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何雨水居然懷的雙胎 餘知樂越發擔憂
“我就是有些擔心。”
餘知樂這話一說,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是真焦慮,難得見到餘知樂這個樣子的時候。
“我們看看藥膳。”
餘知樂直接拉着李神醫開始扒拉自己會的藥膳方子,看看哪個用的上。
不過既然是藥膳,何雨水和何清風自然也是不會錯過,都過來一起看了看。
於阿姨則和李慧茹還有她媽媽研究怎麼做小孩的小衣服了。
幾個孩子還是一大爺看着,一起在騎一大爺做的各種玩具。
說起來一大爺做的小的三輪腳踏車和嬰兒車也都上市了,真是不同凡響。
“我這嬰兒車總算自己人也能派上用場了。”
一大爺看着幾個孩子玩着也是頗爲欣慰,甚至打算親手打造一輛獨一無二的。
餘知樂這邊研究的差不多了,已經挑了一道藥膳,打算親自下廚了。
於阿姨那邊已經把男女寶寶的衣服設計雛形都出來了。
這一頓飯大家喫的也是非常開心,當然何雨水也喫的開心。
雖然知道這是藥膳,可是真真美味,完全沒有藥味,反而有一種清香甘甜。
這天之後,何雨水也順着大家的意思,把大部分的事務都卸下來了。
當然了學習和寫畢業論文卻是沒有耽擱的,畢竟她還有兩個月就畢業了,下個月就要交畢業論文了。
這邊餘知樂卻是更忙了,畢竟之前還有何雨水幫忙,現在雖然交給其他人了,但是他還是要盯着。
而且再忙,只要他能按時回來,一定是會親手給何雨水煮一道藥膳的。
就連果果回來的次數也變多了,只要有空,能請假,就必定回家來。
有時候何雨水都忍不住嘀咕,她這真是母憑子貴啊。
不然果果這孩子,一個月能回來一次就不錯了,現在基本上每個禮拜找到時間就回來。
“媽,你這麼說就不對了,我們最近實驗室的確事少。”
“而且我也要寫畢業論文啊,所以纔能有空。”
“何況以前你也沒說啊,你要說了,我肯定想辦法回來。”
面對自家媽媽的逼問,果果自然是不會承認他就是惦記着弟弟妹妹纔回來的。
“行了,我又沒說什麼。”
“反正你回來媽高興還來不及呢。”
何雨水也不在乎自家兒子是不是承認,反正她兒子的相處模式完全不像母子。
反而是這個兒子能指點她學業,雖然有些離譜,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轉眼又過了一個月,何雨水本來平坦的肚子如同吹氣球一般的長大了。
“龍鳳胎?”
“師父,你沒看錯吧?”
“我們去醫院再檢查檢查。”
這天李神醫忽然開口說何雨水這一胎肚子裏是雙胎的時候,餘知樂有些害怕了。
不是驚喜,是驚嚇,雨水本來就是高齡產婦了,要是還是雙胎,這也太讓人擔心了。
“的確最好去醫院看看,還是醫院有器材檢查的更加妥當一些。”
李神醫也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於是衆人就去了醫院。
事實證明,李神醫的醫術必定是沒問題的,甚至能看出來雙胎一男一女。
這個發現讓衆人更多的是擔憂而不是驚喜。
不過大家都沒有在何雨水面前說,都是表現出了高興的樣子。
但是從那天之後,對於何雨水的飲食和運動也就越發的小心了,無論如何不能讓這孩子太大。
餘知樂甚至有一瞬間有些懊悔,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不要這孩子呢。
和虛無縹緲的孩子比起來,自然是何雨水更重要一些。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家裏有一位神醫,生產的時候要送醫院家裏也有車,很方便。
這些都是後話了,眼下有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園區和研究所大樓都已經基本完工了。
園區自然是工廠都能搬過去了,研究所也能搬遷過去了。
餘知樂的辦公室也選在了研究所的頂樓,從窗口就能看到整個園區,欣欣向榮的讓人心曠神怡。
跟婁曉娥一起合辦的空調廠也開辦了起來,如今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也不少。
所以很順利就拿下了園區隔壁的一塊地,廠房建立起來也快,很快就正式營業了。
甚至還因爲這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還專門找張社長報道了一通,立刻引來了無數的訂單。
可以算的上開局良好了。
然後他之前設想的報紙上登記的招聘會也是空前的成功。
餘知樂沒有想到如今的紙媒這麼有公信力,他很快就幾乎把各個工廠目前的生產線的工人都招募好了。
這真是讓他沒有想到,他覺得在電話普及之前,他每年都可以來這麼一次招聘。
一切都走上了正軌了,餘知樂的幾個廠子都在盈利,而且也都是交稅大戶。
當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譚家菜的私房菜館終於正式營業了,不過卻是十分低調,甚至沒有什麼開業儀式。
不過這私房菜館的名聲卻是不脛而走,畢竟已經舉辦了好幾次宴席了,每次的客人都很高端。
商界、政界、文化圈、學術圈內都有,可以說交織成了一個網,一個獨屬於餘知樂的關係網。
而這譚家菜私房菜館正式營業之後,很快就火爆了起來。
雖然大衆層面並不知道這私房菜館,但是在高層卻是人盡皆知,直接爆滿。
因爲這私房菜館的特性,一天最多就接待四桌,甚至只按人數多少來提供菜品,不允許點菜。
不僅沒有讓這私房菜館門可羅雀,反而越發的受到追捧了。
如果不是餘知樂自己預留了一個房間,在他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的話,他想訂餐都訂不上。
也因爲這個緣故,所以何家小館現在確實沒有姓何的大廚了。
不過這菜品卻也不差,他們又挖了兩個大廚,然後馬華跟劉海軍的廚藝也逐漸跟上了。
當然了,沒有學精的自然不會讓他們端上桌,劉海軍也是一個菜一個菜在學習。
他悟性很高,學的也快,何家小館的生意也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
不過因爲這何家小館居然沒有了姓何的廚子,反而讓幾個有錢的老饕直接聞着味找到了譚家菜私房菜館。
一時之間,這私房菜館的名聲就更加的遠了,席面也更加難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