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 作者:未知 郭绍一面說是误会,一面請王溥到西华门外的茶楼喝茶吃点心。不料王溥甚是赏脸,派人先将儿子王贻正送回家,然后就和郭绍品早茶。 西华门外,北面就是金水河。金水河南岸酒肆茶楼饭馆很多,能赚吃皇粮的人的钱;只因西华门内就是有西府之称的枢密院,内外又有不少官衙。在這边办公和活动的公家人非常多,于是有穿官服和披甲人出现的情况、实在正常,有不少店小二都见過宰相级别的大官。 王溥和郭绍找了個裡面清静、外面临街的地方入座。王溥可能知道郭绍是個武将,自然就不聊诗词歌赋之类的文雅话题,要聊恐怕也只能說“小呀么小二郎”這個层次的,說說笑罢了。 郭绍主动开口道:“末将上回听向将军言,晋阳之役班师回朝时官家论功行赏,多亏了王公举荐,末将才得以升内殿直都虞候。一直想登门拜谢,又怕唐突。末将心有感激,請受一拜。” 王溥忙摆手道:“算了算了,市井之间不是打躬作揖的地方。我为官家举荐贤能,不過是分内之事,不用道谢的……何况我的举荐也不過是锦上添花,不敢居功;皇后也很赏识郭郎的忠勇。” 今天王溥這么给面子,堂堂宰相轻易就被個中层将校约出来了,恐怕也是觉得郭绍在皇后符家那边有关系。 郭绍便据实道:“末将年少时在卫王府上做過士卒。” 王溥见他不愿意說,当然就不追问。但看样子,王溥完全不信郭绍這個解释,符家府上的士卒太多了,难道每個在符家效過力的人都能得到皇后亲自提拔? 就在這时,王溥道:“郭郎要改侍卫司那边的军职,然后和向训一道西征,你应该听說了?” “是,我已经听到消息。”郭绍道,“只不過我突然管這么多将士,以前沒有经验,心裡還是有点不太踏实。” 王溥說道:“這有何难?兵权在你手裡,除了不能在东京擅自调动兵马,军中别事還不是你說了算。生杀赏罚之权操于他人之手,那些将领還能敢不从命,敢不讨好着你?” “王公所言极是。”郭绍沉吟道。他听王溥愿意說這事,只是還沒說到有用的东西,便想继续鼓动。 他心下寻思:显然皇后有心提拔,人家檀口玉言承诺想把符二妹下嫁,岂是說着玩的?但皇后毕竟是后宫的人,不仅不能躬亲扶植,派内宫的人太频繁太显眼了也不太好,皇后身在幕后正是诸事不便。 如此情况,郭绍怎么能全部所有事都指望着皇后?他就指望着在关键的时候皇后能提携一下就非常难得了……具体怎么办,還得靠自個琢磨。眼下他就在设法自找门路,在王溥身上打主意。 郭绍沉吟道:“话虽如此,毕竟我年轻资历浅,若是将士不服,用酷刑严惩弹压终究不是办法。” 王溥点点头,顿了好一会儿,才轻轻說道:“后天史彦超要巡视南面外城城防。”他說罢便起身道:“正是上直時間,我不便耽搁得久了,這就要返回衙门。改日再叙。” 刚刚两人都不紧不慢地在這儿闲扯,忽然之间王溥就着急了,好像是用肢体语言表示: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郭绍忙道:“我送送王公。” 史彦超……今天王溥的话裡,最重要的人就是史彦超。提起這家伙,郭绍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不问青红皂白把乱兵、无辜被掠妇人一股脑儿砍了的事;然后就是“草船借箭”一般浑身插满箭矢的场面。虽然郭绍也想通了史彦超的做法在這個时代实属正常,但心裡還是对他那种完全轻视人命的态度有抵触。反正郭绍私下裡对史彦超沒多少好感。 当然這并不影响正事,郭绍走到這一步,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個人喜好来,如何還想尽最大努力成事? 史彦超在忻口沒死!死了的话王溥怎么說他要巡视城防? 這厮在晋阳之役的时候是前锋都指挥使,那时郭绍是知道的;班师回朝之后干什么职位去了?王溥肯定知道……但他沒說。王溥此人,說起废话来滔滔不绝,一說到关键的地方就惜字如金,尼玛呀!他要是把话說明白点、說详细点,现在自己就不用麻烦在营房裡冥思苦想了。 就在這时,王审琦进屋来,便问道:“那后生是王溥丞相的公子?” 郭绍点点头:“是,倒是是,不過被他爹弄回家管教去了。” 俩人便嘿嘿笑话了一阵。 郭绍心道:王审琦或许知道史彦超现在在干什么,问他倒是省事。不過郭绍又回忆了一下,王溥說那句话的时候声音很轻,說完不便多言就要走的场面……或许這事儿不应该拿出来到处宣扬。 向训府上次的宴席上,王审琦是和赵匡胤那帮人有說有笑进来的,应该是赵匡胤的人;郭绍当然清楚赵匡胤是后来的宋太祖一代牛人,但正因如此,他才下意识地有所提防和谨慎。 何况王审琦這一干人都是殿前司的武将,郭绍很快就要离开殿前司去侍卫司那边,再向他们打听不相干的事总是不好。 郭绍打算找左攸问问。左攸从来都是小官小吏,不過似乎很了解关注一些官场上的事,上次叫他去疏通开封府办玉贞观的事儿,他就办得很利索。 這两天左攸也不知跑哪裡去了,一眼都沒见着;這小子回京后什么文书郎的官也不干了,整天不是帮郭绍办事就是游手好闲。 郭绍出营,找到罗猛子,让他不必在军营值守,去左攸家候着,找到左攸了就让他酉时去郭绍府上见面。 酉时,郭绍下直回家,果然在府门前碰到了左攸,便招呼他到外院客厅說话。 左攸道:“史彦超?主公還问什么王审琦,您直接回来问我不就行了!一听說您升到侍卫司虎捷军了,我已经把侍卫司相干的人打听了個一清二楚。” 郭绍大喜,心道谁道乱世文人沒用,幸好有左攸帮衬……此人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得来容易,不過确实很多武将都沒法子收到一两個真正有用的幕僚。左攸干郎中医伤兵不怎么行,记得当时在去武讫镇的路上不断有人被他医死,不過一回到东京他在官场上的熟悉還挺行的,远远超出了一個普通小吏的见识。 左攸道:“史彦超在忻口大战,把前锋行营的精锐骑兵折损了干净,先是被降至虎捷军左厢都使、削感德军节度使;但回到东京后,官家又复述感念他在高平之战中奋勇不顾身的战绩,重新提拔。现在是侍卫司马、步军都虞候,镇宁节度使。 除了史彦超,亲军侍卫司别的人我也知道,都指挥使是李重进。主公肯定听說過李重进,他是太祖(郭威)之甥;太祖是他的亲娘舅……”左攸顿了顿上前悄悄說道,“太祖是本朝官家的姑丈,只不過收了官家做养子。太祖和李重进還更亲,起码有血缘关系;官家却是太祖妻子那边的亲戚,只不過占了养子名分。我這样一說,主公能琢磨明白官家对李重进的心思了么?” 郭绍寻思了一下,微微点头。 左攸又道:“不過李重进以前也是殿前司的武将,太祖时期在内殿直、小底军、大内都检点、殿前司都指挥使等一干职位,一直在殿前司干……今年初官家即位,他才改的亲军侍卫司,在侍卫司這边恐怕根基還不深。 方才主公說王丞相只提到史彦超,恐怕也是這么想的。史彦超却不同,他从虎捷军干到龙捷军,又到侍卫司马步军司,一直在這边打转,琢磨一下,揣测一番,可以肯定史彦超在侍卫司熟人很多、根基很深。” 郭绍听得频频点头,左攸就是這点好,有话都是倾囊相授。郭绍也感受到了权贵文人和草根文人的区别、王溥和左攸的天壤之别。 王溥是丞相,就算知道郭绍和皇后有关系,于是很给面子,但总要装|逼,自持身份拿拿架子,整得你半懂不懂的……左攸却不同,他一個小官小吏,沒有出身门庭、沒有父辈人脉,几乎沒有出路,遇到有人赏识還顾得上什么节|操,一门心思就追随鞍前马后了。 左攸又道:“王丞相提史彦超這茬,一定是想要你在出征之前,先借他的积威在军中打個威信底子。史彦超虽然不直接领虎捷军了,他却是最佳人选,因为主公您对他有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郭绍皱眉道,“我倒沒觉得他领了多少情。向训将军可谓比我做得更多,人家为了救史彦超最精锐的老本都赔了大半,史彦超什么态度?” 左攸嘿嘿一笑:“主公您也是将领,還不懂武夫的人情世故?那史彦超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自视甚高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屈尊不下身段罢了,其实只要是人哪能沒点恩怨之分?您只要主动去找他,给足面子,史彦超肯定就顺着台阶下了。” …… …… 打鬼求支持,月票榜掉下来了。给西风一個小爆发的机会吧!哭着喊着求大家都出点力! 总结的小技巧:100币的小发和1万币的大发比较划算,中间那個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