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特务别是在四合院吧
然后就在办公室,或者去图书馆看报纸找杂志,
查询各种建国十年间拍摄的反特电影相关信息。
结果发现前世耳熟能详的那些经典反特电影,在這個时空都杳无音讯,仿佛从来不存在一样。
比如前世于五七年上映的《羊城暗哨》就沒有,而五六年上映的《国庆十点钟》也沒有。
至于原本六五年上映的《秘密图纸》和六二年上映的《跟踪追击》,统统沒有!
到底是這些真实背景的反特案例压根不存在呢,還是只是在這個时空沒有被拍成反特电影?
叶林有点懵逼了,一连几天,他下午都泡在朝洋区图书馆,查阅了建国以来的几乎所有的华夏日报、京都日报和电影杂志,
浏览了海量的数据,叶林发现别說上述题材背景的反特老电影压根沒有,其他题材的不少老电影,同样沒有上映過。
叶林前世可是個演员,发现這個情况的时候,一开始還有点小小的激动。
特么劳资要是把前世建国十年经典电影的剧本都给他写出来?
岂不是美滋滋要成为电影界的王牌编剧?若是都拍成电影,岂不是大红大紫?
演而优则导,到时候编剧导演和男主角自己一肩挑,岂不是功成名就星途无量?!
這年头也就一闪而過,就被叶林弃之脑后,
五七年的运动才過去不久,去年庐山会议引发的余波還压根沒有消散。
文艺界也好,电影界也好,都是运动的重点群体,能少掺和少掺和,
对叶林来說,在区文联這样的清贵衙门,越低调越好,当务之急,是把自己境内的同伙和上线给找出来!
否则晚上在家裡搂着秦淮茹睡觉都不香,還特么追求個屁的电影文艺事业?!
叶林思前想后,准备用排除法来寻找周围的潜伏特务和同伙。
四合院姑且不论,挂号信当初是寄到四合院,但是却是从邮递员的手裡,直接交到了秦淮茹的手裡。
大女主秦淮茹当然不可能是米台派来的潜伏特务,四合院裡的其他人,会是潜伏特务嗎?
叶林觉得不太可能,這帮《情满四合院》裡的禽兽街坊们啥素质,估计境外机构压根就瞅不上。
不過,一大爷易中海,那可是八级钳工,月工资九十九块,
易中海老家是山东的,二十岁到京都谋事,就在娄家的轧钢厂当钳工,一晃都干了二十多年。
二十年前是啥时候?对,是抗战期间,要說军统中统在京都轧钢厂发展地下线人,
這易中海应该会进入对方的视线,不過树大招风,易中海虽然在四合院习惯道德绑架,
但在红星轧钢厂,這货的人设可是相当硬扎,用工人师傅中的中流砥柱来說都不夸张。
好几個车间主任,都是易中海带過的徒弟出身好吧。
叶林觉得有点懵,上班第一周,他把区文联十一個职员挨個捋一遍,只有秘书似乎有那么一点潜伏特务的嫌疑。
其他十個人,包括顶头上司马主任,那都是根正苗红的出身,基本找不出任何可疑之处。
当然,叶林对区文联人员的排查,客观條件很简陋,都是旁敲侧击自己观察,连档案都沒看到,更不敢打草惊蛇。
把视线从区文联秘书身上,放到南锣鼓巷四合院来一看,
叶林反而觉得,自己家住的這個大四合院,若要找個把潜伏特务来,其实比从区文联找特务,要便利方便的多。
叶林根据自己的观察,结合前世《情满四合院》的剧情,给四合院的人排了個嫌疑度从高到低的次序。
从工作性质分析,在红星小学教书,有高级职称的三大爷阎埠贵,敌特的嫌疑最大。
如今這是六零年,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年龄都在四十二三岁的样子。
如果說解放前被发展成特务,潜伏至今十年,倒推過去,加入特务组织的时候,這帮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正当年。
至于傻柱、许大茂、刘光齐和阎解放這些四合院二代青年,解放的时候還是個孩子,不太可能被发展成潜伏特务。
甚至就算這些人的老爹被发展成了潜伏特务,老婆孩子不知情的概率也是相当大的。
红星小学老师阎埠贵是潜伏特务的嫌疑,被叶林排在了四合院第一個,
其次,才是八级钳工易中海,在叶林看来,
当初保密局也好党通局也好,人家发展潜伏特务,那也是知识分子优先。
何况当初抗战的时候,十万青年十万军,這十万青年可不是指着农民或者文盲,
而是中学生大学生這样的知识青年好吧。
若以知识分子和技术角度衡量,高级职称的老师阎埠贵嫌疑度最大。
然后,是许大茂的爹,在轧钢厂宣传科当放映组组长的许富贵。
放映机可是金贵的进口货,能玩转放映机的使用、保养和维修,那就不是简单的活,连說明书都是外文的好吧!
所以,八级钳工一大爷易中海,从原本第一的位置,落到了第三,排在许富贵之后。
好,现在有了三個需要观察和甄别的目标,阎埠贵、许富贵和易中海,
至于离家出走的原食堂主任何大清?
叶林暂时放在一边,因为何大清追白寡妇去了保城。
不可能插着翅膀飞回来,在挂号信上画上三個三角形,再飞回去对吧?
紧接着,叶林拉着秦淮茹一起回忆,確認收到挂号信的当天,许大茂的爹,下乡放电影還沒回来。
這样叶林视线中就只剩下阎埠贵和易中海,因为正月十七收到挂号信那天,是大周末,
所以阎埠贵和易中海,当时都在四合院,阎埠贵住前院,邮递员推着自行车往裡走,前院是必经之路。
当然,等邮递员进了中院,一大帮子邻居围着收信和报纸杂志,纷纷攘攘的,
這易中海本来就是中院邻居,有足够的机会,悄悄在寄给叶林的挂号信上画上三個三角形。
叶林突然觉得,自己可能需要找人盯住阎埠贵和易中海,
得看看這两個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下班后的行踪,
到底和普通的京都老百姓,有沒有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