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翠芬成亲 作者:蝈蝈肚 头一回凤兰生了闺女儿,王氏去时就生了一肚子闷气,今儿又赶上凤兰闺女满月,王氏心裡死活也不愿意去。就连陈铁贵都說,要是媳妇不想去,自個儿带着孩子们去得了,可王氏觉着一来凤兰前头在陈刘氏跟前儿站出来帮她說了话儿,二来虽然分了家,可丈夫跟铁山的情分還是有的,自家盖新房,铁山也是实打实的来帮了忙,所以尽管丈夫那样說了,王氏碍于這些情面也不得不去。 刚进门儿王氏心头就不舒坦,院子裡人来人往,本家的,凤兰娘家的,村儿裡关系好的来了一大堆人,就光花生就摆了四大碟子,那架势,比的上過大年了。 前头宝珠娃满月,家裡头别說办酒席,连一顿像样的酒菜也沒张罗,气的她娘王李氏好些时日不跟她說话。 陈刘氏抱着宝珠妹妹美丽乐的合不拢嘴儿,王氏看见婆婆那副样子心裡就一阵疼,勉强說了几句恭喜的话儿,陈刘氏就开始絮絮叨叨說起美丽是如何如何的好,白白胖胖跟了她娘,将来准是個有福气的,连一边儿的宝珠瞧都沒瞧一眼。 王氏气的当下就黑了脸儿,勉勉强强捱到吃了饭,见宝珠爹還跟同桌的亲戚们吃着酒,连招呼都沒打一声儿就抱着宝珠出了门。 王氏一出门,两行眼泪就落了下来,宝珠抿着小嘴抬头看她娘,软软地說:“娘,不哭,婶子家去!” 王氏轻轻摸了摸闺女的头,擦干了泪,暗恼自己咋這样不争气,家都分了還为着不着边儿的人伤心? 想想自从新家鸡舍盖好,加上才搬了家需要张罗的事情多,去李双喜家也就不那么勤了,這几日闲了下来,正打算串個门子,這会子心裡不舒坦,回了家一個人少不得胡思乱想,索性领着宝珠上了李双喜家。 坐的是热炕头,桌上摆着几样小娃儿爱吃的点心,三個小娃儿在炕上玩,王氏跟李双喜随口聊着闲话儿,說起凤兰闺女儿满月的事,王氏就来气。 李双喜也跟着骂:“就你婆婆那抠门样儿,還不得是张家出的钱儿?”又啧啧几声儿,“那花生米儿可贵着呢,酒菜就四桌,可算是大办了!” 王氏自嘲地笑了笑,“我宝珠娃儿又乖巧又漂亮,她可从来沒好好瞧過几眼。”又說:“满月沒给娃儿办,明年就好好给宝珠庆個生,多叫些亲戚朋友,叫她也看看,我們宝珠也不差满月那一回!” 李双喜一努嘴,“我估摸着你婆婆明年也沒啥心思,你知道不,就你家那翠芬,听說是推了好几回你婆婆满意的,自己愿意的那一桩,你婆婆還不愿意着呢。” 王氏先是惊讶了一阵子,后来又想,也沒啥可大惊小怪的,依照翠芬的脾性,以及前头放出的话儿来,怎么也要找個殷实人家。 王氏虽然心宽,却也不是以德报冤的大好人,双喜一提起翠芬,王氏就想起原先在陈家,那时翠芬跟铁山两個都還小,她這個当大嫂的,对這两個半大的娃儿照顾的尽心尽力,可到底沒落下啥好。翠芬面儿上整日笑嘻嘻的,暗地裡却沒少在她娘跟前儿告黑状,十足十的笑面虎一個,嘴上也就不客气起来,“她個沒良心的狼崽子,自打我嫁過去,小时候的脏衣裳她娘都沒动過几回,全是我给洗的,慢慢大些了整日在她娘跟前儿叨咕是非,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贼精贼精,满肚子坏水儿。” 李双喜哼了哼,“人跟人可不一样儿,有些人越穷越攒劲,有些可是越穷越刁钻,跟着你婆婆那抠门娘,能有啥好心眼儿?”又叹了一声儿,“我前几日跟你家那邻居祁嫂子闲聊儿,也是听胡媒婆說来的,說前头有一家男娃,人又老实,爹娘人也温和,就是家裡姊妹多,穷了点,你婆婆原也是沒意见的,人家翠芬当时就给胡家的回了话儿,压根就不同意!” “嗨!”王氏一拍大腿,“也不知道翠喜图了個啥,放着好好的男人,不去想咋過好日子,非得想那一步登天的事。” “可不是!”李双喜說:“說是自己愿意那一桩,你婆婆沒乐意,胡家的倒口风紧,到底是哪一家也沒說,只看年后你婆婆咋安排就是了。” 王氏心裡暗暗出了口气,“這桩事,也够我婆婆烦上一段時間了。” 王氏听了翠芬說亲這回事,回去也就跟铁贵学了学,平日裡碰见個街坊邻居的,嘴巴倒也闭的紧,王氏跟李双喜都不是爱在外头生事的人,有啥话儿两人之间說一說,到外头去是从来不会扯是非的。 一直到年跟前儿,才传来翠芬要成亲的消息,這一日,铁山带着媳妇专门来了一回,說是连帖子都已经下了,就定在年末的腊月二十迎亲。 王氏又问了问男方家情况,铁山媳妇一叹气,說男方正是裡正家的幺子。 王氏顿时惊得半晌闭不了嘴儿,裡正那小儿子,是個先天残疾的,脑袋瓜子也有些毛病,上头几個兄弟相继分了家,也只有這個小儿子沒办法,自己都养活不起自己,成日睡在炕上要她娘伺候。按說裡正家的儿子闺女儿,那都是人争相着要說亲的,可他家小儿子那样儿,今年都二十好几了,村儿裡硬是沒一個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個丧失了劳动力的瘫子一块過活。 宝珠心說,這消息也太震撼了点儿,裡正小儿子那病,别說放古代靠天生活的农村裡,就是放现代,也鲜少能遇上愿意陪伴终生的。小姑为了巴上裡正家,竟然连自己的幸福也不要了么? 陈铁贵也气的直砸胸脯,可王氏两口子恼归恼,前头一点儿风声也沒传出来,如今事情已经定了下来,恼也沒用,该咋办還得咋办。 腊月十九晚上,王氏一家五口就回了陈家,原本家裡头要成亲,该是喜气洋洋的,该张贴的囍字倒也贴了满院子,可陈家上下却沒有一丝欢喜气氛。堂屋裡,陈刘氏板着個脸儿,隔一会儿叹一口气。陈二牛也皱着一张布满皱纹的苍老面孔沉默了一晚,几個儿子媳妇也不吭气儿,翠芬過来给她爹娘一人倒了一碗茶水,“扑通”一声儿跪了下来,抽泣着說:“爹,娘,孙家离的近,以后总能常回来……” 陈二牛“乓”地一声扫落了茶碗,颤抖着嘴唇說,“亲事是你死活要定的,将来后悔了别怪到你爹娘头上来!” 陈刘氏急忙拉起翠芬,朝陈二牛发脾气,“闺女明儿就嫁了,這会子你发個啥火气?就算是個瘫子,好赖有個裡正爹,房也比咱家的气派!嫁過去人家裡正能不对咱闺女好?” 陈二牛深深叹了口气,“唉!你這個倔娃儿,成心气死爹!” 陈刘氏抱着翠芬也抹起了泪儿,叮嘱了些话儿,才又打起了精神,安排着几個儿子明儿各自的分工,又說要跟翠芬单独說一說私房话儿,其他人也就早早回了房,王氏跟陈铁贵俩還住回原先的屋子。 第二日刚亮,外头敲锣打鼓的声音就传来了,陈家上下早已经收拾妥帖了,外头噼裡啪啦放起炮仗的时候,陈家人齐齐迎了出去,這一天儿村裡热闹,外头来瞧热闹的人站了一满道路,裡正两口子亲自来迎亲,一进门儿就拱手叫起了亲家,后头俩村民抬着個木架子进来了,架子上坐着的人可不就是孙家幺子。 陈刘氏两口子這会儿再不愿意也得陪着笑脸請夫家人进门,轿子停在院子裡,轿夫都是专门在镇上雇来的壮小伙。 王氏抱着宝珠在院子外头瞧了会新鲜,大红的轿子在村儿裡可不多见,過了一会儿,听着裡头媒婆声音响了起来,急忙又进屋,這会儿新郎還不知道自己娶媳妇儿是多大的事,只顾着左看看右看看,对着陈家亲戚傻乎乎地笑。 王氏心裡叹口气,心說翠芬好端端的黄花闺女,长得又水灵,身子又健康,偏偏就要死心塌地地嫁给這样一個人,可惜了。 新郎新娘拜见了双方父母,紧接着就迎着新娘进了轿子,陈刘氏一家子跟在后头几辆板车上也往新郎家赶。 酒席办了二十桌,在燕头村算是相当有排场的了,光看陈刘氏的脸儿就看得出,原本眉宇间還透着些沉郁,可一进裡正家大门,脸上马上就绽开了笑脸儿。 王氏心裡却不屑的很,别看现在风光,以后的日子可就說不准了,裡正家再條件儿好,能管得了小儿子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