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於技能
李楚也沒客气,接了過来:“行,那我就接着了。”对着老太太說道:“老太太,您注意休息,我就先走了。”又跟一大爷一大妈和何雨柱分别打了招呼就奔前院走了。
這個诊费是李楚立下的规矩,這院裡的人除了三大爷在学校之外,剩下的住户家裡都有人在钢厂上班,他们在钢厂的卫生室看病其实都不花钱,三大爷家在学校卫生室看病也不用花钱。你们想找我看病,行啊,诊费必须得有,多少是個意思,如果不要,那這院裡的人能把他烦死。有人就因为這個也說過李楚的小话,可他根本沒往心裡去,爱說啥說去,想让我白给,沒门。
进了自己屋子,看看時間還早,才六点多,李楚顺手把鸡蛋收进了空间裡,又把昨晚封的炉子打开,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坐到炉子边上,从空间裡拿出一本医书就看了起来。
医书是前身留下的,他在医学院上学的时候拜了一個师傅,据說师傅祖上是前朝的御医,但是师傅沒承认過。给了他很多古籍中医方面的书。
中医這個行当太吃经验了,在学校裡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他师傅就带着他走街窜巷的出去行医,让他涨见识。等李楚穿越過来的时候师傅已经不在了,前身的中医经验加上系统给的中医知识和针灸技能融会贯通,比起前身的师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也就是李楚现在太年轻,名气不大,再熬上几年肯定就出头了。不過李楚可沒想着现在就要出头,再過几年那個大时代就要来临了,出头的椽子先烂,安静的呆着吧,找個媳妇,老婆孩子热炕头不香么。
钱這個东西够花就行,医生這個行业在這個年代挣不了多少钱,自己的工资加上签到得来的那些,即便现在沒有系统了不能签到了也够自己花好些年了。
上辈子李楚就是一個随遇而安的人,大学毕业沒有留到大城市打拼,而是回到家乡一個八线的小县城,考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年轻轻的就混起了每天一杯茶,一张报纸的日子。父母因为车祸過世,也沒人逼着结婚,生子。实在寂寞了就出去吃一顿价值几百块钱的快餐。這辈子虽然父母也不在了,但是還有一個姐姐,长姐如母,经常念叨,仔细想想感觉還不错。
喝着茶看着前身给留下的古籍医书,心慢慢的静了下来。李楚现在很喜歡這种慢悠悠的生活。
正沉浸在书裡的时候,李楚突然被院裡的喧哗声惊醒了。站起来往窗外一看,原来是对面三大爷拿着鱼竿准备出去钓鱼,正对着屋子裡不知道再說些什么。
三大爷每逢休息的时候都会去钓鱼,然后卖给供销社,每斤3毛,补贴家用。
李楚沒在看外边,抬起手看了看手表,已经八点了。手上带的梅花手表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姐夫给送的。
算了,也懒得做饭,出去吃上一碗卤煮,然后到图书馆转一圈吧。前身留下的這些书都快被自己翻烂了,這些书可都是古籍,孤本,一定要保存好。
收拾好自己,给炉子重新换一块蜂窝煤,再重新封好。虽然已经四月中旬了,但四九城的早晚還是有点凉。背上自己的绿色包包,出发。
到巷口吃了一碗卤煮,四两粮票,两角钱。然后发动自己的11路零污染,百公裡消耗一双布鞋的跑车,转乘公交车,四站地到站。
要說现在的图书馆,存书数量和种类上肯定不及以后,但是氛围很好,来到這裡读书借书的人全部都是怀着一种虔诚的心态。
以前這些书,别說借给你看了,能让你扫上一眼封皮,你都偷着乐吧。
要不是新华夏,這样的情况,還是洗洗睡吧,梦裡啥都有。
借书卡押金5毛,可以借5本。以后不想看了押金可以退回。但是书一定要保管好,损坏了要照价赔偿。
中医、西医方面的书共借了5本。虽然自己的专业是中医,但是西医方面也要了解一下,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学一点知识总归是沒有坏处的。
借完书時間還早,准备慢慢溜达着去大姐家,這裡也不远了。
步行丈量着现在的街道,看着现在的四九城,心中感慨万分。世界上谁也不敢想象,這座城市和這個国家的崛起速度,让整個世界震惊。用了六七十年的時間走完了地球另一面漂亮国200多年才走完的路。
边走边想,不知不觉過個路口就到大姐家了。区粮食局家属院,姐夫王子文是区粮食局副局长,在家属院裡有一套70多平,三室一厅的房子。大姐就在自己住的那边的街道办当副主任。家裡還有两個孩子,大的男孩上初中14岁叫王家栋。小的女孩7岁刚上小学,叫王家媛。
快进院子的时候,趁着沒人赶紧从空间裡往外拿东西。两瓶茅台酒,五斤猪肉,一包大白兔奶糖,一封点心。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