?!族长理应每年派人来查看吧?!” 文怡小声道:“虽說长房有人来,但只是在前院奉茶罢了,這裡紧挨着内宅,又不住人,因此无人知道。前两年,有几位叔叔分家独立,還问過祖母,能不能分几间屋子给他们。可是十五叔,你也瞧见了,這屋子哪裡是能住人的?祖母回绝了,外头又有闲话……” 顾宜同老脸一红。前些年分家出来的旁支族人中,就有他的亲弟弟。当时弟弟還私下在他面前抱怨半日,說六伯母全家只有几口人,却占了那么大一片宅子,也不肯分两间房给侄儿们住,实在小气得紧,云云。他现在听到侄女的话,才知道六伯母拒绝的真正理由,更觉羞愧了,暗暗决心要把真相告诉弟弟,免得弟弟继续在外头說六伯母的闲话。 文怡悄悄打量着他的神色,试探地道:“十五叔,這裡脏得很,咱们出去吧?” 顾宜同惊醒過来,忙应了,随着文怡走出去,看着她上锁,忽然道:“九丫头,你们祖孙既托了十五叔,十五叔定会给你们办好,放心吧!” 文怡回头看他一眼,甜甜笑了。 待送走了顾宜同,文怡便回到后院正房,向祖母禀报经過,顿了顿,又将自己后来跟他說的那几句话也說了出来。 卢老夫人皱皱眉:“你把那件事告诉他,有什么用?别人還以为我們家真的败落了呢,說不定反会生了轻视之心!” 文怡道:“不怕的,十五叔是老实人,况且方才孙女儿只指了一箱东西给他看,若是他有不妥,今后就不再找他帮忙了。至于那件事,孙女儿是想起,前些年抱怨祖母的人裡,不是有十七叔么?他跟十五叔是亲兄弟,一向亲近,若从十五叔那裡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不会继续說祖母的不是了。” 卢老夫人看了孙女儿一眼,叹了口气:“罢了,你成天就知道盘算祖母的名声!我老婆子生来就是這個脾气,改不了的,你传再多的好话又有什么用?!” 文怡抿嘴偷笑。她這几天在祖母面前越发放得开了,不再象前世那样拘谨,同样是真心真意彼此关怀的亲人,别人家都是有說有笑的,她又何必处处守着一個“礼”字,却连向亲长撒娇都不敢? 這时,紫樱笑吟吟地从门外进来,向卢老夫人行了個礼,禀道:“老夫人,小姐,我們太太来了。” 文怡先是愣了愣,旋即反应過来,是舅母秦氏来了,想必是有了田地的消息。卢老夫人忙道:“九丫头,快扶我出去。紫樱去倒茶,上点心,你该知道你家主母的喜好。” 紫樱笑着应了去,文怡扶着祖母来到前院,秦氏已经在花厅落座,见了她们忙起身迎上来,受了文怡的礼后,便带着端庄与几分拘束,向卢老夫人行了一礼:“见過亲家老太太。” 卢老夫人心中感叹万分,面上仍旧淡淡的,微微点头回礼:“亲家太太来了?真是多年不见,請坐。” 秦氏微微一喜,又是一礼:“您請先上座。” 卢老夫人也不跟她啰嗦,待各自就座了,便不咸不淡地拉扯起闲话。文怡问候完舅舅、表哥与表姐的身体安康后,见两人一直沒說到正题上,有些心急,却又不敢插嘴。 秦氏结束了關於自家儿子的学业与女儿的刺绣功夫的介绍后,喝了口茶,犹豫了一下,才道:“今儿過来,除了给亲爱老太太請安,看望外甥女儿之外,還有一件为难的事……想請老太太和外甥女儿见谅。” 文怡心中一凉:“舅母指的是……”卢老夫人也身体微微向前倾,两眼直盯着秦氏。 秦氏面露愧色:“就是……外甥女儿上回看中的那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