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四十三章 权威

作者:流晶瞳
世界华人齐聚聚轩阁,与您共享读书的乐趣!流晶瞳 林若谨坚决不为所动。林若拙急死了:“不信,你去问韩伯母,料子放久了会不会坏?就是不坏颜色也不如之前鲜亮了。骗你我是小狗!” 林若谨叹气:“若拙,這十年裡,你也要穿戴的。” 林若拙嚎叫一声:“一年四季四时八节,公中何时缺我們的新衣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咱们现在吃穿都是公中的,不缺。缺的是流动的真金白银!” 林若谨沉默良久,复开口:“若拙,是你不明白。现在的母亲不会补贴你。你是嫡女,不能落得和庶女一样只指望公!” 两個人谁也說服不了谁。 林若谨更狠的扔下一句:“母亲的嫁妆衣料裡有很多都是贵重毛皮。等你出嫁时绝对不会有损伤。” 林若拙只能偃旗息鼓。她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古代不是现代商品社会,有钱什么奢侈品买不到?這裡,恰恰有一大堆奢侈品還真不是有钱就能买的。最典型的,商人有钱,但他家的台阶只能砌一级!哪怕用金子铺满了,那也只能是一级。 此路不通。只好另辟蹊径。于是在一次聚会中,她不经意的将自己的烦恼讲给韩雁听:“....…你說說,我哥怎么就那么死脑筋。這明明是为他好的事!他要是有個进项,我也不操那么多的心了。” 韩雁道:“既然你生母是江南大族,当年嫁過来,应是有陪嫁田庄和铺子的。何不将這些收益每年提出来些用?” 林若拙道:“别提了,這事我早就想過。当年母亲和父亲成婚祖父還在江南做官,陪的铺子和田庄都是南边的。后来搬迁到京裡,就交给了舅舅代管。母亲在世时有沒有出息送来我不知道。总之我們兄妹是半個子儿都沒见過。” 這就是各家的了。韩雁想了想,又道:“就算這样,总還有压箱底的银子吧。可以拿了银子出来入股的,不一定要动用料子。” 林若拙苦着脸道:“可母亲现在缺料子,又不是缺银子。” “傻子!”韩雁笑她“做生意谁還嫌本金少的。你且等着,我让我娘帮你问问。” 晚上家庭聚会的时候她便将這事說了。韩太太叹气道:“沒想到大户人家也有大户人家的艰难,看着锦衣玉食的姑娘公子,竟手裡也沒钱花销。” 韩雁道:“若拙和我說,正是大户人家裡头各项开销才多呢。处处要打赏,又有一应交际不能落了脸面,单指着月钱也能過,就是脸上不好看。她倒是无所谓,只不愿林兄弟在外头手紧、露了怯。” 韩太太对此赞同:“女孩子不光要会打理家务,知道经济营生也很要紧。那丫头人虽小,却很精明是個会過日子的。” 韩澈淡淡一笑:“一叶落以知秋,一篇论卫鞅,她能想到从先秦开创之际找源头,可见不短视。和阿雁說這些也不是白讲的。你抽個空给林二太太提一提,看她怎么說。” 韩太太便抽空,将這事像讲笑话一般给黄氏讲了:“......你說說好笑不,丁点儿大個人,倒琢磨起生母嫁妆来了。可见将来是個会過日子的。” 黄氏闻弦知雅意,笑道:“這孩子也是瞎操心,回头我教她去。” 晚间便将林若拙叫到房裡,直言以对:“你母亲的嫁妆,别說是银子便是一针一线都不能动。我动了,是觊觎原配嫁妆。你动了,是我挑唆继女乱使钱,刻意带坏。可明白?” 林若拙這才醒悟,原来有這么一层厉害关系在裡面。 黄氏的解决之道也很干净利落:“過完年谨哥儿就十岁了,按照林家惯例,十岁之后若是进学用功,月钱可以涨一些。這個我会和你大伯母提。還有你不是喜歡画画么?想些新鲜衣裙样式出来比如你改的那條裙子就不错。若是铺子裡收用了你的图样。我也不亏待,按市价给。你存着也好买脂粉也好,随意。” 古时女子的裙子是一块长布條在身上裹出来的。料子再好式样再变,也不過一块布变两块,素布变绣花,沒有封闭式裙子的概念。林若拙嫌弃裹着不保险,有個万一时会走光。便将自己的裙子改进了一下,改成封闭式。拉链用布扣代替。這样一来裁剪不同,虽做工复杂了些,布料却省下了。而且還有喇叭、大摆种种式样变化。 黄氏很大方的取出十两银子给她:“這是改裙子的钱。关照你的丫头别走了风声。年前,绣坊会推出一批新式裙子。” 林若拙瞬间两眼一亮,原来還可以這样。再一想,這样反而合情合理。兴匆匆道:“母亲放心,我回去就想。” 黄氏提醒她:“你想做营生挣点脂粉钱沒错。但女子做事,起步不可太過。比如我开绣坊,占了妇工一项。旁人說不出什么。你画衣衫图样,占了妇容、女红、书画,就是說出去,也是闺中女儿闲暇玩乐,不沾铜臭。可明白?” 林若拙沉思片刻,重重点头。這個世界不比现代,女人想要做一番事业,苛求格外的多。 回去后,她认真的回想了上辈子曾经见過的一些古装式样,将不适合时代的元素去掉,画了几张图样。又提点了一些腰部打杆、胸部立体裁剪的概念,由着黄氏的绣娘去琢磨改进。顺便,她对于汉服传统的手工裁剪提出意见。建议用厚纸板做出各式服装版型,這样,便是一般绣娘,也能照版型裁剪出最精确的尺寸。黄氏的绣坊只要掌握了版型,便是握住了流行的命脉。 然后,她又得了十两银子的收入。总共二十两,暂且存了起来。 转眼进入腊月過年的气氛越来越重。绣坊开业。新颖的样式和配色惊艳了很多人。出乎意外的是,黄氏并沒有朝高档路线发展,而是做的中低档生意。衣料不算很好,然样式新颖别致。林若拙稍一想,不得不佩服她精明。中低档一来赚钱快,二来因版型是修改了再修改,便是卖回家模仿,也很难裁剪出那种独特的味道。一旦新样式流行开,上层贵妇们发现自己用好料子模仿不出原件的效果便会有需求。這时再开一家高档绣坊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先期广告费全省下了。 从此,服装版型和刺绣花样,成了绣坊的两大王牌。 趁着過年,黄氏赚了一笔。冯氏看着很是眼红。但那是二房用嫁妆置办的产业,眼红也沒有办法。便想着,怎么样入一股才好。 童氏也很羡慕,但三叔幼住了她。道是开春后自己科考在即,這种经营铺子的事能不沾就不沾,万一在关键时刻有流言传出,会影响他的品行。给考官甚至是皇上留下不好的印象。童氏便很快打消了念头。 年三十吃团圆饭的时候冯氏忍不住开口了。 “二弟妹,听說你的绣坊很是火红,年前想必赚了不少吧。” 黄氏浅浅一笑,叹道:“這也是沒办法的事。二老爷待的是清水衙门,我們這一房有三個哥儿,将来进学、科考、成亲,哪一样不要用钱。我這是沒办法想出来的办法。不過做些女人家的裙子、绣花。贴补一二。”她刻意加重了‘三個哥儿,這四字读音。 林老太太一听,果觉如此。不由自主的心疼起小儿子:“老二在礼部也待了不少年了,可有法子动动?” 這话是說给林老太爷听的。林老太爷淡淡回应:“妇道人家,少插手外头的事。” 提拔也得看人的就渣爹這种品质。提拔上去搞不好就是個猪队友,到时不分敌我乱炸一气,坑谁還說不定呢。祖父大人当然不肯松口。不但如此他還很肯定了黄氏的作为:“你能想到這些,很好。三個小子的学业要抓紧。過了年,信哥儿该认字了吧。” 黄氏恭敬的回答:“是,媳妇已经叫了识字的丫头,每天给他念半個时辰的《三字经》《百家姓》。若谨在韩夫子处学的也甚好。韩家人都很能干,媳妇的绣坊有好多事都是靠韩太太打点。” 林老太爷很满意。虽然二儿子不出息,然二儿媳很能干,看出了韩家的潜在价值抓牢手上。只要将来三個孙子学业有成二房一样枝叶繁荣。 想到這裡,他心情稍佳便问林若谨功课学到哪裡了。 林若谨道:“夫子布置了‘卫鞅论”孙儿找了许多书和韩家大哥一同整理。” “哦,你们是如何整理的?”林老太爷很感兴趣。 林若谨便一五一十的汇报。說着說着,三叔也被提起了兴致,加入谈话行列,间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林若拙看看被撇在一旁的渣爹,這位故作深沉,一脸严肃倾听的表情。可是亲,你怎么一句话都插/不进去呢? 正听的认真,忽觉袖口被人扯了一下,回头一看,是林若菡。 “六姐姐,最近你都不和我們一起玩了。” 的确如此,自从和韩雁交上朋友,她和林家姐妹的相处時間是越来越少,韩夫子偶尔一次指点過她的书法和绘画,再回去上江夫子的课,明显就有些心不在焉,故下午的学习时常缺课。 不過這些是沒必要和林若菡說的。她笑了笑,道:“我在和韩家姐姐学刺绣。” 林若菡轻声问:“六姐姐,我也想认识韩家姐姐,你能带我去嗎?” “不能。”林若拙一口否决。 沒料到回应如此粗暴简单,林若菡一时哑了声,想好的话有些接不下去。 林若芜接過话:“为什么不能?姐姐去得,为何我們去不得?” 林若拙道:“韩夫子不喜生人。是母亲带我去后才慢慢熟络起来。你们想去,只跟着母亲去拜访就是。我是沒有那么大的面子,能带生人进韩家。” 林若菡和林若芜皆怔住。 三房的林若贞瞅到這裡气氛异常,假笑着過来:“咦,两位妹妹的脸色怎的如此不好?” 她的声音有些高,屋裡好多人听见,齐齐看過来。 童氏眼睛一亮,唯恐天下不乱的关怀备至:“這是怎么了?六丫头、七丫头、八丫头,可是吵架了?” 林若拙立刻抢道:“回三婶的话,是七妹妹和八妹妹想去韩家玩,听我說韩夫子不接待生人,失望不已。” 童氏张口,刚打算說些什么。就听一個威严的声音道:“韩先生是請了来教授学问,不是给你们這些闺阁丫头逗趣的!” 众人回首,就见林老太爷一脸怒气,狠狠的瞪一眼渣爹:“你怎么教女儿的?” 林二老爷的脑子向来跟不上自家亲爹的节奏,傻傻的道:“是儿子的過失,那……六丫头也不用去了?” 林老太爷闻言差点一口气哽住,這儿子傻的沒治了。他就不想想,六孙女已经和韩家女儿交好,此时刻意避开,岂不是让人寒心? “我再說一遍!”他严肃的看了林老太太一眼,强调:“韩家是客人,不是我們家請的幕僚!要是再让我听见有谁放肆,家法伺候!” 老太爷一发威,神马心思诡计都不再管用。這一番话,彻底脱去了林若拙在韩家事件上被宅斗的任何借口。可见身在大家族不擅长宅斗也沒关系,只要你有绝对的权威。 旧年的最后一天就在小小的插曲中過去。子时一到,众人放了爆竹散去。第二天一早,各房小辈给长辈拜年,拿红包。 初二随黄氏回娘家。沒见着黄恬,她也随黄大太太去了舅舅家。之后从初三一直到初十,都辗转于各式各样的拜年中。 十二這天,黄氏接到了恒亲王府的帖子,恒王妃用自己的名义,邀請她正月十六去府中赏灯。 黄氏不敢自专,捧了帖子来請示林老太太:“......因上回六丫头收了不少礼,這次過年媳妇想着不能什么表示也沒有。可恒亲王府是什么地方?套交情的官员能把队伍排到外城门去。媳妇想着咱们也就是表表心意,并沒有硬凑上去的意思。故而年礼皆是寻常之物。万沒想着王府会送来這么一张請帖。老太太,您看......” 林老太太也踟蹰了。主要是這份請帖写的很另类,被邀請者只两位:林家二太太、林家六姑娘。 不符合常理。 “外头可有传言說恒亲王府要办赏灯宴?”沉吟半晌,老太太期望的问。 黄氏苦笑:“正月十五,恒亲王一家是要入宫赴元宵家宴的。就是想請客,也万沒有安排在正月十六的道理。” 今天继续去扫墓,辗转于几個地方,累的脚疼,烟熏的眼睛酸。今天四月份,我会努力多更一些。但不敢保证每天有双更......总之,尽量多一些。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暂时先看到這裡书签 找個写完的看看全本 ·积分提示 ·每票3 ·积分2 ·评论刪除积分4 ·精华书评积分50 ·保持版面清洁,請勿灌水! ·投光每日推薦票,积分赚不停!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