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三世(嘉佑帝x戚皇后的篇幅 慎買)

作者:八月於夏
封后大典的鐘鼓聲奏響之時,蕭衍與戚甄就在奉天門的角落。

  他們看着那孩子迎着曦光緩緩走向元昭帝,看着他們執手祭告天地,接受百官叩拜。

  蕭衍不由想起曾經他也在皇極殿,望着戚甄一步一步走向他,成爲他的皇后。

  不經意間,竟已經二十三年過去了。

  真真是歲月催人老,人亦是不曾饒過歲月。

  “我們離開罷。”蕭衍側頭望向戚甄,道:“以後這皇宮便是他們的了,你不必擔心,長晉會做得比我好。他對那孩子,也會比我對你要好。”

  戚甄從容舒身上收回眼,微微一笑,道:“皇上在臣妾心中,一直是最英明的皇帝。”

  蕭衍淡淡一笑,提步往宮外行去。

  貴忠想上前攙他,他卻擺了擺手,阻止了貴忠上前。他的身子骨已經很弱了,但他想再看看這座皇城,一邊離去,一邊緬懷。

  戚甄知他的想法,放慢步伐與他慢慢地往宮外的馬車行去。

  二人乘坐的馬車是專門尋宮匠改造過的,寬大舒適,外身用鐵鍍了一層筋骨,十分結實。

  馬車踩着轔轔之聲往城門駛去。

  這座世間最繁華的天子之城經過一夜的沉睡,在晨曦中漸漸甦醒,賣早食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小孩兒在路上嬉笑奔跑,笑聲就跟銀鈴似的。

  蕭衍透過車牖往外望去。

  曾經他是那抱薪燒薪者,爲了便是這熱鬧安寧的人間煙火氣。但從今日開始,他是這人間煙火氣中的一員了。

  上京不能有兩個皇帝,既然將那皇座禪讓給了顧長晉,他便不能也不該繼續留在這座皇城裏。

  蕭衍看向同樣望着窗外的戚甄,道:“難爲你了。”

  戚甄聞言,收眸看他。

  他這一句“難爲你了”委實有太多的意思了,是說她這麼多年來難爲了,還是說今兒陪他離開上京難爲了,又或者是她戚甄嫁與他蕭衍難爲了。

  要擱往常,戚甄大概會恭恭敬敬地道一句“不難爲”的。

  可出了宮,卸下了“母儀天下”的皇后之尊,這句不難爲卻怎麼都說不出口了。

  怎能不難爲呢?

  從她作爲戚家大姑娘,要爲家族扛起戚家人的責任之時,她的人生便再無“不難爲”的時候。

  都說至親至疏夫妻。

  但這天地間的許多情感都是至親至疏的,譬如父母子女,譬如手足骨肉。她的“不難爲”從來不是蕭衍造成的。

  戚甄擡眸一笑,道:“這些年也同樣難爲陛下了。”

  蕭衍目光落在她脣角的笑靨,緩緩一笑。

  刑貴妃他送去了太原的順王府,另兩名來自番邦的妃嬪他也如她們所願送出宮,以旁的身份迴歸故里。

  獨獨他的皇后戚甄,他非要她陪他走完這一世的最後一段時日。

  她本是可以留在宮裏的,但她來了。

  北境曾經是戚家的駐守地,戚甄幼時跟着大哥來過此地。

  那會正值隆冬,天地間一片霜白。

  年幼的戚甄還不到父親的膝蓋骨高,卻被父親放在馬上,跟着他在白茫茫的雪原裏策馬。

  父親說,戚家的孩子,不管男丁還是女娃,都得練好騎射功夫。

  後來戚甄成了上京貴女裏騎射功夫最好的貴女。

  說來,她與蕭衍頭一回說話便是在一次秋狩裏。

  大胤的開國皇帝是在馬背上打出蕭皇室的江山的,是以蕭氏一族的皇子皇孫都必須要能文能武。

  建德帝有九個兒子,除了七皇子蕭衍,倒都能稱得上文武雙全。

  那一次秋狩,蕭衍雖隨着建德帝一同去了圍場,只他身子弱,並沒有下場狩獵,而是躲在一邊的營帳看書。

  因着他不得寵,那營帳就設在十分偏僻的圍場外郊。戚甄闖入時,甚至不知那是七皇子的營帳。

  彼時蕭衍正坐在一棵松樹下,松針簌簌飄落,松濤聲猶如秋日裏的一曲輓歌。

  面容蒼白的孤寂皇子因着這輓歌彷彿多了幾縷悲慼。

  然而當二人四目對視時,戚甄卻發覺縈繞在他身邊的松濤聲壓根兒不是輓歌。

  他的眼眸太過平靜,無悲無喜一般。

  那些蕭瑟與悲慼因着這份淡然而消散。

  戚甄雖是戚家嫡女,又是衆人心照不宣的未來太子妃,但到底君臣有別,蕭衍再是不受寵,也是皇子,該行的禮不能免。

  她下了馬,同他行禮,喚了聲:“七皇子。”

  他從書裏擡起眼,道:“戚姑娘不必多禮。”

  他話音纔剛落下,不遠處便傳來了太子的聲音。

  戚甄看了樹下的男子一眼,沒再多說,頭都不回地去尋啓元太子,而她的離去,也沒叫蕭衍再多擡一眼。

  那是他們頭一回說話。

  那時的他們,都以爲這不過是萍水相逢的一次偶遇,就像墜落在湖裏的細針,生不起半點波瀾。

  誰能想到,衆星拱月般的戚大姑娘與病弱寡言的七皇子會有那樣的糾纏。

  戚甄望着從車牖一掠而過的盛夏風光,同蕭衍笑道:“到得北境,該入秋了。”

  越往北,入秋便入得越早。

  一行人慢悠悠抵達北境時,已是八月廿八。黃葉鋪了遍地金黃,衰草連天,連垂落在曠野的落日都要比旁的地方悲壯。

  戚家的舊僕都還在,知曉太上皇與太后娘娘要在此住下,一個個心驚膽跳地將老宅收拾得連一粒灰塵都見不着。

  世人皆知嘉佑帝病入膏肓久已,若是在這老宅駕崩,這一屋子伺候的人定要跟着陪葬。當初建德帝大行,單是陪葬的妃嬪便有數十人,更遑論是命更賤的宮女太監了。

  戚家的老管家留下了幾名年歲大的老僕,想着便是要殉葬,他們這幾個老骨頭也活夠了,能陪皇帝殉葬也算是爲子孫後代積攢福氣。

  殊料太上皇與太后到了老宅後,卻是遣散了在這裏伺候的老僕。

  在老宅裏伺候的只有幾名從前在乾清宮伺候的太監以及戚皇后身邊幾名宮嬤宮女。

  戚家的僕從們月銀照拿,卻不用去老宅當值,心裏頭自是惶惶不安的,然而這種惶然不安的情緒在太上皇與太后娘娘來了一個月後便蕩然無存了。

  實在是這兩位貴人的性情都太過溫和。

  他們每日都要出來看日落,手牽着手,在越發蕭索的曠野裏,不慌不忙地走着。

  十月,北境下了第一場雪。

  他們就在院子裏圍爐烤火,看着那鵝毛般的大雪從天上緩緩飄落。

  這一年會有寒災,蕭衍記得的,可這一日,他心中不再去想寒災來了要如何應對,又要如何籌出那筆安置災民的災銀。

  他只是靜靜地,心無旁騖地與戚甄一起看了這一年的初雪。

  也是最後一場了。

  十一月的天愈發地冷,到得月底,檐下的冰棱一日不敲便要垂到地面。

  十二月一過,老宅裏的人都在討論着小年要喫何種臘八粥了。

  汪德海悄悄問蕭衍:“今歲的臘八粥,皇爺想喫何種口味的?”

  這問題,汪德海年年都要問。

  而蕭衍的答覆也十年如一日的是那句——

  “坤寧宮送來的臘八粥,你給朕留一碗,餘下的拿去分了罷。”

  汪德海原還以爲嘉佑帝今歲依舊是類似的,太后喫甚,他便喫甚。

  不想蕭衍聽罷他的話,淡淡笑了聲,道:“跟北境百姓們喫一樣的便成,唔,再放一把炒香的松子。”

  汪德海伺候嘉佑帝這麼多年,從不曾聽說過他愛喫松子的,只如今他既然開了口要喫放了松子的臘八粥,他汪德海便是跑斷腿也要給皇爺弄來這麼一碗臘八粥。

  可蕭衍沒等來小年。

  十二月十六一早,他醒來後精神格外的好,還同戚甄道:“你說你幼時頭一回騎馬,便是在北境的雪原。如今來了北境這般久,都不曾見你騎馬。”

  他望着戚甄,眉眼裏是溫和的笑意,“戚甄,我想看你騎馬。”

  就像那年秋狩,她誤入他的營帳駐紮地,喊了他一聲“七皇子”。

  那時的戚大姑娘紅衣似火,風華絕代,是那樣的驕傲。

  可惜後來,成了七皇子妃和戚皇后的戚大姑娘,再不曾那樣驕傲過了。

  蕭衍想,那日她策馬離去時,他該擡眼多看她一眼的。

  蕭衍這一番話,說得戚甄的心直直往下墜。

  同牀共枕二十多年,她如何不知蕭衍爲何要她去策馬?

  他,不過是不想她看着他死。

  戚甄望着蕭衍,望着他慣來無波無瀾的眉眼,良久,笑着應他:“成,我去跑兩圈,你要等我。”

  蕭衍應好。

  戚甄換了騎裝,蕭衍坐在廊下,看着她如當年一般,翻身上馬,頭都不回地策馬離去。

  這一次,與當年不一樣,他始終睜着眼,定定望着戚甄離去的身影。

  直到眼皮負重,方緩緩闔眼。

  陷入黑暗前的最後一刻,他聽見自己對汪德海道:“此生,我已無憾。叫她莫要難過,回宮後好生陪那孩子。”

  人死的那一刻,腦仁兒格外的沉,身體格外的熱,而在昏沉燥熱之後,便是漫無邊際的黑暗與靜寂。

  蕭衍的意識在這黑暗與靜寂中沉浮了許久。

  久到他差點連光與聲音都要遺忘時,一陣轟隆隆的雷暴聲傳來,夾雜在雷暴聲裏的是一個姑娘焦灼的呼喚聲。

  “蕭衍!蕭衍!”

  會用這樣的語氣喚他“蕭衍”的人便只有還是安王妃時的戚甄。

  幾乎在這聲音落下的瞬間,在漫長的黑暗中漸漸麻木的知覺也在瞬間歸來。

  蕭衍感到冷,也感到疼痛。

  他睜開眼,藉着微弱的光線看清了前頭那張明豔動人的臉。

  蕭衍原以爲在那無盡的黑暗中,他已經忘記了許多事。

  可一見到正一臉擔憂地望着他的姑娘,那些蒙了塵般的記憶一下子鮮活得猶如發生在昨日。

  那是建德三十四年的夏,是他與戚甄在太原府的第二年。

  那一日雷雨冥晦,狂風拔樹。

  泥龍從山頂傾泄而下,他們便是被涌入洪流裏也不曾鬆過彼此的手。千鈞一髮之際,二人死裏逃生地躲入了這山洞。

  蕭衍擡手擦去戚甄臉上的雨水,輕輕喃道:“戚甄吶。”

  那一聲“戚甄吶”叫得戚甄發了好一會怔。

  自她嫁與他後,他從不曾喚過她的閨名,都是語氣淡淡地喚她“王妃”。

  戚甄望着男人深沉的眸子,微微抿脣,問道:“你方纔忽然暈了過去?可有哪裏受傷?”

  蕭衍記得很清楚,前世他們躲入這山洞時,他不曾昏厥過。

  是因着意識甦醒,這才昏過去了片刻罷。

  蕭衍溫聲道:“我無事。”

  戚甄見他面色雖蒼白,但眉眼間並無痛色,這才放下心來。方纔他帶她躲入這山洞後,一句話都還未來得及說便昏倒過去,把她嚇得手腳都發涼了。

  暴雨如注,山洞外那雨簾擋住了所有的暗光。

  戚甄渾身溼透,夏裳本就單薄,這會沾了水,就跟一層貼在肌理上的皮一般,玲瓏曲線纖毫畢現。

  二人成親這一年來,雖同牀共枕過,但他們十分有默契地一人宿在最外頭,一人宿在最裏頭,中間隔着一牀誰都不會用的厚被褥。

  他對她做的唯一能稱得上親密的事,便是上月她被水蛭咬傷後,他舔去了她傷口上的血。

  再往後,就是方纔他們捲入激流時,他緊緊抱住了她。戚甄到這時,都似乎殘留着他手臂桎梏着腰間的感覺。

  那是一種充滿力量的能令人安心的感覺,那會他還在她耳邊安撫她:“別怕。”

  戚甄其實沒有怕,被捲入急流時沒怕,泥龍從山頂傾泄時也沒怕。

  反倒是方纔他的昏厥,才真真是叫她害怕。

  怕他死,怕他受傷,怕從此再見不到他。

  沒有哪一刻比現在更清楚自己的心意了。

  清楚地知道,她戚甄喜歡上了蕭衍。

  戚甄想起出嫁前,太子託兄長轉達的那一番話,忍不住咬了咬脣,並輕輕打了個寒顫。

  她擡眼望蕭衍。

  蕭衍也正望着她。

  山洞裏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靜裏。

  明明外頭的雨聲、風聲、雷聲叫囂得那樣厲害,可此時此刻,戚甄什麼聲音都聽不見。

  只聽見心臟快速跳動的“噗通”聲。

  她輕輕攥緊了手,想張嘴說些什麼來打破這一刻的寂靜,猶疑間,眼前驀地一黑,方纔還靠坐在洞壁的男人傾身上前,重重吻住了她。

  戚甄身子一僵,反應過來他在做什麼,很快便攀住他的肩,熱烈地迴應他。

  前世是她先吻的他,可這一次,蕭衍想做主動的那個人。

  雷雨聲掩蓋了山洞裏的所有聲響,那逐漸沉重的呼吸聲以及那若隱若現的嗚咽聲,只有他們聽得見。

  戚甄緊緊摟着蕭衍的脖頸。

  她知道當他們從這山洞出去後,她與蕭衍便再不是那對有名無實的安王與安王妃。而她戚甄,也再不能如父親和兄長所期盼的那樣,在合適的時候改名換姓去東宮做另一個戚家女。

  她若是想要喊停,蕭衍會停下來。

  可戚甄不想他停,就讓她自私這麼一回吧。

  山洞外,雷雲在狂風裏翻涌着。

  山洞內,雲雨漸歇,戚甄在蕭衍懷裏睡了過去。

  再醒來時,被他扯下的那一團溼漉漉的衣裳不知何時又回到了身上,且已經幹了。

  山洞裏亮了一團火,男人正在往裏添了一把乾柴。

  戚甄用目光細細描繪着他被火光照亮的側臉,從前怎會不知,大胤的七皇子殿下竟生得如此俊美?

  其實也不是不知,也曾同旁的貴女嘴裏聽說過,說七皇子若是有個母族,若是身子能再康健些,憑着他那張臉,也是能得不少貴女青睞的。

  只那時戚甄從不曾注意過他,便也不曾將那些個話聽入耳裏。即便是成親那日,她的心中滿是警惕,哪還有心思看他生得如何。

  真正叫她正眼看這男人,是在成親後的第二日。他割手取血僞造了她的元帕,叫她不必給他下藥,說他本就不打算與她圓房。

  他們如今倒是圓了房了,就在這麼個粗陋的山洞裏,在一個電閃雷鳴、泥龍肆虐的日子裏,衝動地無法剋制地圓了房。

  許是覺察到她的目光,蕭衍側頭望了過來。

  戚甄抿了下脣,道:“什麼時辰了?我睡了多久?”

  話出口,她才知曉自己的聲音有多沙啞。

  都是先前又哭又叫鬧的。

  想起她到了後頭嗚咽着一遍遍喚他“蕭衍”的場景,戚甄耳廓有些熱。

  “你睡了三個時辰,天快亮了。”

  她竟是睡了一整夜。

  戚甄望了洞口一眼,天依舊是暗沉沉的,但昨日那場大暴雨已然消停,只餘下淅瀝瀝的雨霧還在纏綿不休。

  雨一停,找他們的人大抵很快便會尋過來。

  戚甄心裏起了絲難以言喻的抗拒,她希望那些人能來得再晚些,再遲些。

  “喝些水,再過一個時辰便有人過來了。”

  蕭衍遞來半個破爛的木碗,裏頭的水應當是煮過的雨水,依舊是溫熱的。

  戚甄的確是渴了,也不嫌棄那破碗不乾淨,小口喝完了裏頭的水。

  蕭衍的目光掃過她略微發腫的脣,道:“可還會覺得難受?”

  戚甄知他問的是什麼,垂下眼睫,搖頭道:“不難受。”

  二人沒再說話。

  夫妻敦倫本就是極尋常的事,如今他們是真正的夫妻了。

  蕭衍算得極準,一個時辰剛過,果真有人尋了過來。

  來人是他身邊的那幾名暗衛,蕭衍將她擋在身後,吩咐人去取了件披風,將她兜頭裹住後,方抱着她出了山洞,放入馬車。

  “在這等我,我還有一些事要去辦,至多半個時辰就回來。”

  戚甄應了聲好,不到半個時辰,蕭衍果然回來了。

  回到安王府,戚甄先進了淨室,桂嬤嬤沒有隨她一同去下縣,是以躲過了那場泥龍水災。只王爺、王妃一夜未歸,老嬤嬤着急得一整夜沒闔眼。

  這會見戚甄回來,三魂六魄方找了回來。

  然而當戚甄脫下衣裳,桂嬤嬤剛找回來的三魂六魄立馬又沒了。

  “王妃,您,您……”桂嬤嬤語無倫次道:“是王爺做的?”

  戚甄身上的衣裳被撕開了幾道口子,還沾了些血漬,桂嬤嬤只當是昨日遇險導致的,可瞧清楚戚甄身上那些痕跡,她如何不知發生了何事?

  自家姑娘與七皇子的這樁婚事是戚家用來矇蔽建德帝的,根本做不得真。

  桂嬤嬤擔心的是七皇子強逼了姑娘。

  戚甄平靜道:“嬤嬤,是我自願的。”

  她掬水淨臉,望着水裏倒映着的那張明豔的臉,輕輕地道:“嬤嬤什麼都別問,讓我好生想想,該如何同兄長交待。”

  她喜歡蕭衍,不願被送回啓元太子身邊,也不願眼睜睜地看着戚家與啓元太子將蕭衍弄死。

  她要想個法子護住戚家的同時也護住蕭衍。

  從淨室出來,戚甄用了一盅燉得軟糯的粥便歇下了。

  她乏得緊,上了榻沒一會便沉沉睡去,這一睡便睡了兩個多時辰。用完晚膳,戚甄直到梳洗停當,要熄燈了也沒見着蕭衍的身影。

  桂嬤嬤給她點了一爐安神的香,道:“王妃可要老奴在這陪着?”

  “不用。”戚甄望了眼裏間的簾子,道:“可知曉王爺去了哪兒?”

  問出這句話後,她忽地一笑,又道:“洪水決堤,泥龍肆虐,他這會定然是去處理這些事去了。嬤嬤出去罷,不必去打聽,我這就歇下。明兒起來,我也要去下縣一同安頓災民。”

  話音甫落,外頭便傳來蕭衍說話的聲音,屋內主僕二人立時將話匣子一歇。

  似是怕吵到裏頭的人,男人說話的聲音壓着,聽不真切。

  不多時,蕭衍交待完畢,三兩步便推門入了寢屋,瞥見坐在榻上還未就寢的姑娘,他腳步頓了頓,靜靜望着戚甄。

  桂嬤嬤只覺自己是多餘的,一咬牙便行禮出了屋。

  戚甄擡眸與蕭衍對視一眼,道:“王爺用過晚膳了嗎?”

  “用過了,方纔與平固、伯君他們一同在書房裏用的膳。”他解開外袍,將沾滿泥漬的衣裳掛在黃花梨木架子上,接着道:“我到淨室去沐浴,可會吵着你?”

  戚甄搖頭,“王爺自顧忙去。”

  待得蕭衍入了淨室後,她便在榻上躺下,榻上那橫在中間的被子被她推到了角落。

  蕭衍從淨室出來,上榻時,目光在角落那疊成豆腐塊的被子停了片刻,旋即放下幔帳,如從前一般,躺在朝外的位置。

  戚甄沒睡着,他上榻的動靜,她自然是知曉。

  但她依舊背對着他而睡,直到身後傳來勻長的呼吸聲了,方悄悄翻過身,朝他望去。殊料她纔剛剛轉身,便直直撞入他的眸子裏。

  身側這男人壓根兒就沒睡着,正側躺着,等她轉過身看他呢。

  屋裏裏留了一盞角燈,光線朦朧黯淡,榻上的男人便是揹着光,戚甄依舊能看清他的眉眼。

  二人面對面望了好半晌,蕭衍伸手輕輕揉捏起戚甄的耳朵。

  他的指腹帶着薄繭,隨着他手上那慢條斯理的揉搓,一股戰慄之感從戚甄的後背緩緩攀爬。

  她從不知她的耳竟會如此敏感

  昨兒他吸吮她耳珠與啃咬她耳骨時,她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蕭衍的動作十分輕柔,勻長的手指將戚甄的耳垂揉出一層淡淡的粉色後,又順着往下,摩挲她脖子那細膩柔白的肌膚,之後輕輕挑開了她的衣襟。

  戚甄按住了他的手,輕聲問他:“你不累嗎?”

  昨日在山洞,她好歹睡了幾個時辰,而他是一刻都不曾歇過。回到王府後,又去了書房,一直忙到這會,算起來,差不多是兩日不曾闔過眼。

  “累。”蕭衍望着戚甄,一字一句道:“可是戚甄,我想要你。”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