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沒得让宣平侯府挑了這個挑那個的理 作者:未知 太医在替王秀英接骨之时,宣平侯府又派了人专门過来询问具体情况。 這次来的人是宣平侯世子夫人身边贴身伺候的老嬷嬷,是世子夫人的奶嬷嬷,很得世子夫人的信任,同样也是個极会說话的老嬷嬷:“……世子夫人本要亲自過来探望,又怕這时候過来扰了太医的治疗,先让老奴過来看看情况,若有用得上宣平侯府的,老姑奶奶尽管吩咐。” 今日之事虽然是王秀婷推人所致,却是陈平轩冒失之举引起的,宣平侯府两次派人来探望也算是摆明了一种态度。 当然今日就算不是陈平轩不当引起,两府是姻亲关系,长宁伯府出了事,宣平侯府使人過来探望也是应当应份。 只不過以王秀英伯府庶子之庶女的身份,若不是陈平轩引起的祸事,想必也不会是侯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和世子夫人身边的老嬷嬷亲自過来探望。 老夫人虽然对陈平轩今日之举多有埋怨,不過也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娘家人摆脸,只淡淡地笑着谢過世子夫人的好意:“不過只是個脱臼罢了,应该并无大碍,你回去告诉大家无需担忧,小孩子家家的,别說只是脱臼就算折了骨好起来也快。” 老嬷嬷岂能看不出来老夫人眼中的恼怒和埋怨,只不過如今长宁伯府上升势头正极旺,在朝中势力已经胜過宣平侯府许多,因此只一味恭敬地笑着說道:“世子夫人让老奴给老姑奶奶道個罪,等回了城,定当带着小少爷去府上给老姑奶奶請罪。” 老夫人似笑非笑地看了眼低头顺目一味伏低做小的老嬷嬷:“說什么請罪不請罪的,轩哥儿也是得了灯提着過来想让姐姐妹妹们长长见识,只是伯府的姐姐妹妹们都是些沒见识的,看個灯也会看出個事儿来,倒是让人见笑了。” 老夫人绝口不提陈平轩早初的意图,依陈平轩今日的举动,老夫人哪裡還看不出来他的意思,只不過就算老夫人出自宣平侯府,就算二房只是伯府的庶出,也沒得让宣平侯府挑了這個挑那個的理。 這两人年龄差距不大,老嬷嬷是宣平侯府世子夫人奶嬷嬷,平日裡已经极少出面理事,只有极重要的事儿世子夫人才会让她亲自出马。 世子夫人自然知道宣平侯府想与长宁伯府结亲的打算的,尽管对陈平轩极尽疼爱,更对王秀婷甚不满意,可是作为宣平侯府的长子长媳,她就算有再多的不满意,对儿子有再多的心疼,也不好坏了宣平侯的打算,最终還得以侯府的长远利益为重。 当然就算沒有再次联姻的因素在,就算伯府老夫人并非出身于宣平侯,仅凭敏太妃和贤王,如今的宣平侯府也得与长宁伯府交好,因此世子夫人才会派了這老于世故的老嬷嬷亲自来這边探望以表对长宁伯府的重视,也表达对长宁伯府的歉意。 老夫人自端身份自然不好一而再再而三地难为一個老仆,等到太医将王秀英的胳臂接好吊上三角巾,就让许嬷嬷送了老嬷嬷出院子,让她自行回去禀报不提。 再說宣平侯府那边,陈平轩提着灯极为沮丧回去以后,便得了世子夫人好一番责备。 等到得知王秀英伤了胳臂,虽然心急如焚,却不好再开口求着世子夫人让他亲自過去探望,又担心王秀英的伤势,连家裡的姐姐妹妹们拉他去河边放灯也沒肯去,只一味赖在世子夫人的房裡等候老嬷嬷带回王秀英的伤势情况。 及至等到老嬷嬷回来禀過王秀英的情况,得知王秀英只是右手胳臂肘关节脱臼,总算是长长地吁了口气,心中的担忧放下许多,只是依旧闷闷不乐,暗自气恼王秀婷的霸道,同时也自责不已。 今日之事若能想得妥当些,王秀英又何至于遭受如此大的痛苦。 這事原本完全可以免,却偏偏因为自己兴奋過度冒失冲动,害得她要吊着胳臂過大半個月,只盼望不会给她带去后遗症,否则他真的难辞其咎。 端坐在一旁听母亲与嬷嬷轻声商量着回府以后,该找什么得用的滋补药材送去长宁伯府,陈平轩就动起了脑子,想着如何才能說服母亲一起去长宁伯府亲自探望并告罪。 還沒等陈平轩想出合适的理由,世子夫人点着他的脑袋气咻咻地說道:“今日且先饶過你,待明日给你姑祖母請罪再罚你,還不去休息?” 陈平轩不由眼睛一亮,如此說来,明日是要他亲自過府去請罪了? 哈哈,原来得来全不费功夫! 见陈平轩喜滋滋地离开,世子夫人长长地叹了口气,又与老嬷嬷商量了许久,這才亲自去了宣平侯夫人的屋子,婆媳俩关起门来商量了小半個时辰,最后一脸疲惫地回到屋裡歇下。 第二天,长宁伯府以王秀英伤了胳臂需要休养为由,提前向皇后娘娘提出請辞,皇后娘娘自不便再留,所幸今日也沒有什么大的活动,来請辞的也不仅仅长宁伯府,因此长宁伯府一早启程回京倒也并不显得突兀。 王秀英好好地离开伯府,最后却吊着胳臂回到长宁伯府,沈姨娘就算对王秀英沒什么感情,到底是自己個怀胎十個月辛辛苦苦生下的女儿,在见到王秀英的那瞬间眼泪就不由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拉着王秀英嘘寒问暖追问情由。 早在回府之前,王秀英就盯着随行伺候的杨妈妈和秋儿,不得将真相告诉沈姨娘。 虽然真相迟早会落入沈姨娘的耳边,可是真相牵扯到嫡姐王秀婷,這真相就不能从王秀英這边落入沈姨娘的耳裡。 至于沈姨娘从别的途径知道真相,又会起什么样的风波,可就不是王秀英能够阻止的。 王秀英觉得這次的事件指不定能够从坏事变成好事,只不知這好事能有多大,如今她不敢轻言,只希望沈姨娘不要犯蠢毁了机缘才好。 事实的真相,很快就传到了沈姨娘面前。 告诉沈姨娘真相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王义宗,這倒令王秀英大出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