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北風呼嘯之下的四九城比起之前明顯蕭瑟許多。
各家店鋪門口也都掛起了棉門簾子,也愈發先得街頭冷清許多。
街頭巷尾除了一陣陣烤紅薯的香甜味道,就只剩下了風吹也散不去的煤煙味兒。
他去的都不是鬧市,所以除了下工時分,路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偶爾見到,也個個穿得厚重,腳下的步履也都匆匆。
不過李想國倒沒什麼感覺,就這?
自己到這裏也快一個月了,四九城現在的溫度,比自己從東北出來時候的溫度還高。
畢竟,自己老家那裏落雪已經不再融化,哪兒像這地兒,就算晚上在外面放一碟子水,也就是表面會結冰,根本都凍不實。
甚至等着到了白天還都會化開。
要不是窗子上只有一層窗戶紙,保溫性能太差。
他都覺得自己最多隻需要把廚房的後門擋上個棉簾子或者草簾子就夠了,剩下的棉簾子根本都用不到。
出去幾次的成果還算不錯。
空間裏也多了四個大號,內外掛釉的粗陶缸,外加着還有裝了滿滿一車的大大小小的各種罈子、罐子。
真的就算開家小點兒的醬菜店,有這麼多容器估計也都差不多了。
還有一次,剛好趕上一家銅錫鋪子關張,東西都便宜處理。
他也趁機入手了一個大號的炭火鍋,外加着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銅盆。
除了這些,就連碗盤碟這些東西也都買了一堆。
至於他想買的鏊子,也買到了,不過也只有一個平底鍋,至於鍋蓋就得自己找人另做了。
這個倒是不急,他也準備哪天空了就找呂師傅去叫他給自己做一個,順帶也讓他幫自己做個攤煎餅用的筢子。
這樣什麼時候自己想喫煎餅,就能自己做了。
除了這個,他還買了一個十二印的鑄鐵鍋,畢竟以後萬一在空間裏殺豬殺牛啥的,總得有個褪毛用的鍋。
靠自己現在那小鍋也不知道得燒幾鍋水纔夠用呢。
這幾次買買買,李想國手裏的錢花光了不算,還跑到銀行把幾張定額存單兌現了。
所幸這樣大額的開銷後邊就應該沒多少了,他是真的不怕坐喫山空。
手邊兒幾本英文書看完以後,他滿懷希冀地用存下的經驗升級了一下。
升三級的時候給了兩個月的壽命;升到四級,又給了四個月的壽命;升五級則是八個月的壽命。
很簡單的等比數列。
這也讓他想到上邊的演藝技能,這要是升滿,那得是多少的壽命啊。
好吧,他也只是感嘆一下,就十動然拒了。
他又去書店找了幾本書,想着在下次簽到前,能把手邊的書看完。
不過他想法很美麗,但是結果就很無奈——眼看簽到的倒數計時只剩一天,英文也仍然離着滿級還有9999的差距。
(嗯,6翻了。放到爽文裏,但凡有點這樣的跡象,保證段評裏一堆人罵:壓豬腳等級,兩星……)
也看得出來,最後這點兒經驗其實真的很難填滿。
隨着經驗增加,獲取經驗也是越來越難。
剛看完的一本四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加起來也只給他加了三百多經驗。
甚至他也試過,再拿着原來看完的小說去看,一整本重複看完,也刷不到幾個經驗點。
很顯然想靠讀書刷經驗的法子也到了極限。
畢竟就算按着現在的比例,至少也得三四十本書才能刷滿。
真的讀那麼多,太浪費時間了。
而且這肉眼可見的經驗衰減,他覺得不知道讀上兩三百本,能不能把能刷滿剩下這點兒經驗。
甚至他也懷疑,就算去弄本《韋氏英文大字典》背下來,只怕也未必能把剩下的這點兒經驗刷滿。
李想國也不糾結,雖然拿不到最後的那點兒經驗,不免有些遺憾。
他也只能猜測經驗獲取慢的原因:語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交流,其次纔是記錄和藝術。
自己這樣刷經驗總歸缺了最重要的一環,充其量也還是啞巴英語。
能有這樣的收穫,他已經很滿意了。
他也不打算再靠這樣低效的方式來刷經驗了。
反正又不着急,完全可以等後邊兒環境許可了,直接找人口語搞定剩下的。
更何況就算沒滿級,不管中譯英還是英譯中,只要不涉及專業詞彙的話,他基本也能做到張嘴就來,提筆就寫。
至於專業詞彙,這沒辦法,各行各業的專業詞彙哪個都夠編一本專業詞典的。
根本不在自己手邊兒這種通用詞典收錄範圍。
簡單點的,比如robust,你是翻譯成樂百氏還是魯棒?
要是一些來自拉丁文、法語等等的詞彙,更是連猜都猜不出來是啥。
也就是後面有風險,要不然找書翻譯,然後賺筆稿費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不可避免的也要承受肉眼可見的政治風險。
自掘墳墓這事兒,李想國是絕對不會去幹的。
其實不止英文有這問題,就算俄語,也是倆比炒菜——一個比味兒!
精通英文和俄文的羅稷南都在七十多歲的高齡,被送去批鬥,接受再教育。
自己真的去幹這活兒,能好到哪兒去?
就像有些小說裏面異想天開,還寫去翻譯什麼俄文,甚至還介紹閻老摳去考翻譯證,你覺得你頭鐵,不用面對七十年代的清算?
要知道,那可是日益反動墮落的蘇修文學。
你無法知道,你自己翻譯過的的哪句話,會成爲刺進你胸口的第一把刀子。
不管你是美帝國主義的走狗,還是蘇修叛徒集團的走狗,終將在革命工人的鐵拳之下瑟瑟發抖!
就算輕一點,也起碼給你定個“敵情內處”。
這個詞的意思是:敵我矛盾,但是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
就算不是反革命,至少也有反革命嫌疑。
我就想知道——你賺的錢夠給自己發喪嗎?
(早更一會兒,少了點兒,不過也就這樣吧。
畢竟很可能會卡審覈,還可能要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