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城在人在
北門關外。
西楚與大遼的三十萬聯軍已經抵達了這裏,浩浩蕩蕩的軍隊烏壓壓的,像是壓城的黑雲一樣,一眼看不到邊。
西楚與遼軍的將領已經騎在高頭大馬上,等着城門大開,北魏的守將恭恭敬敬地出來相迎了。
只不過他們頂着烈日站了半打開城門了,連出來迎接的人都沒見一個。
“北魏這是何意!莫不是戲耍於我們!”
衆將領臉色黑得難看。
西楚領軍的將領名叫司徒贊,乃是當年與陸老爺子並稱戰場雙雄的司徒嚴之孫。
當年司徒嚴在寫事上的天賦無人能及,百戰百勝,幾乎從無敗績,是最有望讓西楚軍隊站在北魏國土上的人。
只可惜,陸家出了個陸雲生,司徒嚴僅有的幾次敗仗都是在陸老爺子手裏喫的。
到死最大的執念仍然是讓子子孫孫戰勝陸家,完成他未完成的心願。
但是老爺子和老太太把兒孫教得個頂個得好,就沒有一個是孬的。
若非被自己人算計,西楚大軍連北魏國門都靠不近,更別說想要踏上北魏的土地了。
此次一聽到北魏皇帝求援,司徒贊便主動請纓擔任了西楚軍的主將。
懷的什麼心思,不言而喻。
就在所有人都等得不耐煩的時候,盧守將終於出現在了城牆上,他一身戎裝,神情肅穆。
看着底下烏泱泱的西楚和遼軍,眼神裏帶着絕不後退半步的凜然。
“我們北門關是不會爲你們這些狼子野心之徒大開城門的,你們給老子死了這條心吧!”
“有本事,就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我北魏的好兒郎頂天立地,絕不會向你們這羣烏龜孫子屈服!”他嗓門嘹亮,聲音雄渾,在寂靜的曠野上擲地有聲,清晰地傳入了騎在馬上的幾個將領耳中。
原本安靜的軍隊瞬間躁動起來,甚至遮蓋住了他們頭領的喊話。
盧守將站在城牆上哈哈一笑:“大點聲兒,你們是沒喫飯嗎?聲音跟蚊子叫似的,就這也敢來肖想我北魏的國土,回家喝奶去吧!”
一句話將城下諸位將領氣得面紅耳赤,相隔老遠的距離都能感受到他們殺氣騰騰的眼神。
司徒贊讓大家安靜,驅馬上前幾步,跟盧守將遙遙對望,讓部將上去喊話。
“我們是你北魏皇帝請來的援軍,是來救你們北魏於水火的,你一個小小的守城將軍,難道想違抗你們的聖令,枉顧你們北魏正在遭受的侵害?”
盧達平冷笑:“我呸!違抗聖令又如何,放你們這些賊子入關,這纔是我北魏最大的罪人!”
“多說無益,要打便打,想要從我盧達平這裏進去,門都沒有!”
北門關兵力最多也才三萬,以三萬之寡對三十萬之衆,是他瘋了不成?
“你以爲你們區區三萬之衆能守上幾天?我們聯軍進軍北魏已經是遲早的事,我勸你最好不要再做無謂的頑抗,免得徒增不必要的傷亡。”
盧達平大笑:“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哪怕我城內只有三千人,也不會讓爾等踏入我北魏國門半步!”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生則生,當死則死,死有何懼!”
宋明鳶剛來,就聽到了這句話,這世界從來不缺爲大義奮然赴死者,這樣的人哪怕死了也仍然叫人敬佩。
來時她就已經想好了,若這北門關的守將是個軟骨頭,與李玄英沆瀣一氣,她就先把他拿來祭旗。
不過聽得盧守將慷慨激昂的話語,她便覺得,即使她沒來這一趟,北門關也不會失守。
底下兩國的將領臉色鐵青,他們有想過大軍進入北魏後的一切放縱恣意的享受景象,但怎麼也沒料到在北門關就先吃了個閉門羹。
大軍都已經到這了,眼前便是唾手可得的北魏國土,像是掛在嘴邊引人垂涎的一塊肥肉,退是不可能退的。
“既然你們北魏皇帝御下如此不嚴,那我們就先替他平了你們這些亂軍!”
“整軍!即刻準備攻城!誰第一個破開城門的,記首功!賞銀千兩!”
大遼的將領布圖拉還有些猶豫,見司徒贊急於下命令,不禁皺起眉頭。對此十分不贊同:“北門關不是這麼容易攻下的,咱們還沒調整好戰術,如此硬攻,只怕會元氣大傷,此事需從長計議。”
司徒贊冷笑:“你有這個時候我可沒有,陸家軍已經往北門關趕了,七天,最遲七天他們就會抵達前線,如果我們七天內不能破開北門關,百年內將再無機會踏足。”
“不信你就等着瞧,屆時曦月吞併北魏,緩過神來,你猜下一個會是西楚還是大遼?”
司徒贊眼神陰鷙:“我們不是不能等,是根本等不起!”
“即刻攻城,不得有誤!”
布圖拉的心腹看着司徒贊離開,轉而看向他:“將軍,司徒贊將軍說得對,等到陸家接手北門關,我們要錯失這個機會了,想要踏進北門關,只有不計代價強攻。”
他們這邊唯一的優勢便是人數上的優勢,如果不採用人海戰術,短時間內根本破不開北門關。
“屬下知道您愛惜士兵,但這事關大遼未來的興亡,無論如何都要做出取捨。”
布圖拉站了一會兒,最後還是閉上了眼睛,沉聲道:“攻城!”
宋明鳶來此就是爲了確定北門關能不能守得住,原本是可以放心離開了的,但捕捉到司徒贊和布圖拉與其心腹的對話,又停了下來。
她以爲他們會計算一下攻城會面臨的巨大傷亡和後果,因而有所遲疑和退卻,沒想到他們根本不將這些放在眼裏。
戰爭的殘酷,遠遠沒有人的貪心來得殘酷,他們到底是真心實意爲了幫助北魏還是爲了瓜分北魏才選擇攻打北門關,他們自己心裏清楚。
宋明鳶輕呵了一聲,身形漸漸顯露在城牆最爲顯眼的位置上。
“我們自家人關起門來打架,於你們這些外人何干?聽人勸喫飽飯,少管閒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