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矛盾
微风拂過院子,墙头的腾叶在风中摇曳。
宋欢的斜后方,傅渊之不知何时已经放下手中的书。
眼神悠长,脑海裡還在想着宋欢方才那不经意的话。
若是如此,想必太平盛世也不過如此吧?
徐叔也回归了正题,“前几天外出我就是因为這事儿,老刘家媳妇已经怀上了,老刘也想趁着孩子還小挣点‘养胎钱’。”
宋欢想了想,這才为难道,“其他我都沒問題,但是,我想把我弟也带上,你看行嗎?”
徐叔是见過宋忆的,一個很懂事乖巧的孩子,念书习字也不在话下,只是他毕竟還小。
徐叔這么想也這么把顾虑說了出来,“他才八岁吧?”
宋欢点头,“我带他来就是为了让他去私塾念书,只是后天早上傅渊之也得赶路去府城,家裡只剩阿弟,我不放心……”
“而且……”宋欢欲言又止。
徐叔直接說道,“還有什么顾虑?”
宋欢摇头,“我想让他去府城见见世面,让他知道除了大榕树村、太平镇、鹿县之外,還有更大的世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裡路。”
徐叔這么一听,当即拍板,“行!那就带上,别的不說,就冲着那句‘不如行万裡路’,我也要同意的!”
徐叔读书虽然不多,但早些年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识多了也自有自己一套行为章程,思想方式。
本来他的计划就是想下半辈子在太平镇安定下来,但真到這一步,他却觉得不行。
有时候思想上的‘寂寞’,是那些永远在那片天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所不能感同身受的。
如果沒有走出去過,那他现在应该也会和众乡亲们抱着同一理想:
经過几年的辛劳,娶個满意的勤快媳妇,生几個大胖小子乖巧闺女。
加上自己强健的体魄,成为一個出色的庄稼人。
“不幸”的是,他知道的,看到的太多了。
用宋欢的话来說,就是:当你的眼界远远大于现下,才会出现這种矛盾。
认知大于能力,是很痛苦的。
思想上的格格不入。
见過更大的世界,你便会心存向往。
就在這裡,他更多的是痛苦和麻木。
不满现状,却又无力改变。
所以,他走出来了。
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跟宋丫头成为忘年交!
有些东西,宋丫头能够代替他从口中說出来,虽然他自认還沒有到达宋丫头那种更深层次的思想。
但是!最起码,宋丫头能够理解他精神上的矛盾,痛苦。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過光。
两日后
群山环绕奇秀,碧空如洗澄澈。
一行五人踏上了去往府城的官道。
牛车上,阿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从一开始坐牛车的兴奋,到对周围环境的沉浸。
一路上叽叽喳喳问個不停,還好徐叔和刘叔很有耐心。
徐叔那是对阿弟带有滤镜,而且阿弟确实惹人爱,徐叔自己都沒发现,和阿弟說话时自己眼尾的笑意就沒下去過。
刘叔则是对着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想着以后他的好大儿也得像這样。
精神!好学!
想想他就开心到合不拢嘴,对阿弟当然也是知无不答,言无不尽。
甚至還把以前路上碰见過的有趣的见闻也說了出来,徐叔偶尔加上几句增添色彩。
宋欢三人听的是津津有味。
這不比說书先生說的還好?
亲身经历和說书先生的旁观角度說出来是两种感觉,加上刘叔抑扬顿挫的“情景再现”很容易就将众人吸引进去。
時間過的很快,转眼就到了要吃午饭的時間。
徐叔說道,前方不远处有股山泉水,清甜冰凉,到时候在那休息就成。
距离越来越近,只是前方好像堵车了一般,不能通行,刘叔身姿一跃跳下车,微眯着眼睛,“你们在這等着,我上前瞧瞧。”
這個時間,太阳高悬头顶,灼烧着大地,一丝风也沒有,热浪凝滞不动。
宋欢三人先跑到一旁的树下纳凉,徐叔带着斗笠倒也還好,只是热的不停的流汗。
不到一刻钟刘叔就回来了,喝了口竹筒裡仅剩的一点水,說道,“前方在收水费。”
水费其实就是变相的過路费。
這個山头有一個石笋寨,是個土匪窝。
现在那帮人都跑下来,美名其曰收水费,那不就跟抢劫差不多。
這种天气,大家又沒带多少水,就指着那股子山泉水解渴,现在倒好,人家要收费,你能怎么办?
只能老老实实受着吧。
你說报官?
也不是沒人干過,可是人家沒范抢劫罪啊?
這水是他们山头下来的,就是他们的财产,你不能白拿吧?
官差一问:他们有抢劫你嗎?
沒有吧?
有打伤你嗎?
沒有吧?
有妨碍你赶路嗎?
只要你不接水,畅通无阻对吧?
這官差来了都沒法!
再說了,朝廷沒有下令清剿這些人,那些官差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剿匪对不?
有些关系好的,還能收点小“税”,挣些外快,何乐而不为呢?
对双方关系而言,两全其美而已。
只是受苦的就是過路的百姓了。
這几天是学子赶考的高峰期,那帮土匪精心谋算,這才有了這一出。
這其中就不得不說一個情况了。
道上有個不成文的江湖规矩。
那就是山贼路匪不得对赶考的学子下手。
這是对寒窗苦读多年学子的尊重,其实也是考虑到穷书生沒几個钱。
但是,他们不对学子下手,其他人可以啊!
有些独身一人的学子那就算了,家裡有点家底的肯定是会有书童或者家裡的亲戚跟着陪考照顾起居,這不就是好时机了?!
院试一般会有六千人参加,石笋寨占了這條通往城东城门的路,一般会有两千左右的学子经過。
假设每個学子都有一個人陪伴,一人五文钱的话,差不多就是十個一千文,几天下来那能挣十两银子,到时候返乡又有十两,半個月時間能够轻轻松松收入二十两,你說那帮土匪能不惦记?
为什么沒人反抗?
土匪们個個身强体壮,虎背熊腰,孔武有力,手中拿着木棍,一個個紧挨着在道路两侧站着,神情凶煞,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宁愿花钱消灾也不能在這档口影响了孩子的前程。
土匪们也是抓住了百姓的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乐的轻松自在,钱轻松拿到手!
至于那些坐马车的人,那更不用說了,花钱免灾。
再說了对他们而言五文钱也不是個事儿,就当布施了!
感谢的话:
感谢毛球微微、书友20170816210917887、珠穆朗玛、小胖126、氏申几位同志的推薦票支持!ヽ(*⌒⌒
還有在此同样感谢投资這本书的二十位同志!(*^▽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