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出千
“你干不干栋有啥关系,我留不中,那才倒霉呢。”
牛公子看了看桌面,還真是哦。石宽已经收了六栋,如果文贤昌留牌留不中,那石宽就六结十了啊。他心裡更烦了,骂道:
“用心点算牌呀,别让我和老丁跟你遭殃。”
文贤昌瞧了瞧石宽,见其右手握牌,心裡有数了,知道手裡肯定是张武牌。他手裡也有张武牌六头,他算了一下,既然石宽手裡是武牌,那就只有丁鸡三這一张了。
打天九牌有個說法,六头盖丁鸡,石宽這是要一個人包牌的啊。那他赢也是赢自己的钱,所以他把六头埋了起来,翻出了一张最大的文牌板凳,大声喊道:
“文长武短。”
牛公子和老丁立马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紧张得不行,盯着石宽。這时,空气好像都凝固了,沒人說话,静悄悄的,连帮忙烧水的李金花也停下来看。
要說紧张,那還得是石宽最紧张,生怕被人看出破绽,战战兢兢地把牌翻出来,小心翼翼地說:
“我……我结了。”
牛公子拍了下桌子,难以置信地骂道:
“你還有武牌?”
老丁则是喃喃自语:
“六结十啊。”
石宽扫视了一圈众人,进一步解释道:
“丁鸡是双数,不是六结十,是七支。”
文贤昌心裡乐开了花,這回可赚大了。不過可不能表现出来,還得装出一副哭丧脸:
“唉,七支三十,我输一栋,输三十三個。”
真正哭丧着脸的是牛公子,他沒好气地骂道:
“你才输三十三個,叫什么叫。我這庄家干栋,输四十個呢。”
老丁摇了摇头,从钱袋裡掏出三十五個银元,放到石宽面前,无奈地說:
“你是石宽吧,运气真不错啊。”
牛公子扔過去四十块银元,怒道:
“好個屁,风水轮流转,下次就该我赢了。”
“对对对,风水轮流转,看运气咯。”
石宽高兴地收了钱,点头哈腰地赔着笑。赢钱的感觉太爽了,虽然是帮文贤昌赢的,但也過了把手瘾。
接下来继续打着,因为出老千,基本上都是石宽和文贤昌在赢。還不到两個时辰,牛公子和老丁就各自输了三四百個银元。
這样下去,再多的钱也不够输啊,老丁還算清醒,把牌一推,說:
“你们两個今晚手气太好了,歇一歇,不玩了,明晚再来。”
牛公子输红了眼,着急地說:
“老丁,你是不是沒钱了?沒钱我借你,你不玩了,那输的怎么赢回来啊?”
文贤昌恨不得一把赢光他们两個,也着急地說:
“是吧,我也借你,不要利息,這還早呢,這么早散场多扫兴啊。”
老丁在赌场能混這么久,就是因为稳重,赢了知道收手,输了也能及时止损。他摆了摆手,說:
“日子长着呢,明晚再玩吧。”
石宽可不像文贤昌那么想,他這辈子都沒见過這么多钱,揣在兜裡沉甸甸的,還是赶紧回去数数吧,他小声劝道:
“二少爷,天不早了,我明天還得干活呢,咱们還是回去吧。”
文贤昌狠狠地瞪着石宽,皱着眉头說:
“干什么活啊,我帮你請假,這么好的机会,你不想多赢点牛公子的钱嗎?”
石宽闷不吭声,只好乖乖坐下看他们交涉。
那李金花可是個明白人,她走過来,故意把大胸脯贴到老丁胳膊上,還蹭了蹭,娇嗔地說:
“别打啦,明晚吧,人家想睡觉了。”
老丁也不害臊,顺势把李金花搂到大腿上,說:
“這小贱人,我都三四天沒理她了,要是再把她搁在一旁,她可要造反了,不好意思啊,明晚吧。”
话都說到這份上了,牛公子和文贤昌也不好再說啥,骂骂咧咧地起身,准备离场。
李金花拍了下桌子,說:
“就這么走啦?我辛辛苦苦给你们烧茶水,也不赏俩钱儿?”
“给你俩就不错了,我這刚旺起来,你就缠着老丁,给你俩知足吧。”
文贤昌不情不愿地摸出两個银元,远远地扔了過去。
石宽有样学样,也摸出两個银元放在桌上,然后跟着文贤昌走出了老丁的家。
沒走多远,一起同行的牛公子說:
“文老二,明晚不来了,等我找個好地儿通知你,要玩就玩個痛快,那骚娘们太烦人了,打個牌都不消停。”
這可能是文贤昌和牛公子唯一的共识了,他也随声附和道:
“就是,你找人另外组局,那骚娘儿们只要你手气一好,就在旁边把胸脯挺得老高,想让我分心输牌,我才不上她当呢。”
因为不能玩得尽兴,两人对平时還能過過手瘾的李金花也抱怨起来,一路上絮絮叨叨。
到了岔路口,就各自回家了。
在文贤昌那稍显杂乱的房间裡,两人把兜裡的钱都倒出来,数了数,除去本钱,居然赢了七百三十六個银元。
文贤昌看着那堆钱,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以后跟我混,保你有吃有喝,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哈哈哈……”
那一堆钱,在兜裡的时候,石宽還觉得挺踏实,现在倒出来了,心裡却突然空落落的。他小心翼翼地问:
“少爷,你不是說要分我一点嗎,這……”
文贤昌把手搭在石宽的肩膀上,认真地說:
“兄弟,我怎么会少了你的呢?五個,拿去,不,再拿一個,跟我一晚上,顶你干一個月啦,开不开心?”
“开心,开心极了。”
石宽拿着那六個银元,心裡却委屈得想哭。他之前兜裡就有胡氏给的八個银元,忘记拿出来藏好,现在全部算进赢来的钱裡了。還沒发月钱就有八個银元,這沒法解释啊,所以也不敢說。
他本来以为赢了那么多,文贤昌至少会分他三十四個。那样的话,就算把自己的八個银元也算进去,也无所谓了。可现在只分了這么点儿,忙活了一晚上,還倒亏了两個,真是亏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