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 如芒在背

作者:雪狼
在總理辦公室的門口,早有一箇中年人聽到車響,就走了出來,這應該是總理的祕書,上次季子強來也是他帶自己進去了,兩人點點頭,中年人說:“請子強同志跟我來吧,總理正在等你。”

  季子強笑笑,跟在後面,走了進去。

  總理一見季子強進來,就從哪個並不很寬大的辦公桌旁邊站了起來,摘下了眼睛,很認真的打量了一下季子強,說:“小華啊,看你的氣色還不錯嘛,上午聽樂部長說你回來了,我就說見見你,看看你有沒有被打擊垮,看來還不錯啊。”

  季子強微笑着,說:“總理,謝謝您的關心,我挺好的。”

  總理走過來,在沙發上坐下,點點頭說:“嗯,那就好啊,我知道,你是受了一點委屈的,但你是市委書記,是黨的高級幹部,要能理解一些問題,不過看到你這個精神面貌,我還是很欣慰的,子強同志不簡單啊。”

  季子強平靜的說:“其實我也算不得受了什麼委屈,在上次的事情上,我自己也反省了好久,我還是有錯誤的。請總理放心,我會好好工作,彌補以前的錯誤。”

  “是的,雖然我知道你到災區去的原因,但你要明白,你是一個掌管着一千多萬人口的市委書記啊,你是運氣好,北江市沒有在你離開後出什麼問題,地震也沒有延續到北江市去,但是萬一出現了那種情況,你想一下,那會是什麼後果,你的家人和成千上萬的家庭,孰輕孰重?”

  季子強一下子感到了壓力。

  “所以說,在很多事情上,我們不能單單看結果,還要看這到這中可能的危險,因爲有的後果我們是承受不起的,法不容情,其實也說的這個道理,你要多體會一下。”

  季子強後背上開始流汗了,他如芒在背,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裏,季子強有時候還在沾沾自喜的認爲自己做出了官場中人都不敢做的事情,自己輕權貴,重感情,單刀赴會千里之外,那是一個壯舉,會成爲一段佳話,但現在聽到總理的話,季子強幡然醒悟過來,自己真的錯了。

  假如地震延續到了北江市,自己又不在現場,也許會有更多的江可蕊會遇難,有更多的家庭破碎,真要到了那個地步,自己這一生都會後悔的。

  季子強喃喃的說:“總理,我錯了。”

  總理也從季子強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心態,就爽朗的一笑,說:“好了,好了,我們就不再說整個問題了,總之啊,你還要好好的努力一下,很多人都在關注着你。”

  “我會的,謝謝總理的教誨,”

  總理站了起來,在房間裏活動了一下手腳,一面走,一面說:“這我知道,北江市的工作不錯,上升的勢頭很好,沒有想到啊,一兩年的時間,北江市發生了這麼大的改變,上次我去看的時候,都有些不敢相信了,特別是城市建設,我想你說的話是有道理的,到今年年底,一個嶄新的北江市應該就要出現在我們面前吧。”

  “總理,我們的工作還是有不足的,北江市的幹部理念和工作作風還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下一步,我們的重點將轉向這些方面,讓北江市成爲一個跟得上時代進展的城市。”

  “好好,這就好,一個城市的發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你很謙虛,這是優秀的品質,這些年你的工作成績,大家都是看見的,希望你以後能夠發揚自身的優勢,更好開展工作。”

  季子強點頭答應着。

  總理突然問:“子強同志,看過《明史》嗎?”

  季子強說:“總理,我看過,是很久以前看過的。”

  “哦,說說你對這本書的看法,或者是對明朝的看法。”也許,總理就要借這個問題,考證一下季子強真正的理論水平了。

  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季子強還是要慎重的回答纔行,畢竟他所面對的是共和國唯一的總理,自己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爲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季子強先是想了想,才緩緩的說:“總理,我也談不上什麼看法,只是有些體會,明史就是記載明朝歷史的記事本末,我對其中最爲感興趣的就是明朝遷都北京,而最爲惋惜的是明朝末年,體制形成的弊端,君王的昏庸,還有天災,致使明朝滅亡,明朝在世界上還是很強盛的,如果能夠有一些清明的皇帝,阻止清朝的建立,也許以後中國的歷史會改寫的。”

  總理很感興趣的說:“哦,你詳細說說,就說兩個方面,一是遷都北京,二是明朝滅亡。”

  “總理,這些問題,有專門的歷史學家研究,我不過是班門弄斧,關於遷都北京,我最爲認可的三個作用,一是帶動了中國北方的經濟,當時的南方是魚米之鄉,而北方是有些落後的,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耗資巨大,產生的影響卻是空前絕後的,以北京爲中心,附近的經濟迅速發展,二是帶動了文化的發展,北方和南方因爲經濟發展的限制,在學識和文化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而遷都北京,迅速縮小了這種差距,大量的精英人才流向北方,帶動了北方文化的繁榮,三是促進了南北交流,令整個中國發展的步伐加快,這是我最爲欣賞的作用,南北交流、融合,漸漸形成了南方爲經濟中心,北方爲政治中心的格局,相互交融,相互容納,直到現在,這種作用仍然在延續着。”

  總理似乎也是很驚詫的,沒想到季子強的看法還這樣深刻,這倒少有:“呵呵,看來你還是認真看了這本書的。”

  “過去看過,但現在工作忙,已經看書很少了,關於明朝的滅亡,我其實是很惋惜的,本來,一個王朝沒落,必然顯示另一股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力量的興起,可是,清朝對人性的壓制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且固步自封,使中國漸漸落後世界的步伐,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明朝的滅亡很是惋惜,明朝比清朝要開明很多,不過,到了明朝末年,各種弊端結合,不滅亡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說,看了歷史,對現實生活會有一些認識的。”

  總理連連的點頭,說:“子強同志,我們的認識有一些相同之處,對於歷史,如今的專家各有各的看法,但我認爲,閱讀歷史書籍,熟悉歷史事件,最爲主要的作用,還是熟悉和知道祖宗,從歷史事件中間吸取有用的東西,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離開了這兩個方面,爲研究而研究,就不能體現出歷史的真正作用了。”

  “總理,我同意您的觀點。”

  “呵呵,我還沒有說完,我爲什麼要問你明史,因爲明朝是一個複雜的朝代,既有萬國來朝的輝煌,也有異族入侵的恥辱,明朝之後的清朝,盲目自大,閉關鎖國,喪權辱國,將中華民族帶入了深淵,所以說,只要是認真閱讀了明史書籍的,都會產生很大的遺憾,認爲其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如果我們能夠從中間感受到這些遺憾,對工作還是有所幫助的,這樣纔會有真正的作用啊。”

  季子強由衷的讚歎道:“總理,我真是佩服您,工作這麼繁忙,還抽時間,而且有這樣深刻的見識,今後,我一定向您學習。”

  “子強同志啊,你也不簡單啊,讀《明史》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人民在那個時候是什麼地位,明朝的體制究竟有什麼不妥,聯繫到如今的體制,應該從古代吸取那些經驗和教訓。”

  總理說到這些,季子強不敢開口說話了,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如今,很多人通過對古代體制的分析,找到如今體制中間一些不合適的東西,最明顯的是對貞觀之治的推崇,有一種借古諷今的意思,季子強是對這些見解是不好發表意見的,雖然對有些專家的說法表示贊同,但位置不同,有的話還是要適可而止。

  總理就不同了,上了一定的檔次,是大領導了,可以研究這些說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向中央進言。

  看到了季子強沉默下來,總理笑了笑,說:“呵呵,不說話了,我知道,你是不敢說,今天我是專門和你探討問題的,你有什麼想法和看法,儘管說出來,不要有顧忌。”

  季子強猶豫了一下,才說:“總理,我曾經想到過這些問題,明朝和清朝的統治者,最大的相同之處是八股取士,不允許個人發表什麼見解,一切都以統治階級的立場爲重,放在現在的理解,就是一切爲統治階級服務,不管人民的思想和要求,就是從百姓中間培養出來的官員,也是要求絕對效忠統治階級的,這是一種阻止社會進步的手段,可有一點我是贊同的,那就是統治階級一定是爲自身服務的,是爲了鞏固自身的統治的,權力的鬥爭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沒有哪個統治者會心甘情願交出統治權,其中有的區別是統治階級代表的利益,是代表有錢人的利益,還是代表窮人的利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