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临终(三) 作者:雪舞冰凝 sodu,,返回首頁 sodu 父子二人相对无言。百裡肇素来不惯如此,默默了片刻后,终于开口道:“這几日,父皇的身子可曾好些?”說着這话的时候,他看向延德帝的眸子终不免露出几分关切。 觉察出他眸中的关心,延德帝心下也不由一暖。许是刚服了药的缘故,這阵子,他却觉气息顺畅了许多。点一点头后,他慢慢的道:“今儿唤你来,是为一件事!”口中說着,他便吃力的挪动了一下身体,且抬手指了一指床头枕边搁着的一只长條形的檀香木匣子。 一边侍立的小太监会意,忙自上前,从他枕边将那匣子捧了,转身递与百裡肇。 默不作声的接過那匣子,因延德帝并未令他开匣启看,他自也不会迫不及待的将之打开,只捧了那匣子抬眼去看延德帝,眸中颇有征询之意。 低喘了几声,延德帝這才徐徐开口道:“這阵子……你做的很好……”因已打定了主意,故而自打重病不能理事之后,他便索性将朝中诸事尽委百裡肇,且加永郡王百裡律为亲王,与宁亲王百裡肃等人从旁辅助,共理朝政,至此,皇位之争几乎已无悬念。 百裡肇闻声,也只微微欠身:“儿臣惶恐,谢父皇嘉许!”神色不骄不躁,更无自矜之意。 见他如此,延德帝本已准备好要說的话,反再說不出口。无力的朝百裡肇挥一挥手,他道:“你自己开了匣子看一看吧!” 不必去看那匣子,百裡肇其实也知這匣内装着的是什么。事实上,如今這宫中,還能瞒得過他双眼的事情,实在已是寥寥。說到底,這世上。大多数人都還是识进退、知局势的。 只是他虽明知匣内是什么,延德帝当面,他却仍然依言打开。匣内,摆放着的,果真是一卷明黄的圣旨。慢慢展开手中卷轴,百裡肇看到,這是一份传位于自己的诏书。 這個位置,对早年的他而言,是一种必须为之努力的目标;对当年志得意满的他而言,又成了唾手可得之物;然而老天偏就不肯让他如此顺顺当当的走下去。时至今日。回思往事,唯一令他觉得庆幸的就是,因着這事。才让他得以有幸遇上了远黛。然而此时,默视手中的這份诏书,他忽然发现,自己心中竟无一丝喜悦之意,有的。只是淡淡的怅然与无趣。 呆立片刻后,他终究翻身跪倒,依例叩头谢恩。 他的表情落在延德帝的眼中,倒让延德帝心下不觉诧异。但他也未深想,略一沉吟之后,却向百裡肇道:“肇儿。你七弟钟情南越明瑜公主一事,你该是知道的吧?”闻的百裡肇应是,他便吩咐道:“你七弟与你素来亲近。這桩婚事,朕便交予你,你可速与南越使团人等磋商此事。朕希望,只在這一二日,便能听到好消息!” 百裡肇闻声。少不得行礼应道:“父皇只管放心,此事一俟儿臣出宫。便即刻去办!” 延德帝对他,虽多有猜忌之心,但却并不认为他会在此事上作难,当下点了头,毕竟又沉默了一会,這才摆手,打发了身边伏侍的那名太监出去。嘴唇翕动数次后,才终于开口道:“肇儿……你……你与你七弟素日亲近……咳……你母后……” 他心中对萧后及百裡聿关怀太甚,有心想嘱咐百裡肇几句,然又因這些年父子关系太過生疏,嫌隙太重,下面的话,却怎么也說不出口。 不必他說,百裡肇也知他的意思:“父皇的意思,儿臣都明白!七弟,是儿臣的亲兄弟,皇后,也曾抚育儿臣多年,父皇只管放心便是了!”說着這话的时候,他忽然便有些想笑,原来到了這個时候,自己的父皇依然放心不下自己,原来鸿沟一旦产生,想要弥合竟這么难。 延德帝闻声,先自松了口气,然见百裡肇语声冰冷,神色漠然,心中沒来由的却又觉有些窘迫,慢慢叹了口气,他似解释,又似为自己找台阶一般的道:“父皇如今,能为他们做的,也只有這些了!若是……”他想說,若是你如今伤势未愈,继位之人是你七弟的话,這些话,父皇也会嘱咐于他,只是话未出口,已觉不妥,终究断在了這裡。 他心中很清楚,以百裡肇如今掌握着的明裡暗裡的势力,即便是百裡聿继位,也只能徐徐图之,两下裡若当真冲突起来,吃亏的必是百裡聿,弄一個不好,改朝换代亦非不能。而他之所在思考再三之后,决定将皇位传于百裡肇,岂非也正考虑到了這一点。 微闭一下双眸,百裡肇忽然笑了笑,道:“不管父皇信是不信,儿臣有一句话,都是要对父皇說的!”目注延德帝,他正色敛容,一字一字的道:“若是今日父皇這道旨意,是将皇位传于七弟,儿臣必不相争!”言毕更不多言,低头重又将圣旨卷好,放入匣内,迈步上前,仍将那匣子放在了延德帝的枕边:“請皇上容儿臣告退!” 话到最后,他才刚改口唤了不多日的“父皇”二字,却又换成了皇上,神色却更显生疏。 延德帝为他那一番话所惊,只能怔怔然的看着他,半晌,只能胡乱的挥了挥手。及至百裡肇的身影消失在寝殿之内,他才垂眸看向枕边的那只檀木匣,却是良久沒有开言。 良久,延德帝方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他知道,不论百裡肇方才之言,是否出于真心,他都是不会更改這道旨意的。只因他若是真心,那自己长久以来疑他忌他,委实是愧对了他;而他所言若是包藏祸心,自己改了旨意,岂非是害了幼子。 目注那只檀木匣,延德帝满是疲惫的摇了摇头,笑容苦涩而带自嘲之意:自己這又是何苦呢,明知次子无论能力抑或心术,都最宜为帝,却還诸多猜忌,弄到今日這等地步。 悔恨之情。陡然自心底冲上头脑,逆气上袭之下,血气也自跟着狂涌而上,一时只觉喉间又腥又甜,竟自压制不住,张口处,生生喷出一口血来,這一口血喷出,脑子也自一阵迷糊,身子随往后一仰。直撅撅的倒在了床上,不省人事。 百裡肇一路出了寝殿,径往宫外行去。延德帝之心。他不想问,也无力管。這個时候,在他心中,只有一個莫名的冲动,很想见远黛。想看她淡淡而笑,想看她安然的神情。也许远黛自己也并不知道,在她的身上,有一份出奇的沉静宁雅,能让人心思澄明平和。 一念及此,百裡肇的脚步不觉稍稍一缓。抬眼朝向郢都所在的方向看去,心中无由的便又一股急迫感。她在郢都,一切。应该都還好吧!他暗暗想着,忽然便有一种冲动,想要丢下眼下的這一切,不管不顾的赶往郢都。但很快的,他便又自嘲一笑。 她的事。還是由她自己去解决吧。這是她的意思,他所能做的。只是成全于她。不過若昭平帝石传钰误以为他是可欺之辈,而妄图留下她的话,他定会让他因此追悔莫及。 如此想着,百裡肇的眸中已不由的闪现出冷而锐利的寒光,那冰寒,更胜三九之风。 不再稍加停留,百裡肇大步向前,不多片刻,已自穿出了宫门。宫门外头,徐青正驾着马车候着他,见他出来,忙自跳下车辕,迎了上来。欠身上了马车,百裡肇淡淡吩咐道:“去驿馆!”南越使团一行人等,如今正住在平京的外事驿馆内。 徐青也不多问,答应一声后,便自抬手扬鞭,驾着马车直奔驿馆而去。 大周平京的這座外事驿馆,位于北定门左近,占地颇广,几乎便可称得上是一座小型行宫。为表现国力计,驿馆之内,无论是亭台楼阁,還是花木假山均是极尽精巧之能事。 马车在驿馆门口停下,百裡肇才一下车,早有驿馆的管事迎了上前。徐青见状,忙上前拦了,而后吩咐道:“睿亲王奉皇上之命前来于南越使臣磋商要事!速速禀告!” 原来才刚在车上时,百裡肇已约略的将此行所为何事同他說了。 那管事听得是百裡肇前来,哪敢怠慢,行過礼后,便忙回头,呼喝着驿馆吏员,命入内传话。自己却忙忙上前,亲自引着百裡肇步入驿馆,便在前厅坐下,等着石传珏等人。 百裡肇才在前厅坐下不多一刻,那边石传珏与邱恒已得了消息匆匆赶来。两下裡各自见了礼,又略略寒暄几句,待到坐得定了,石传珏方始笑道:“睿亲王今儿怎么得空来了?”虽是言笑晏晏,语气之中,却仍不免带了几分嘲讽之意。 事实上,自打远黛离开平京去往郢都之后,他曾数度登门求见百裡肇,却都被告以百裡肇不在府中,如此数次,石传珏便也知道,百裡肇這是根本不想见自己。 稍稍一扬唇角,算是笑了笑,百裡肇平淡道:“好教定亲王知晓,本王今次前来,乃是奉了上谕,前来商定明瑜公主与舍弟安亲王百裡肇的婚事!” 听得這话,却由不得石传珏不剑眉微拧。他在平京已淹留了数月之久,有关他的婚事一事,也早商议停当,便是大周的景元公主,他也颇见了几面,虽說不到倾心,却也并无恶感。至于石青妍之事,他虽约略知道石青妍因着远黛的缘故与安亲王百裡聿相识,更在安亲王府颇待了些时日。然而如今石青妍已然回返郢都,這桩婚事自然也就应该无疾而终。即便百裡聿追去郢都,他也并不以为会有什么改变,却不料今日百裡肇竟会登门重提此事。 与邱恒对视一眼后,石传珏方始小心措辞道:“睿亲王有所不知……” 他正要编造出一番江太后不舍亲女,以致病势沉疴,其父难定的言辞来时,却听对面百裡肇微微的笑了一笑:“若果真說起此事,只怕有所不知之人,该是定亲王才是!”沉凝的扫了一眼对面的石传珏与邱恒二人,他的语调是一径的稳当:“舍弟已然返回平京,二位若有疑义,不妨亲自前去相询,本王想。舍弟必会给二位一個满意的回答!” 他与百裡聿虽還不曾详谈過有关郢都之事,然才在宫中,见百裡聿神态悲戚中又隐藏歉疚,在与自己說到郢都之事时,眼角眉梢,亦无多少惆怅,便知這一趟郢都,他并未白去。其后延德帝命他速速将這事办完,更让他心中清楚明白。 延德帝所以如此着急,想来是因他病势太重。而他一旦過世,百裡聿照例需要守孝三年,若不早些将這事定下。三年之后,情势如何只怕還在两說。正如他才刚对自己所言的那样,這桩婚事,与那几句托付之辞,已是他最后能为萧后与百裡聿做的事了。 石传珏听得眉目稍动。少不得抬眼去看了一看邱恒。邱恒会意,当下笑道:“北周陛下之意,我等已然明白。只是如今公主身在郢都,我朝陛下又无旨意传来,我等怕是做不了主,少不得只有請睿亲王再略等几日。我等這就飞鸽传书回去,想来日内便有回复!” 百裡肇也知邱恒這话,几乎已說到了尽处。倒也不好再强逼什么,只得微微颔首,方要再說什么之时,外头却已有人匆匆的走了进来,禀道:“王爷。邱大人,郢都有信来!” 三人都不曾料到竟這么巧。一愣之下,不免对视了一眼。石传珏却也爽快,当即吩咐道:“呈上来吧!”他知這封信函若不要紧,這名从人必不会在這当儿进来禀告。由此联想到百裡肇才刚的言辞,心中便也明白了几分,当下也不避着百裡肇,便当场拆了信函扫了一眼。 心中有数之后,他倒也并不多說什么,只回手将那信函递了给邱恒。他虽是南越亲王,身份远比邱恒为高,但此来大周,是为两国互结秦晋之好,正使又是邱恒,有关婚事的一应事宜,自该由邱恒来与大周磋商。邱恒见状,忙站起身来,伸双手接過信函,又朝百裡肇道了一句“有僭”這才启开信函仔细的看了一回。信函中的內容,也果然不出他的意料。 看過信函后,邱恒先自召過送信過来的那名从人,命他将信函仔细收着,而后才朝百裡肇一礼:“适才之信,乃我朝陛下手书,有关贵国安亲王与我朝明瑜公主的婚事,我朝陛下已允了!一应礼仪事宜,下官会尽快与贵国礼部磋商停当!” 百裡肇此来驿馆,为的便是此事,眼见得事已抵定,便自站起身来,颔首道:“那就劳烦邱大人了!”言毕也并不說什么客套话,便拱手作别。 两下裡作别之后,石传珏也并不相送,反倒是邱恒,殷殷勤勤的一路送了百裡肇出来。及至离了厅堂所在,邱恒却忽然停住了脚步,开口道了一句:“睿亲王請留步!” 墨眉不期然的一挑,百裡肇便自停下了脚步,转头朝他看了過去。 面色数度变化之后,邱恒终于开口道:“下官有句不知轻重的言辞,想要问一问睿亲王,只是不知睿亲王可愿一解下官疑窦?” 对远黛与邱恒之间的关系,百裡肇也略有所知,一听這话,便知邱恒所言,必与远黛有关,当下也不作难,只点头道:“邱大人有话,只管說来便是了!” 邱恒闻声,更不犹豫,陡然抬眼,眸光定定的看向百裡肇:“下官敢问王爷,王爷对郡主可是真心嗎?”這话从他口中說出,其实诸多不宜,毕竟他非但不是远黛长辈,更与远黛几乎扯不上任何的关系,然而這一刻,邱恒问出這话之时,神色却自肃然认真。 乍听此语,百裡肇的眉心不觉拧得更紧,眸光漠然的一扫邱恒,他沉声道:“本王敢问邱大人一句,邱大人這话,却是以何等身份来问的?” 邱恒顿然一梗,一时竟不知该說些什么好。他不是不知自己不该问起這些,但他就是忍不住。在他想来,远黛远去郢都,百裡肇非但不闻不问,更忙于朝政,俨然已有皇位继承非他莫属之意,這种举动,他虽不是不能理解,但从深心裡,却仍为远黛而深感不值。 “若无郡主,岂有下官今日!”默然片刻,邱恒才终于开了口:“郡主于下官,无异再生父母!下官也知,下官并无任何权利可问及這些,但下官仍然希望,王爷可以据实以告!” 冷冷扫他一眼,百裡肇平淡道:“总算你還有几分自知之明!也罢,本王今日便给你一句准信,倘或她有個三长两短,日后本王必当挥师南下,扫平南越!” 說過了這么一句后,他更不停留,亦不道别,便自大踏步的径出大门。 so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