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跟风 作者:未知 送上第二更,再次祝福,谢谢大家的打赏、粉红、订阅及祝福。求粉红票 ——*——*—— 午后,听涛居裡一片清凉寂静,林老太爷问束手立在一旁的林大老爷林如敏:“什么事?” 林如敏小心翼翼地捧了一盏茶上去,赔笑道:“外面這几日有些传言。三弟和三弟妹在城西买了上百顷的盐碱地,外面人都在笑话他们疯了,钱多了沒地方用。這样的大事,早前也沒听他们提過半句,拦都拦不得。” “妇人的妆奁,你管那许多做甚?”林老太爷放下茶盏,淡淡道:“你是想问我,這地买得买不得吧?” 林如敏被他一语戳穿,不由尴尬万分,嗫嚅道:“那地不贵,倘若真能成良田,将来咱们家也能宽裕许多。可真要买,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若是不能成,就相当于打了水漂。” 林老太爷慢悠悠地道:“你四十几的人了,不能凡事总来问我。读不好书,是你沒那個福气,但总不至于這样一件小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父亲教训得是。”林如敏自来怕他,听到這话就有些汗颜,不敢再问,讪讪地退了出去。 林老太爷看着长子的背影长长叹了口气。 他是不赞同凡事向利的,在他看来,科举入仕才是正途。可天底下那么多读书人,能走上仕途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如今這世道,婚姻论财,若是沒有几分家产,就连儿女的亲事都成問題,更不要說厚葬成风,平白给人添了多少负担。因而儿子媳妇们的小动作,无伤大雅的他都睁只眼闭只眼,過得去就算了。可是长子不但沒能在科举一途上有所建树,就连平日操持家业都這么小气,由不得他不失望。 在窗边埋头写字的林慎之闻声回头,放下手裡的笔道:“祖父因何叹气?” 林老太爷睁圆了老眼看着孙子,沉声道:“小老七,你要记住,科举入仕才是正途。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辜负我的心血!” 林慎之忙站直了身子,应道:“是!” 林如敏灰头土脸的回了朴简居,进门就扯着衣领道:“上茶,打扇,热死老爷我了。” 周氏赶紧捧了茶上去,贤惠地拿了扇子给他搧着,小声道:“怎样?” 林如敏沉着脸道:“老爷子让我自己做主。” “那怎么办才好?到底买不买?”周氏由不得失望地叹了口气。這地若是不买,怕错過发财的机会;若是拿她的妆奁来买,又怕打了水漂不敢冒险;最好是拿公中的钱来买,赔是大家赔,個人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但是,赚了也是大家赚,赔了却是大房担责,落人口实也不划算,好到老太爷发言,赔了也不怕二房落井下石。谁知老太爷却不表态。 老爷子让他自己做主,却也沒說反对不许买。林如敏沉默许久,咬着牙道:“买!就拿公中的钱来买!” 周氏忙道:“买多少?” “也买一百倾!就拿罗氏送来的几千两银子来花销。”林如敏伸出一根指头晃了晃:“晚上你让厨房备几個好菜,弄点好酒,我請老二、老三吃饭。” 這顿饭是要商量买地的事,三房必要力主买地,二房必然不会反对,若是出了差错,大房不但不用担责,還会留下贤名。周氏心领神会地一笑:“好。” 如林如敏所愿,在酒宴上,林三老爷果然力主买地,吹牛几乎吹破了天,口口声声說的都是陶舜钦如何精明能干,从来沒赔過本,還建议多买一点,大家一起发财。二老爷只是笑,說哥哥弟弟怎么定就怎么好,他沒意见。 林如敏最后一锤定音,决定买一百倾地,他把這個消息报给林老太爷知晓,重点挑了林三老爷的几句话来說,林老太爷只笑了一声,淡淡地道:“多大点事情,何至如此。” 林如敏一张脸臊得通红,却又无从辩起。他晓得老太爷是看透了他怕担责,又想赚钱的事实,却也满腹委屈,他自小一心读书,奈何沒有那個命,好容易死了心,打理家业又不善经营,老太太偏疼二房,罗氏不安生,随时等着背裡戳大房一下,他這個长子委实做得累。 林老太爷见他可怜巴巴地站在那裡,心裡越烦,挥了挥手:“你怎么办怎么好。记着你是长子,是长兄。” 林如敏得了這话,才放下了心。他原本是打算第二日就去买地的,奈何周迈使了個小厮来說,诸先生過生日,請他帮忙办点礼。书香门第,尊师重道是大事,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亲自赶去给诸先生庆生,诸先生很给他面子,留他住了两日。 待到他回来,已過了四天,慢悠悠地看好了地,找衙门裡的人商量,才发现盐碱地又涨价了,涨到了160文一亩,而且他看好的地已经有主了,要买就得往更偏远的地方去重新看。一打听,才得知就這几天的功夫,二房以罗氏的名义悄悄买了几十倾,吴家也买了两百倾的地来放着,陆家老太爷也闻风而至,扫了两百多倾,地价就是给他们炒高的,好地也是给他们抢先选走的。 要說平洲的吴、林、陆這三家人,目前最穷的就是林家了,其他两家人有钱,随便扔几千两银子摆着沒事儿,林家哪裡有那么多闲钱去折腾?林如敏气得吐血,先是恨透了林三老爷這個大嘴巴,接着又恨林二老爷夫妇狡猾自私冷血,只顾着自己占便宜,就沒想着替家裡省点钱,還有比這样更无用,更自私的兄弟么? 气归气,地還要买,陆家和吴家都买上了地,那還会有错么?必然有得赚。又觉着二房、三房都私底下买了放着,他们不买太吃亏,将来分了家,被另外两房给比下去還是小事,关键是儿子儿孙无着落,于是和周氏一商量,咬着牙也扫了几十倾地去放着。 周氏好后悔,越看账簿越后悔,越看越难過,早知道這样,她就该当机立断,趁着其他人還不知道的时候就先去买了来放着,地势任她挑自不必說,就是价钱也不可能有林三老爷那個傻子的高,顶齐天80文。现在可好,等于花了双倍的价格买了地势不好的地。周氏揪着胸口,心痛得說不出话来。 林大老爷安慰她:“莫难過,莫难過,不是這样也不会知道這地买得买不得,虽然多花了点钱,但好歹心安……”說到此处,就是他自己也說不下去了。想必给老太爷知晓,又是一桩他不会做事的证据。 林谨容得知這事的时候,已经過去了近一個月。 林谨音笑得眉眼弯弯地道:“我還說大伯母为何近来总是一副气血不足的样子,大伯父为何总是挑二房的毛眼,看着父亲倒理不睬的呢。原来是为的這個。這就叫搬石头砸自己脚。瞻前顾后,丝毫的亏都不肯吃却想占尽便宜,天底下哪裡有這么容易的事情?” 林谨容不由微微一笑,兴许,這引渚江水来於田的事情会提前也不一定。 早前只有她一個人有這地,只能乖乖等着时运到了,顺理成章於成良田。但现在却不同了,平洲城裡的大户基本都买了盐碱地入手,谁会愿意自己的钱平白打了水漂?還有陶舜钦,谁說得清他是不是也会在清州掀起一股买卖盐碱地的热潮?如果盐碱地尽入平洲、清州大户之手,也许等不到那個时候,就有人会提前促成這件大事。 转眼入了秋,陶氏早早收拾好了东西,禀過林老太爷和林老太,预备過了中秋节就与林三老爷一道,带着林谨容、林慎之去清州给吴氏贺生。 黄姨娘从林三老爷那裡得知陶氏此行還要替林亦之相亲,不由大急,有心跟了陶氏一道去,却晓得根本不可能,少不得去苦求林谨容替她美言几句。 林谨容自是满口的答应。她当然会帮着陶氏替林亦之好好选個媳妇儿的。前世时,林亦之的婚事不是陶氏作的主,而是周氏选的人,姓范,清州人氏,通過林老太那一关后,直接就通知陶氏准备聘财,把人给娶进了门。 范氏和林亦之一样是庶出,性格阴郁,常年脸上沒多少笑,表面上挑不出任何毛病,背裡却沒少算计拖累陶氏和林慎之。总之是一种让人說不出来的不舒服,這一生,有她在,范氏别想进林家的门! 才過了八月十五,太明府就传来消息,陆缄和吴襄都過了解试。吴襄做了解元,陆缄屈居其下,一同去的林家三少勉强挂了個末尾,四少名落孙山。 吴、陆两家大放鞭炮,喜不自胜,林家却悄无声息,下人走路都不敢走出声。 林老太爷很生气很沮丧,几個孙子中,长孙,次孙考了好几次才勉强考了個举人,但已经是极限,他早就不报希望。三孙子考了两次终于考上了,名次還這样丑,四孙子就更让人愤怒。想当年,他何曾受過這种气? 于是這一日林慎之被生生关到了掌灯时分才从听涛居给放回来,晚饭吃了两碗還要添。陶氏害怕他吃给撑了,压着不给吃,心疼得要不得,少不得小声抱怨几句。 林慎之却眨巴着眼睛笑道:“我将来是要和吴二哥一样的,還要考进士,吃点苦头算什么?” “好,娘就等着你金榜题名。”陶氏怜爱地捏了捏他的鼻子,叫来龚妈妈商量:“少不得要给吴家备一份厚礼,再去问问其他两房打算怎么走陆家,我們随礼,不要多送,也别少送。”又低声同两個女儿嘟囔道:“别說,你们姑母真是好运气。” 林谨容在一旁由不得的一阵恍惚。 ——*——*——*—— 粉红540+。在鞭炮礼花响成一片的情况下码字是一件让人抓狂的事情,如果有错漏处,容我改個时候再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18wenku.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