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052、侗寨鼓楼,人文风貌

作者:冢土
【感谢色中浪子、飞舞的琉璃、彼岸圣书、朱老咪、louisli打赏了100起点币,另飞舞的琉璃投了1张评价票,各位的心意我领了,希望大家能享受一餐丰盛的精神食粮,冢土拜谢之。】

  四江县城距离龙城市区有203公裡,属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地,而袁本初的家乡长乐乡则属于通水县管辖,临近湘城,距离四江不過個把小时的车程。虽然距离不是很远,他還是有点踟蹰,毕竟還沒什么大的作为,衣锦還乡還需要点时日啊!過年再說吧,正事要紧。

  這個县为农业大县,有一千余年的歷史,文化以侗族文化为核心——全县36万人口中,侗族人口占了57%。获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与此同时,具有广泛农民群众基础、充满少数民族特色的农民画、侗族大歌、侗族刺绣、“百家宴”等文化活动,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

  建起四江鼓楼以及世界最长风雨桥——四江风雨桥、世界最大单体木构建筑——侗乡鸟巢、民族风情街月亮街等,已经逐步成为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侗族文化旅游休闲中心。

  袁本初在網上查阅着關於四江的人文风貌,向往之情更甚,的确是一個旅游胜地啊!并且有美女导游陪伴。

  在石岩农场渡過的第一個夜,袁本初睡得很安稳、平静,事业步入了正轨,一切都有了盼头,努力付出终有回报,這是袁本初随时告诫自己的话语。

  清晨,阳光播撒在农场的屋檐上,金碧辉煌,犹如大雄宝殿,近了,却只是红砖黑瓦的破屋一座。

  虚虚实实,梦幻泡影罢了。露珠洗涤着翠绿的枝叶,滋养着大地,鸟儿的啼叫声,唤醒了睡梦中的袁本初。

  只见他来到外面泥泞的過道,瞭望着下坡方向的景物,层层叠叠的丘陵,宛如青蛇飞舞,昨日還落败枯黄的板栗树叶,隐约有些起色,這给袁本初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五千块值了!不会打水漂,张虎要是知道的话,肯定肠子都悔青了。”袁本初深吸了一口大自然的气息,精神劲一下子就恢复了,混合了植物的芬香、泥土的清香,让他找到了乡村故土的感觉。

  抖擞精神的袁本初捣鼓着早餐,为了节约時間,袁本初充分利用电饭煲煮粥的功能,拎起昨晚小紫的猎物,一只田鼠。

  老鼠的食用悠远流长,不過都市生活下的老鼠肮脏不堪,细菌滋生,很少有人敢吃,生活在家庭的鼠辈,只有在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中,肉类、食物短缺的时候会選擇吃食。

  小时候袁本初就吃過躲在家裡的老鼠,并不是生长在田间、丛林、草原的田鼠。98年的洪水,南方波及严重,别說是肉了,饭都沒得吃!有一天,袁本初的老妈吴阿妹,抓了几只家鼠,烘干后与剁辣子爆炒,做了一道伪兔子肉。

  個把月沒吃肉的袁本初,哪裡管真伪,吃得满嘴流油,回味无穷,家鼠的制作方法很讲究,首先的要点就是要把老鼠的病菌弄干净。

  烘、汆()、炒,吴阿妹虽然沒什么文化,却也不敢乱给孩子吃有毒的东西,经過一系列的繁杂步骤,才端上桌来。

  如同某個母亲,用豆腐做成肉的味道一样,天下间的母亲都是最伟大的!

  当长大后,袁本初提到了這一茬,吴阿妹笑了笑,說道:“那個时候会有兔子?是老鼠肉做的啊!”

  袁本初并沒有想象着的做呕吐状,暗自记下了這一切,母亲的慈爱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裡。

  田鼠沒家鼠這么多病菌,袁本初剥皮,切成丁,准备了些姜、蒜、葱,等电饭煲裡的粥半熟的时候,倒入田鼠肉丁、姜、蒜去腥,盐、鸡精调味。

  全熟之后,加葱即可,一锅香喷喷地田鼠粥就完成了。在岭南等地区有句谚语“吃一鼠,当三鸡”。

  由此看出田鼠的营养价值比鸡高出不少,中医指田鼠肉可入药,有补虚扶正、补益气血的功效。

  有些人還相信田鼠肉有滋阴壮阳及生发的功效,事实到底怎样,不得而知。总体来說田鼠在南方的农村餐桌上是一道颇受好评的菜式。

  相比南方喜食田鼠,北方人则避犹不及,损失了品尝美味的机会。(田鼠值得一吃噢)

  作为资深吃货,袁本初习惯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厨艺平平,却颇有天赋,日积月累之下,烹饪的技法会逐步熟练。

  田鼠粥的肉香与米香融为一体,入口清甜,咀嚼着田鼠肉丁混合了米粒,不油不腻,嚼劲十足,舌头差点都吞进去……

  “好吃啊!比家鼠好吃多了。”干掉一锅田鼠粥,袁本初心满意足,要自己抓田鼠的话,不仅要有运气,而且可遇不可求啊!

  小紫的好处显而易见,近距离查看了板栗树的情况,枝叶枯黄的状况好转,钉子虫還挂在上面,有了起色就行。

  再去看了菜圃的情况,经過一夜的生长,芹菜、西红柿的肉芽出来了,沒以前這么夸张,催熟的效率明显降低。

  估计只是3-5倍左右吧!不過以這個面积,一次收获的数量估计能有万把斤左右。(1亩地,芹菜、西红柿相加的重量)

  時間长点就长点呗,至少合理性是站稳了,他不担心严宽、蒋雯吃不下,以蔬菜的保质期来看,多进点无关紧要,何况供求关系上,“求”占据主动,多多益善,估计是這两人的共同想法。

  继续撒了一层神土在菜圃园、板栗园,袁本初来到山墩上呼喊道:“紫气东来!紫气东来!”

  不一会小紫就跑了過来,喂食神土的時間到了,小紫還不乖乖来领取一天的“津贴”?

  摸着它的头颅,袁本初宠溺地道:“小紫啊!這几天我要出趟远门,农场的安全就交给你了,神土我已经放在裡面的過道上铝盆裡,注意别一次吃完了哦。”

  小紫一边吃土,一边点头应承,看它滑稽的模样,袁本初会心一笑。石岩农场交给小紫,他放一万個心!而且這裡又沒什么贵重的东西,蟊贼哪裡会選擇這裡?只是循例交代而已。

  袁本初收拾行囊,带了超级本、五万大洋、两套换洗的衣服、背了個旅行包离开了农场。

  大门、后门、庭院的门都换了锁,有條件了话,袁本初還打算加设几個摄像头,现在倒沒什么必要。

  步行至附近的公交站牌,等待了15分钟,乘车往民族高中而去,他還打算亲自和严宽、蒋雯說明情况。

  交货期方面,要延迟段時間,作为一個有交代的人,他认为很有必要。

  9点多,食堂已经忙完了早餐的供给,严宽闲着沒事在后门转悠,突然看到了袁本初背着行囊,上前递了支香烟,說道:“小袁,你要出远门?蔬菜的供给怎么办?”

  “是啊,严老板,我這几天要去趟四江考察下黑猪,蔬菜方面,农场的那批蔬菜還要段時間才能收获呢!”袁本初据实回答,前些日子因为沒地盘种植,不好說明自己的菜的途径。

  如今了租赁了农场,正好解决严宽一直的疑惑。

  “噢?四江的黑猪肉质不错啊,小袁你有眼光哦,以前都沒听說你有個农场,是和人合伙开办的?”严宽来了兴致,询问道。

  袁本初半真半假地道:“是我自己开的,不過大部分钱是家裡的,你看我這么年轻不啃老,现实不允许啊。”

  “也是。”严宽能够理解,刚创业的年轻人,启动资金来自父母在情理之中,农场的经营状况的好坏,取决于袁本初的努力,他估摸着袁本初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宜.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动力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