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8章 一笔勾销

作者:木子蓝色
午后。 不断有邻居村人前来罗锋家,大家都已经听說了上次受召去汲郡挖河的那八人回来了,他们运气好,說两個月役期真的到期就回来了,而且更走狗屎运的是回来的时候,居然還擒了蓝面十八鬼救了县令千金,這不人人得了一笔重赏。 尤其是罗瘸子家的小五,不但额外的得了县令千金的一笔三十贯白钱的重谢,還被县令赏识补了县裡捕快的差事,以后可就风光了。 就连本裡平日高高在上的乡正和裡长都赶了過来,见面還殷切热情的打着招呼。 要知道,隋朝百户一裡,五百户一乡。皇权不下县,在县城之外的乡裡,全靠那些乡正裡长维持,而每個乡正裡长,选用的又基本上是大宗族长或那些财大势粗的豪强们。 這些人要么富贾一方,要么是当地大宗豪族,又或者有亲族在朝廷为官,哪個平时在乡裡不是高高在上,真正的土皇帝。 甚至一般的诉讼纠纷,只要不是刑事案件,那一般都是由乡正裡长负责审理然后上报县衙的,平时他们還负责乡裡的户籍人口登记,课役征召催发,以及治安维持等等。 现在却都主动的赶来登门。 罗母生怕罗锋少年得意得罪了這些人,拉着他在一边仔细交待,說乡裡面這些人比县城的县令都還說话管用,万万得罪不得,而且罗家的债主裡,乡正和裡长正是最大的几個。 罗锋倒很清楚县官不如县管,别看這乡正和裡长好像就管着那么百来家人口,可是权力确实不小。比如說罗锋年满十六,按制度可以均田授地,按例是能够授成丁一半的田地,也就是說可以得到五十亩地,春中十亩永业田,四十亩口分田。 而实际上呢,分田均地也得由地方的乡正裡长们负责报告实际情况,也就是說规定是這样,但实际還得依靠乡裡的田地数量实情来授田。比如說南山村有六十来户人家,成丁得有二百来個,未成年的中男也得有几十個,若真人人按朝廷规定授田,那南山村得有起码三万来亩地才够。 可实际上呢,南山村的田地总共才万亩不到,還包括了坡地山地在内。這万把亩地中,還有近三成是属于几户地主的地,剩下只有七千亩左右的地。 而现在近三百丁男中男,实际总共才有七千亩左右的地可分,平均一丁才只有二十亩左右的地。 一個丁男二十亩地說起来好像很多,可要知道南山村在小泰山脚下,地多是山坡旱地,這样的地缺肥少水,只能轮播休息,加之這年头种地的技术有限,产量也低下,二十亩地分成三批田轮作,实际一年才种十三亩,亩产连一石都不到。 正因此,人多地少,分田授地就成了近年村裡一個很麻烦的事情。 而乡正裡长们就掌握着這個权利,罗锋今年十六了,都已经受官府征召开始承担劳役了,却還沒有分過一分田地。 不止是他,其实早在好些年前,所有的中男都已经不再到年龄就分地了,一般只有年满二十一岁成丁后,才有机会分田均地,分的還越来越少。 罗锋家五個成丁一個中男,可他家就他父亲和两個长兄分過田地,剩下的三人都還不曾分過一分田地,因为沒地可分了,得等村裡有丁男年满六十退田才有地可拿出来分。 一家人就守着六十亩地過日子,那么多人就耕种六十亩贫地,可每年的租庸调却是按丁口交的,一家得交五丁的租调,每丁還得免費服二十天的劳役,现在罗锋成为中男,也一样得交半租调,服半庸。 地少,租调庸却不能少,這使得罗家的负担大增,要知道六十亩地不是全都种粮食的,還得拿出不少来种桑树和麻,用以养蚕织丝织布,朝廷的租调税赋裡面,不仅要交粮食,還得交丝布。 乡正姓李,是南山村李家人,同是一個村子,能成为乡正当然不一般,比起罗家来,李乡正家很有钱,他家人丁倒不多,不是大姓大宗,可他们家有钱有地,他家总共才十来口人,可却拥有一千多亩地。 本来按制度每丁最多拥地一百亩,但李乡正有办法,他拿钱打通关节,获得了勋爵,勋爵虽不是官职不理实事,可却相当于有品级的,相应的勋爵還能获得额外的田地份额,靠這個办法,李乡正硬是能保留家族传下的一千多亩私田。 而如罗锋他们這样的普通百姓,就算有钱,也最多只能买下一百亩田地,而且若买了百亩田,那么以前朝廷授给的田地就得交回,普通百姓一丁只能拥有百亩田地,這是限额,不能超過。 李乡正自家田多地广,拥有一千多亩地,在县城裡還有商铺酒楼,另外他還有個妻兄是郡中的参军,靠着這些,他于是成为长白乡的乡正。 裡长姓王,却不是南山村人,而是隔壁王庄的。王裡长家在王庄那是大宗族,拥有数十男丁,靠着這個他成为南山裡的裡正,管着南山村和王庄等三個村子一百来户人家。 “我刚从县裡回来,听說五郎兄弟這次是大显威风啊,县令大为赞赏,破例提拔你当了捕快,可喜可贺啊。” 乡正和裡长做为乡裡基层吏员,称为县吏,平时也要轮流到县衙办公,负责协助县中胥吏们统管地方事务,他们消息倒是很灵通,打听清了罗锋這次立功不小,而且還是救了县令千金,又深得县令喜歡,据說连新来的郡丞都对罗锋很是赞赏呢。 “其实只是正好碰巧而已,真正立功的是我表兄,向李乡正和王裡正介绍下,這位是擒杀蓝面十八鬼匪首的历城秦琼秦叔宝,是我舅家表哥,如今在左翊卫府为卫士,是大将军来护儿帐下亲卫。” 乡正和裡长从县城来,自然早打听到了這位秦叔宝的厉害,還知道他是历城秦家人,当下十分客气的拱手称礼。 “乡正和裡长来的正好,之前我罗家欠下不少外债,如今我因擒贼得了县裡的一些赏赐,我打算把這赏钱拿来先還清债务,還請两位替我做個见证。” 李乡正和王裡长還客套了一番,最后见罗锋把一串串的扬州白钱都拿了出来,于是便也点头同意。 還钱很顺利,有两位乡正裡长做见证主持,請来了各位债主,然后拿出借條,算清本金利息,一手還钱,一手撕毁條欠,一笔钩销。 一串串的铜钱拿出去,一张张欠條拿回来,再撕毁放进炉子裡烧成灰烬,這一切都在两位乡正裡长以及诸多邻居村人的见证下进行。 近二十贯的所有债务還清后,罗母不由的长叹了一声,感觉心头一阵轻松。 五十出头的李乡正看着脚下收回的十串整铜钱,脸上笑意愈盛,“五郎真是了不得,将来前途必然无量。对了,本来我今日跟裡长来,還有一事要相告你的,你如今年满十六,户籍上也已经更正为中男,之前還到汲郡挖了两月河做役,现在马上又要到县衙做捕快,我和王裡长呢商量了下,给你量二十亩地给你。” 這倒是意料之外的好事,正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雪中送炭少见這锦上添花的事确实更多。 “现在有地可分嗎?”罗锋笑问。 “今年有几個丁男年满六十,按规定退還了口分田,不過你也知道,咱们长白乡南山裡向来人多地少,为了凑這二十亩地我跟王裡长可是也着实费了一番脑筋的。” “小五明白,多谢二位了。” 南山村的中男多少年沒分過地了,就算是成丁,一开始也只是分十亩地,要是跟乡正裡长关系好,孝敬到位,過几年才可能再补上十亩,但二十亩也就到顶了。 现在罗锋才十六岁呢,结果一下子就分到了二十亩地。 小六在一边突然问,“我五哥分地了,那我三哥和四哥有沒有地分啊?” 這话问的李乡正和王裡长都只得呵呵而笑。 “两位,我六弟向来有些糊涂,你们别在意。” 两人也就点点头,分地给罗锋,那是特别照顾,知道他刚救了县令千金,又得郡丞和县令赏识,马上要成为县衙快班的一個正编捕快,還跟历城秦家又有了来往,這才给罗锋几分面子,特意为他凑了二十亩地的。 若让他们给罗老三和罗老四一起分地,他们也麻烦,倒不是說完全拿不出地来,可這样的事情就是坏了旧规矩,总是不好的。 “沒事,五郎啊,咱们本就是同乡同裡的,以后又都在县衙办差,可得多互相关照一二。”李乡正扶着须笑呵呵的道。 “那是那是,我本是晚辈,就算在县衙当差那也是后进,以后還得多指望二位帮导。” “一定一定。”两人见罗锋如此上道,倒是很满意。 “你三哥四哥分田的事情,你也不用担心,回头我和王裡正再商量商量,总会想法子再给他们凑出些田地来先分给他们的。” “那小五就在這裡先谢過两位了!”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