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做大蛋糕 作者:未知 张远思考了那么两秒钟,从主持人那裡接過话筒。他忽然感觉,其实沒有那么多的阴谋论。 這位金发姑娘挺可爱的,她很可能是真正這样想,才问出這個問題。 深深吸了一口气,张远不急不慢地說道,“這位女士,有一個概念你可能搞错了。” “每年,政府以及各個慈善机构拨出的扶贫资金,大概是几百亿,是真金白银,各国人民捐赠出来的财产。這些好心人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的确很伟大。” “但每年航天航空业创造出来的167万亿,是生产总值,并不是真金白银,它也不属于深空基金会,而是4300万名太空工作者以及地表22亿劳动者创造出来的集体财富,涉及到273個大大小小的行业……” “如果沒有這167万亿的生产总值,我想,地球上会多出二十多亿的贫困人口。所有人都会生活的更加糟糕……” “所以,捐赠出来的扶贫款数额,与生产总值,這两個概念并不能混淆。” “至于,你问的問題,我可以這样回答:航天航空业,相当于做大蛋糕;而捐赠贫困人口,只不過是蛋糕的重新分配。我比较倾向于‘做大蛋糕’這一個理念,所以将钱捐赠给深空基金会……” 台下的人,都很认真的在听着。 张远的语速不快不慢,逻辑清晰,仿佛所有的草稿都已经打好了一样。 王丽丽以及许云静两人已经小声讨论了起来:“沒想到他這么会說话.平时還挺害羞的。” “有可能是装的!” “哈哈,這就是张远的真面目!” 张远继续道:“……为什么我会這样選擇?” “安吉利卡女士,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登上過太空电梯,有沒有亲眼目睹過太阳系的全貌。如果你真正见识過太空的广阔,你会明白航天航空這块蛋糕实在大的惊人,比你想象中的大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万倍!” “只要做好這块蛋糕,它可以养活几千亿,甚至几万亿的人口!” “你所說的脱贫,只不過是小問題罢了。” “但是……” “想要吃到這块蛋糕的难度也高的吓人,百亿只不過是杯水车薪,千亿也只是九牛一毛。我們身后的太空电梯,人类第一座,就用掉了万亿级别的资金,足足20年的建设時間!” “……沒有任何民间资本有這样的决心以及实力,花费几十年,去建造一座3.6万公裡,看上去沒有任何产出的太空电梯,唯有深空基金会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 “如果,一百年前,沒有這座太空电梯的投资,沒有那些理想主义者的慷慨捐赠,我想,我們可能依旧拘束在小小的地球,過着普遍贫穷的日子。就算有着可控核聚变,却依旧贫穷。” “所以,我才将我父亲获得的奖金,捐献给基金会,尽管只是杯水车薪,却也是我的一份心愿……” “我們需要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去做大這一块蛋糕,让更多人享受其中的利益。” “至于您所說的扶贫問題,不是不重要,我很赞同您的理念,也很欣赏您的博爱。但我們夏国有一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给他们钱,给他们食物,只会养一群懒汉,不会有本质上的进步。” “……我认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至于這方面,深空基金会有一個網络教育方面的慈善部门,想要通過远程網络的方式普及教育,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您如果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 “谢谢!” 一片更加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 张远的回答很圆滑,很老辣,从哪個角度看都无可挑剔。 金发记者也只能张了张嘴,說不出话来。 虽然她本人沒有被說服,但是观众已经被說服了,這已经足够了。 “王教授,张启明儿子挺不错啊,挺会說话的。”基金会副理事长刘毅非常高兴地說道:“搞得好像我們特意安排過一样。” “他這种科学家的儿子都捐了一千万,那些土老板非得大出血不可!” 王钟“嘿嘿”一笑,沒有說话,不過心中的得意却难以掩饰。 夸他的徒孙,可比夸他本人爽多了。 深空基金会一個庞然大物,不仅仅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以及科技实力,而且拥有大量的航天产业以及太空电梯的股份。对于那群资本家而言,和基金会合作是非常双赢的一件事。 当然了,想要双赢,得先让基金会看上眼…… 反正先捐一点款吧。 等所有的奖都颁完后,获奖者上台合影,然后就是各种文艺表演以及捐款活动。 张远走下台,安静地坐在座位上。 王教授轻轻地拍了拍他,给与一個鼓励的眼神。 “王教授,我沒說错话吧?” “說的挺不错的!”王钟笑着說道。 王钟教授看着一個個上台捐款的资本家,心中暗暗感慨:“如果齐远山先生能够见到這一幕,一定会非常欣慰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就算這些资本家只是为了赚取,并不为“理想”,也是很好的一個良性循环。 锦上添花轻而易举,雪中送炭难如登天,那段困难的日子,已经是一百年前的故事了,连王钟都還沒有出生。 齐远山,被称作“材料学中的爱因斯坦”,是真正的材料学巨人。 他一生中三大最杰出的成就,一是“高磁饱和超导材料”,第二是“碳纳米管的批量制造方式”;還有第三,当然是新文明学派的一些社会学內容。 可控核聚变为何困难?原因有很多,譬如說中子辐射、三重积,還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磁场约束不够强大。 磁场约束必须足够强大,才能束缚住狂暴的等离子,使环流器核聚变反应稳定、持续時間更长。 但想要有足够大的磁场,并不是仅仅增加电流就可以了。 材料学中有一個“磁饱和”现象,当外加电流和线圈密度达到一定大小时,磁场就不会再进一步增加了。 反正再怎么搞,磁场就只有這么点,剩下的自己看着办。 磁场约束到达极限,還是不够强,束缚不住等离子,這就成了几乎无解的問題。 而齐远山教授突破性的“高磁饱和超导材料”,简单粗暴地,将原先的磁场强度提升了足足10倍! 10倍! 于是,狂暴的等离子被乖乖束缚住,很多問題不再是問題,“可控核聚变技术”姗姗来迟,终于出现在人世间。 在那個沒有石油、能源匮乏的时代,齐教授的声望自然如日中天,被称作“核聚变之父”。 第二大成就,是成熟的碳纳米管生产技术,這种技术让碳纳米管变得非常廉价。這种材料的抗拉强度是钢的100倍以上,而密度只有0.03克每立方厘米,是非常优秀的建筑材料。 這样的科学巨人,影响力一直延伸到现代,是许多科学家的崇拜者。 可是,在那個时候,齐教授的一份《關於太空电梯的建设方案》却被政府否决。 因为投资太大了,大到刚刚从能源危机中恢复的夏国难以接受…… …… 至于后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王钟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太空电梯如期建设,在他出生的时候已经快要完工了。 夏国赌了20年的国运,终于赌出了光明的未来! 這一段往事,放到现在,還经常被歷史学家们津津乐道。 一個国家的发展,一步先,步步先。 一個文明也是如此。 如果沒有那勇敢的一步,可能到现在,地球依旧沒有一座太空电梯,也就沒有美好的现在。 ------------------------------- (網页端的朋友评价一下這本书吧,给個5星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