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冯氏 作者:流晶瞳 »»»正文 男孩子中林若谨只比林若正大一岁,两人還算有话题。阿甘三房的林若诚只四岁,黄氏的两個儿子更是萝卜豆,见面行個礼,送上礼物也就完了。 女孩子们自也有给林若正的礼物,還是一水儿的针线活。有了前番之事,這回,众人不约而同的将眼睛盯上了林若拙。 林若拙不负重望,拿出一把弹弓,认真的塞到林若正手上:“三哥,這個给你打雀儿玩。” “噗――”却是冯氏见他们這边热闹,正眼瞧過来,刚好听见林若拙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六丫头,你三哥已经进学了,可不是那莽撞顽童,早不玩這些了。” 林若拙在心底翻了個白眼,岁的小孩不招猫逗狗,长大了很容易心理变态的。你们不给小孩子童年,等這群沒有童年的孩子长大了,迟早会报复社会!到时有你们哭的。当然,表面上她還是天真的道:“放学后也可以打雀儿的呀,打雀儿可好玩了。” 冯氏看看女儿手中的毽子,又看看庶子手裡的弹弓,对着黄氏直笑:“六丫头倒是個活泼的,這么大了還和小孩子一样贪玩。” “可不是。”黄氏淡淡道,“這么大的人了,天天儿都要在院裡疯跑,天气再凉都能出一身大汗,衣衫天天换,澡天天洗。我常說呢,這丫头是命好,生在咱们這样的人家。换了那眉眼窄促的小户,哪能任她這么放肆。” 冯氏一顿,片刻又笑道:“虽是你娇惯孩子,可该教的還是得教。她也六岁了,女红礼仪都得学起来。” 黄氏道:“女红礼仪家裡都是一块儿教的。孩子们每日去芭蕉堂上学。今儿是有事才休息一天。六丫头人虽贪玩,学业上却半点沒懈怠。别的不說,小小年纪学了家裡男儿一般,缀了小石头在手腕上练字,那一笔字,江夫子见了也赞不绝口。這世上十项全才的人不過少数,百年還不知出不出得一個呢。专一方能精练,她于学业上用功,知礼守仪,便是其它普通些也沒什么。好动是小孩子心性,這点儿任性,我林家還是养的起的。” 两人你来我往說了一大车话,林老太太半眯着眼睛老神在在,仿佛很满意于两個儿媳之间的交流。 初战受挫,冯氏并不在意,今日只是试探而已,拉過林若拙的手,细细打量一番,笑道:“你母亲疼你,怪不能养的這么惹人怜爱。若是先头弟妹在,见了你過的這么好,也是极欢喜的。” 這话一說,林老太太目光一凝,笑容微顿。林若敏脸色大变,焦急的看着母亲。童氏浑身是劲,高高竖起耳朵。三房姐妹齐齐瞪大了眼,林若菡和林若芜不由自主的互握住手。林若谨双手缩进袖中,紧紧握拳。 林若拙眨巴眼睛,看着黄氏,嘴一弯,嘿嘿笑。那样子要多傻憨有多傻憨。 冯氏用鼓励的眼光看她。 林若拙继续回以傻笑。笑了一会儿,伸出手,在她绣了缠枝花的枣红褙子下摆上摸了摸,又摸了摸。 林若贞忍不住了,扭過头偷笑。林若菡和林若芜恨不能闭上眼睛。黄氏不动声色,走上前握住林若拙的手:“好孩子,你喜歡這花色,明儿也给你新衣绣上一幅就是了。你大伯母一路劳累,别总缠着她。以后日子长着呢,有的是亲近的时候。” 总算有人救场了。林若拙心底松了口气,呐呐站到黄氏身边。 林老太太這时开口:“六丫头最是老实,你们也别逗她了。” 黄氏跟着道:“我們家六娘心眼实,日后還得大嫂多担待。” 林若敏笑吟吟的走過来:“瞧二婶娘担心的,好似我們专会欺负妹妹一样。六妹妹,你可听好了,姐姐我是坏人,赶明儿天天去你屋‘欺负’你。”說着,伸出手轻怕林若拙嫩嫩的小脸:“你怕不怕?” “不怕。”林若拙嘿嘿傻笑,“三姐姐是好人。” 众人齐声笑,室内欢声一片。 林老太太又道:“老二家的,家裡住处怎么安排的?” 住处当然该是早安排好的,老太太特意挑了這话当场问自有原因。 林老太爷是三品文官,然林家在京城并无祖业,今日家业皆是老太爷一人多年置办。金银财物、古玩器皿還好,唯独房产一项,因不是累世积攒,林家的住宅虽不算拥挤,却也沒宽敞到每個姑娘小子都能分一個院落的地步。 林府中轴正院是老太太的容瑞堂,次一等的院落就是长房的观霞院,二房和三房的住处,皆是后来买了邻家住宅扩建而成,隔了一個花园。另在花园西边辟开一处融雪院,专给未嫁姑娘们住。 二房正屋是黄氏的住所,左右两個不大的小跨院数间房,分别住着林若信林若慎兄弟俩。另有一個扩建的院子在花园后角落,住着二房的三個姨娘。林若菡和林若芜目前皆跟着生母住一块儿。 三房的房屋数量和二房差不多,在這一点上林老太爷還是很公平的,扩建时就考虑到,给两個儿子足够的家眷容纳空间。但不同的是,三房姨娘少。只一個董氏,通房丫鬟沒有。住房就大大的节省了下来。 童氏将董姨娘安排在小跨院,另一边小跨院是林若诚,中间隔了她的正屋,如隔天涯海角。融雪院在西边,离二房的距离比去三房近的多。童氏舍不得女儿住的远,刚好還多出来個大院子,便安排了三姐妹住进去,离她近,方便照看。 如此一来,說是给未嫁姑娘居住的融雪院,目前只住了林若拙一個人。 观霞院是個很大的院落。确切的說来,二分之一的外院、荣瑞堂、观霞院和一部分花园才是林府最初的住宅面积。可想而知观霞院的面积有多大,大到塞进大房一家绰绰有余。林大老爷的妾室数量也只有一個,便是林若萱和林若正的生母柳姨娘。另外据說還有两個通房丫头,冯氏全都给丈夫留在了任上,只带三個儿女回京。這样一来,大房的住处就很富裕。 黄氏准备了两套方案,沉吟片刻,她先道:“观霞院的屋子都整理了出来。只是正哥儿八岁了,這年纪住内外院都使得,大嫂你看……” 冯氏沒有将庶子关照在眼前呵护备至的想法,立刻道:“弟妹說的很是,他這個年纪,合该去外院的。沒得让哥儿长于我們深宅妇人之手。” 黄氏笑道:“谨哥儿院裡的东厢還空着,我理了出来,不若他俩一块儿做個伴?” 外院的居住面积经扩建后也不小,林家小辈男丁住外院的不多,目前只林若谨一個。然而黄氏考虑到大房长子林若愚秋天考完院试就要回京。林若愚今年已经十六,又是得了功名的嫡长孙,待遇优越于众兄弟才好激励后面的弟弟用功进学。一個完整单独的院落是必须的。這样一来,林若正就只能和林若谨挤挤了。 冯氏显然理解了她的用意,笑的眉眼舒展:“這样很好。” 黄氏又道:“萱儿和敏儿……” 冯氏爽快的接過话:“统共就带了三個孩子回来,這也分出去那也分出去,我一個住那么大的院子岂不冷情死?萱儿和敏儿自是和我住。”亲女儿和她一块儿作伴,多個林若萱也不碍事。 黄氏微微一笑:“那就让下人们将行李都搬去观霞院了。母亲看這样可好?” “好,很好。”林老太太很满意。挥手让大房一家去忙活:“你们刚到,要整理的东西一大堆,赶紧去吧,晚上摆宴咱们再好好說话。” 冯氏也不客气,告了罪退下,回到观霞院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送给各房各人的礼物分派出去。 林若萱和林若敏分派了各自的住处,房间和院落都很干净,该有的家什物件也一样不少。所谓的整理不過是将各自常用的摆设拿出来放好。见大致整齐了,林若敏便去正房帮忙。 冯氏正忙着,忽见她過来,笑道:“我儿,哪裡用你忙這個,坐了好些天的马车累不累?快歇着去吧。” 林若敏道:“我不累。现在歇着,晚上走了困到不好。母亲,我有些担心。”她忧愁的蹙起眉,“老太太是不是還在为姐姐的婚事生您的气?” 說到這個,冯氏停下手中的活,拉着她到窗边坐下叹气:“這也是沒办法的事,大丫头的婚事我是小心了又小心,一挑再挑。就怕她這個头儿开的不好,带累了你的运气。我何曾想害她来着。闻国公家从太祖起事,历经三代,宫中又有贵妃。显赫之极的勋贵人家。虽說你祖父是读书人看不上,可那张家也是正经科考出来的官宦,谁料就這走了闻国公的门路也遭你祖父厌呢?官场上谁人不走门路,偏到了咱们這儿就犯忌讳,這是什么理?” 林若敏沉默不语。自己母亲自己知道,对大姐虽不是很亲,但在這婚配一事上确实是尽心打点。這关系到林家的脸面,大姐嫁得好,日后对大哥也是助力。谁知這门当户对的人家竟也不妥了,可见世事难料。大姐和张家都已换了庚帖,到底找了‘八字不合’的理由给退了。日后說亲怕是更为艰难。 “這就是命。”冯氏安慰她,“你大姐姐合该在姻缘上受些挫折,我儿别多想了。既回了家,姐妹们一块何不开开心心過日子。這些烦心事自有大人操心。”說到這裡,她话锋一转:“按說你和六丫头都是嫡子嫡出,该多亲近才是。可我瞧那丫头是個傻的,人又贪玩,你注意着些,少和她来往。” 林若敏笑道:“母亲多虑了,我瞧着六妹妹就挺好,心眼实。心眼实才可人疼呢。” 冯氏道:“心眼实的孩子固然好,可六丫头不同。二太太可不是個省油的灯。你想想,你二叔和先头二婶都是灵巧人,怎么就生出個傻女儿来了?谨哥儿怎么一点不傻,七丫头和八丫头也好好的。偏她這個原配嫡女是傻的,這裡面能沒有缘故?” “不会吧。”林若敏大吃一惊。 “傻丫头。”冯氏教导她,“你哪裡知道,這继室和原配儿女裡面的关系蹊跷着呢。俗话說有后娘就有后爹。总归沒娘的孩子任人欺。你少和她走近,他日有事也少几分担待。” (寻找失落的爱情)(蓝莲君子)(希行)(流晶瞳)(蜀椒)(鬼鬼梦游)(包包紫)(桂月迭香)(海星99)(孤灯人)(寒武记)(林家成)(天下大同)(将军威武)(欢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