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老钟接下了盯梢的活
那些半大孩子念到中学,上不了高中,考不上大学的,
還有其他招工的出路,毕竟這還只是人炸的初级阶段,以四合院的街坊邻居们为例。
如今二大爷家三個孩子,除了老大刘光齐辍学待业,在街头胡混之外,
這刘家的老二刘光天還在中学念书,刘光中還是小学生,
三大爷阎埠贵家也是如此,老大阎解成是刚进了轧钢厂,老二阎解放在上初中,老三阎解旷在上小学五年级,最小的阎解娣才念三年级。
又比如,傻柱、许大茂都进了轧钢厂,都有了正式的工作。
在当时,对就业影响最大的,一则是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太快,
其次则是大规模战争结束,国家经历了几次裁军,最近的一次,就是五七五八年的大裁军。
华夏军队的人数,从三百二十万,降低到了二百四十万,
近八十万人复员退伍,一小部分返乡继续当农民。大部分都充实到了各级厂矿和国营单位裡。
要不怎么說,叶林所在的朝洋区文联,传达室的牛大叔都是個复员军人老同志呢!
叶林扮成农民,在鸽子市逛了一圈,大致心裡有了点数,
這货揣着手弯腰走,迈着八字罗圈步,這样他原本一八零的身高,看上去也就一七零出头一点。
叶林停在了一個卖古董瓷器的地摊前,蹲下踅摸了半天,拿着一個淡绿色的旧花瓶,跟摊主谈价。
“我学,你這瓶子仲么卖咧?”叶林的口音,带着点唐山腔。
“哎哎,你小心点别砸地上了,砸坏了你赔得起么你,這瓶子不卖!”
摊主是個二十郎当岁的年轻后生,說话有点楞,一口京片子很脆。
“为啥不卖?额有钱!你說個价!”
叶林闻言倒是眼睛一亮,差点忘记自己這会儿是個不修边幅的农民扮相。
“我這可是正经宋朝钧瓷,六百年歷史文物,给二十块钱拿走!沒钱赶紧给我放下!”
摊主沒好气的开了价。
摊主大言不惭這么喊价,一边蹲着手裡拿着個珐琅彩小碗的中年人乐了。
這货知识分子模样,穿中山装,戴着顶灰色的帽子,不過人家乐归乐,還真沒打横炮来拆台。
“我瞅着你摆了半天的摊,也沒有开张,這买卖你做不合适,我這有笔大买卖,有兴趣借一步說话?”
叶林撇了那拿着小碗的中年人一眼,侧過身,凑上去,压低声音,在摊主耳边道。
“大买卖?多大?”摊主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嘴裡却诚实的问道,声音一样压的很低。
他這地摊上的东西,都是唬人的做旧的景德镇工艺品,最老的瓷器也不超過十年。
“借一步說话呗!”叶林翻手,兜裡摸出一盒大前门,直接塞了過去。
這见面礼可就有点意思了,京都普通老百姓,能抽八分钱一包的大生产居多,
三毛六一盒的大前门,基本可以趟平京都老百姓阶层的社交圈了!
至于牡丹熊猫這些,都是大院子弟和有钱人装比用的,不是京都普通人的日常。
這盒大前门一塞過去,尤其是摊主注意到,眼前這农民,伸出来的這双手,可不像一双农民手那般粗糙。
“先给你說清楚,犯法的事咱可不干哦!”
摊主不露声色的揣起了整盒大前门烟,起身跟叶林走到了一边,至于地上那地摊,孤零零留在原地。
“怎么称呼?”叶林不抽烟,不過却摸出盒火柴,给摊主点了火。
美美的吸了一口烟,好半天才吐出来的摊主,点了点头道,
“還是大前门過瘾,接地气,你這出手可够大方的哈,人家都是递根烟就說话,你倒好,直接塞一盒過来,
看在大前门的份上,有话你就直說吧,我姓钟,你叫我老钟就行了!老乡怎么称呼?”
“老钟?好,我姓齐,你叫我小齐就好了,怎么样,我瞅着,你摆這摊,也就是個摆设吧?”
“对,就是個摆设,我混這片的,有事你說话,只要钱到位,不犯法,啥活都接!”
老钟倚靠在胡同墙上,美美的抽着烟,很有点叶林前世那种札幌站前便利店老板的腔调。
“那好,我需要你這個周末帮我盯一個人,我要知道他去過哪,见過谁,做過啥,事无巨细都要。”
叶林直接了当提了要求,這個老钟,在朝洋区街头,专门替人要账平事,算是個不大不小的顽主。
“你干什么的?這是媳妇让人拐走了還是咋的?”老钟吐了几個烟圈,瞅了叶林一眼。
“你就說接不接吧?钱不是問題,当然,不能让对方察觉,
另外他在家或者单位的时候,不用管,只要他上街,就得全程盯住!”
“行,一口价,二十块!先付一半!”老钟一边吸烟,一边神游天外似的,冷不丁却道。
二十块贵嗎?当然贵!
叶林租個四合院,一個月租金才十二块,对方周末两天盯梢一個人,张嘴就要收二十。
這年头可是计划经济时代,一块八就能在全聚德吃一顿鸭子,两块钱能在老莫西餐厅吃一顿西餐。
秦淮茹在轧钢厂车间当学徒工,累死累活干一個月,才拿十八块五!就能养活一家五口人。
在京都城内,在街头盯梢某人两天,就這点事,给刘光齐五块钱都能巴巴上赶着去干。
那些读书读不进,招工沒门路,待业在家,街头胡混的半大小子们,每天都在穷开心好吧。
一毛钱喝一瓶北冰洋汽水,都特么是奢侈的不行的待遇了好吧!
“二十?你咋不上街抢去呢?我不差钱,可也别拿我当冤大头,就十块钱,直接全额预付,接不接?!”
叶林一口唐山话,梗着脖子怼了回去,這货前世虽然是個演员,但穿越的原主,
可特么是個身手不凡的潜伏特务好吧,真要动手,三五個人都未必能近叶林的身。
擒拿格斗爬墙跳屋顶都属于功夫,而功夫這种东西,属于肌肉记忆,熟能生巧,
就好比人学会骑自行车一样,会了就一辈子会,不存在忘记怎么骑车這一說。
叶林拍出去十块钱和一盒大前门,老钟接下了盯梢的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