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道

作者:小狗先走
“不是圍困,而是保護。”

  羅思遠坦然道:“計劃一旦開始,就再也無法停下。正是因爲諸位還在船上,沒有留在陳州城中,待會兒才能和貧道一起看見世界的真相。”

  “陳州城...”

  杜停懷將軍猛地意識到了什麼,怒喝道:“你對陳州城做了什麼?”

  “現在還沒有做什麼,”羅思遠攤了攤手,瞥了眼江面下源源不斷產生出來的畸形怪物,淡然道:“算算時間,這些人面蝌蚪還需要兩刻鐘,才能順着水流抵達陳州城。”

  轟隆——

  雷聲在耳畔炸響,杜停懷的瞳孔中,清晰倒映出密密麻麻滿是沉浮蝌蚪的淩河江水。

  他喉頭聳動,感到一股深邃寒意涌上脊樑,“這些,這些怪物...”

  羅思遠淡漠道:“它們會淹沒陳州城。”

  錚!

  橫刀刮過刀鞘的聲音清晰無比,衆人只覺一道寒芒閃過,那位武德衛校尉竟然在電光石火間拔刀出鞘,施展縮地成寸法術,悄無聲息斬向羅思遠肩膀。

  羅思遠不閃不避,微笑着任由橫刀劈砍中身軀。

  噹啷,在校尉不可思議的眼神中,堅不可摧的制式橫刀輕易碎裂成渣,炸開來的刀刃碎片飛旋着刮傷了他自己的面龐,留下綿長血痕。

  而羅思遠卻毫髮無損,渾身籠罩在一層微不可察的黯淡白光中,身上沒有留下任何傷痕。

  “不用試了。”

  羅思遠伸出手指,緩緩推開了橫刀刀柄,溫和道:“貧道一手設計了疏導魔氣的陣法,就算是掌門大人親至,也無法從貧道手裏奪過陣法的控制權。

  幾位師兄,你們也可以收起藏在身後的法決了。在這陣法之中,任何傷害都無法作用在貧道身上。”

  話音未落,幾名龍虎山道人暴喝一聲,手訣彼此交匯,引動蒼穹雷霆,朝羅思遠頭頂砸落。

  羅思遠全身都被萬丈雷光所容納,他淡漠地站在雷柱之中,看着幾名捏着法訣、面容猙獰的師兄弟,幽幽嘆了口氣,“我說了,沒有用的。”

  只見他隨手一揮,幾名龍虎山道人直接橫飛出去,撞在樓船欄杆上,失去控制的雷霆電柱歪曲變形,劈向淩河江面,令數百隻蝌蚪怪物化爲齏粉。

  “羅思遠!!”

  中年道人艱難地站了起來,低吼道:“你瘋了!就跟你師父一樣!”

  “師兄不必擔心,我的神智非常清醒,不會重蹈我師父的覆轍。”

  羅思遠看了眼周遭修士們臉上茫然錯愕的表情,微笑着解釋道:“貧道師父道號廣陳子,和龍虎山現任掌教曾是師兄弟。

  他性情古怪,喜怒無常,雖貴爲長老,卻極厭煩接觸教內事務,經常不知去向,獨自離開山門,不知所蹤。門內大多數弟子連他的面都沒見過。

  而他的死,唔,對外的說法是壽元自然耗盡,無疾而終,實際上...”

  “實際上,廣陳子師叔死於瘋病。”

  中年道人依着欄杆低聲說道:“十數年前,他不聲不響地從山外歸來,獨自一人呆坐在龍虎山主峯頂端,仰面朝天。

  無論掌門、長老怎麼詢問,他也不說話,只是在數天後突然站起,喃喃自語着‘我明白了’,直接引來雷雲,試圖渡劫成仙。

  然而,天劫豈是尋常能度?

  廣陳子師叔修爲遠未臻至圓滿,又是強行引動雷劫,令上蒼震怒,加重雷雲,雖有師叔師伯拼力相護,依仗兩儀微塵守山大陣,勉強挺過九九八十一道雷劫,但還是身受重傷,道骨破滅。

  就算施展了太陰煉形,也僅僅只是苟延殘喘了數日,最終仍然含恨離世。”

  羅思遠點頭道:“師父死後命我將他的遺體帶回故鄉安葬,而實際上,他的意願是讓我把他的遺體分解成數塊,埋葬在不同地區,就算死後也能幫助我揭開真相。”

  “又是真相。”

  中年道人咳嗽着,艱難道,“所以我才說你和你師父都瘋了,爲了一個荒謬絕倫的真相,荒廢自己的天賦,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不管不顧。”

  “朝聞道,夕死可矣。”

  羅思遠淡漠道:“若連追求真理都要瞻前顧後,裹足不前,那還修什麼道,煉什麼心。”

  他頓了一下,看向周圍衆人,淡然解釋道:“貧道的師父廣陳子天資卓越,是世間一等一的聰明人。

  和周圍那些只會唸誦‘道,可道,非常道’的師兄弟不同,他不滿足於典籍上對道的壟斷解釋。

  天地從何而來?日月爲何升起?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有的典籍上說,老子就是大道的化身,他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

  是他開天闢地,化形降世,輔助君王,傳經授業,教化生民。

  有的典籍上說,是大神盤古斬開狀如雞子的混沌玄黃,撐開天地,以身化萬物。

  還有民間傳說,或是稱元始天尊開劫度人,或是稱女媧娘娘開闢天地,還有稱天地其實是一個被烏龜馱着的棋盤。

  若是尋常道人,可能就在長輩的諄諄教導之下,將除了老子創世之外的理論盡數打爲歪門邪說,不僅要怒罵駁斥,還要消滅傳播散佈邪說者,以正視聽。

  但廣陳子不這麼想,既然創世理論有那麼多種,那麼哪一種纔是正確的?

  若不能例舉證據,辨明真僞,老子創世之說,又和烏龜創世、蛇鼠創世有什麼區別?”

  羅思遠認真道:“證據,證據纔是一切。

  廣陳子認爲只有通過收集證據,才能得到理論,所有理論都能解釋現有證據,收集的證據越多,就越能排除掉錯誤理論。

  廣陳子沿着地底深挖,直到無可再挖都沒有見到龜殼,因此將烏龜駝世理論暫且擱置。

  一些理論都能解釋現有證據,但理論的可靠成分越多,虛構假設部分、不可證僞部分越少,該理論可能就更加正確。

  比如太陽就是個單純大火球的理論,就可能要比太陽是三足金烏、帝俊之子,是僥倖逃脫后羿弓箭,依靠服侍西王母撿回一條性命的理論,更加簡潔,純粹,接近事實真相。

  他也是求道者,只是他的道,是通過隨時懷疑、反覆驗證、不斷證僞,來嘗試無限接近於事實真相,而非像其他人一樣,放棄思考,認爲某種理論就是完美的‘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