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军用 作者:未知 郭绍等一行人奔出邠州,不见有人来追,渐渐便安心下来。想来此时也并不是那么严重,至少折从阮不敢拿郭绍怎样,不能确定的无非是李处耘的处境……因为打抱不平、把欺男霸女的公子哥揍一顿,一個禁军武将就要被节度使处以私刑的话,估计折从阮也做不到节度使的位置。 为了李处耘和折公发生不愉快是否值得?郭绍和左攸都认为很值得,因为他们沒法拉拢折公這般等级的将领,只有李处耘這号人才是他应该争取的人选。 大伙儿赶了半天的路,一出静难镇地盘,就当即找驿馆落脚休息了。估摸着折从阮真要做什么也不用等到现在。 关内大的驿站就是一座小城,有城墙城门,往来旅人带动地方商贸,周围一般還会兴起市集。李处耘的家眷和奴仆一共有十来人,加上郭绍等人,完全有足够的地方住下。 李家娘子的奶娘也跟着来了,她原本就不是邠州人,折公移镇之时才追随李家迁来邠州。奶娘以后照顾李家娘子,都十几年了,而今几乎等同于李家的成员。奶娘自持资历,常常要管着李氏的事。一到驿站就忙活起来,要拿那件袍子去洗,說干净烤干了還别人;那袍服就是李氏裹着回家的郭绍的衣服。 李氏不从,又不知如何解释,想了想就强辩道:“把衣服烤坏了,到凤翔落脚了再洗!” 奶娘刚离开房裡,李氏便从包袱裡拿出那件袍服,瞧了一会儿,沒忍住就捧起来放到鼻子前闻。似乎有点汗味,還有别的气味,也可能根本沒什么气味,只是她胡思乱想罢了。 正发怔,忽然房门“嘎吱”一声又被推开了,李氏急忙把手裡的衣服往包袱裡塞,又惊又羞,一脸顿时变得通红。 …… 次日一早,凤翔镇有文官专程前来接待,又要郭绍到凤翔府之后再次面见节度使王景。照此礼遇,郭绍便猜测东京王溥的书信可能已经叫王景收到。 郭绍更加放下心来。等他们到凤翔府安顿好、拜见過王景,便将李处耘的家眷留在凤翔,次日出城去陈仓,一门心思了解地形。 凤翔镇幕府长史张兆亲自作陪,与郭绍前去陈仓,然后游历散关。 众人一早自陈仓出发,一行人轻装简行,走了大约三四十裡路,下午才到散关。沿途只见崇山峻岭,道路只有一條山谷,如同重山之间的交通管道。 一到散关,张兆便先說道:“郭都使不能冒险出散关,前面就是蜀军控制的地盘,且地形复杂,恐有闪失。” 郭绍见山势陡峭,人在谷中如同被关在重重高墙,不禁感叹:“這便是蜀道了罢?难怪诗仙李白有‘蜀道之难难于山青天’之說。” 张兆却笑道:“确是进蜀道了,但自陈仓到散关的路還算好走,咱们不是骑马么?這條道叫陈仓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便是說的此路;北头在陈仓。蜀道有好几條,陈仓道是最平坦的一條。” 郭绍见散关险峻,又卡在山谷中间,周围都是陡峭的大山;除了中间的谷道,别說走大军,就是小队人翻山也挺不容易,便道:“陈仓道既然是最平坦的路,那蜀军若想进关中便难了……陇右(甘肃)入关反是容易?” 张兆道:“正是,自古陇右居高临下控扼关中,秦州便在陇右。” 這些大致的东西,左攸都能說出道理来,郭绍便不继续谈论。心下只是琢磨:秦州在陇右,大军只要冲下来就进关中平原;朝廷准备收复蜀国占有的数州,可能最关心的還是秦州客观上具有的威胁。 郭绍等人都沒来過這地方,更沒走過蜀道,此时除了看看山也看不到太多东西。他寻思了一阵,觉得這张兆在凤翔呆的久,可能至少熟悉大致的地方。当下就要来纸磨,与大伙儿在关楼上摆上,然后从行囊裡掏出一把木刻的直尺来。 這座兵家必争的关卡,此时显得十分宁静,只有一些将士在墙上值守,连過关的旅人都很少。 郭绍瞅了一会儿太阳的方位,便在纸上画了一個圈,写上蝇头小字:陈仓。接着在右下角的纸张上拿直尺比着画了一道短线,写上:四十裡。估摸着方向又画出一道弯弯的线,线的一头写上“散关”。 张兆和左攸都饶有兴致地看郭绍捣鼓這玩意,因为操作简单粗糙,他们倒是看明白了,只不過觉得郭绍的做法有点稀奇。 郭绍又问:“秦州在陈仓西边,偏北?张长史可记得有多远么?” 张兆道:“方向确实应该偏北,大约有五百裡远。” 郭绍便依言量出距离方位,在离陈仓比较远的地方标注秦州。 一问一答中,张兆确有见识,只要是稍微有名的大地方,他都能答出大概的方位。于是郭绍一炷香工夫,就画出了凤州、成州、阶州、雄胜军固镇、兴州、山南西道(汉中)等较大城镇……其中秦、凤、成、阶四州就该是朝廷准备攻占的蜀国地盘。 成、凤为东西一线,位于陈仓以南。凤州离陈仓最近,在陈仓西南方二百余裡;成州在凤州西面三百裡。蜀军雄胜军固镇在成、凤之间……阶州最远,在成州西南面近三百裡。 其它也不太远的地方,但郭绍看来应该不在此役的范围内,有兴州和山南西道(汉中)。兴州在固镇正南面,就在汉中平原的西头;从兴州往东便进入汉中平原,即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府。 大概方位郭绍心裡有数了,也画出了粗略的示意图。但這些州镇之间的道路地形却尚不清楚,郭绍稍微寻思都知道行军路线不能光看直线距离……就比如眼前這散关左右的秦岭山区,除非用飞的,不然难以横行。 郭绍看着手裡的示意图,点有了,還得有线,然后方能成面。便先问河流,应该有四條江河。 渭水最北,秦州到陈仓的河流就是渭水;古道水、连嘉陵江,流向大约就是蜀道中的“陈仓道”,自陈仓、凤州、兴州南北流向;羌水经阶州向东注入嘉陵江;還有经過山南西道的汉水。 江河之外,便是道路,张兆记不清楚了,只能說明白蜀道,即這边的“陈仓道”。 不過大致地形是从陈仓到秦州的路沿渭水,還算比较好走,不過距离很远;秦州南下向东迂回至成、凤一线也很平坦,路就更远……若是走陈仓饶秦州,一路到凤州,起码千裡之遥。 从陈仓直接南下至成(西)、凤(东),便要翻越秦岭;实际上陈仓和秦州的渭水一线南部,都是秦岭山区,崇山峻岭、道路复杂南行。 郭绍此行還算有收获,他至少明白了:朝廷此役之目的,是为了控制秦岭一线;并且消除陇右对关中的威胁。 之前在东京呆着的时候,沒有人会告诉他這些,皇后和王溥等人是不可能详细教他的。唯一有点见识的左攸,对這些东西也所知有限,左攸主要对东京官场比较熟。 郭绍得到侍卫司六千精兵的兵权,在即将到来的攻蜀之战中应属实力较强的一股人马。如果主将竟然一无所知,到时候万一战不利,朝廷追究下来,一问三不知、答只听王景、向训的部署,如何能交代? 而且郭绍的设想是戮力作战,希望速战速决。 一時間郭绍有点庆幸自己,到底還是在现代社会生活過的人,见识总是有。否则换一個普通的底层小校几個月飙升都使,指挥作战,像现在郭绍這种几乎沒有便利信息来源的情况,恐怕真会一问三不知。 接着郭绍就在散关住下来,也不回陈仓和凤翔。他一面等待派出去的罗彦环三人、京娘的随从等人,一面和守关的武将结交,打听一些就近的地形和蜀军部署。 散关上驻守的将士,为了防备蜀军袭击……虽然蜀军基本不会在平时挑起战争,但周军守将常规性地派出斥候在附近活动是必要的,有时候還会带回几個向导。 以前成、凤等地都属于“中国”,现在又属于蜀国,当地的百姓根本不管谁统治,反正都差不多,更沒有大义的概念、打来打去也就是内战。只要给予一定的好处,他们都愿意做带路的。 郭绍据此又画出了几张范围更小的地形和道路图。他的地理知识完全来源于中學会考,忘记了大半,倒是還记得一些拿线圈疏密表示等高的方法,只是用不上,谁画那么复杂呢?只要是山沒路走,管它山有多高?比例尺倒是被他活學活用,派上了用场。 张兆和左攸第一回见郭绍画图,无不惊叹。 郭绍好奇之下,這才要来散关中存放的一张图,顿时明白他们为何惊讶……他觉得自己胡乱画的地圖已经很粗糙了,不料周军军方使用的地圖更加不堪直视。字又大,山乱画,根本沒有比例尺的概念,一個城画得占了小半個秦岭,這他|娘得多大的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