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典妻生子传宗嗣 作者:木子蓝色 作者:木子蓝色分類: 人少了,留下的分的地就多了,這本是好事,但是也带来一個問題,就是好像突然之间,女人不够了。 “怎么個說法?” “年轻人娶媳妇难了,以往娶媳妇简单的多,虽也要给彩礼,但女方会有嫁妆。可现在這两年,娶媳妇越来越难了,好像年轻女子一下子少了许多,因此好多地方现在彩礼要高,嫁妆却陪的少了,就這样,還一家有女百家求,踏破门槛呢。” 老铁匠指着身后的三個儿子,“我三儿子,到现在就一個娶亲成家了,那两個還打着光棍呢,现在娶個媳妇,动不动就得要六万六、八万八呢。” 六万六那就是六十六贯,八万八更是高达八十八贯,对于普通的农家来說,這确实是很大压力,毕竟刚安稳几年,好多人家旧债都還未偿清,哪裡有什么积余呢。 “确实是贵了。”罗成也道。 “所以啊,现在就有那种人牙子,专门弄来一些什么突厥女啊、高句丽女啊又是什么新罗、百济女之类的,便宜的多。有的一個只要两万钱三万钱就行了。” “這些怕是奴隶吧?”魏征在一边道,“朝廷可是有律法,良贱不婚的。” “這倒沒事,那些人牙子会帮忙给放免還良的,花几千钱手续钱,就能给你办妥。” 百姓们都想的比较简单,在娶不到媳妇,媳妇难娶的情况下,也顾不得对方是胡女還是奴隶出身了,只要是個年轻女人,能生养,就行了。 毕竟六万六八万八的彩礼压力太大,更何况有的地方,听說甚至要十二万八、十三万六等,真是娶不起。 总不能看着儿子二十好几還打光棍吧? 過去朝廷是严禁良人与贱人成亲结婚的,违者不但婚姻无效,甚至還要处于徒刑劳改。 可现在朝廷对這方面也放宽松了许多,主要還是给了变通的办法。 就如老铁匠說的,良贱不婚是沒变,但现在奴隶還良的限制放宽了许多,只要出钱,就能在官府登记申請,只要這奴隶不是有什么重大罪恶在身的,一般都是可能放免還良。 取得良籍之后,自然就可以与良人结婚了。 现在這也成了人牙子们的一项赚钱买卖,他们从各大奴隶港挑选年轻的女奴隶,管她是来自高句丽還是突厥,然后再贩到中原各地,卖给乡村那些找不到媳妇的人。 本来在各大奴隶港口,沒有一技之长,或是特别美貌的女奴是不怎么值钱的,值钱的是那些青壮的男奴,以及有一技之长的,或是长的非常漂亮的。 這些人這么一运作,于是不值钱的女奴盘活增值,转手就能大赚一笔。 還有一些人,则干脆更简单,他们或者到四边之地,或者就是在那些山区偏僻之地,找那些落后的土著蛮夷部族,搞起了婚介。 其实也就是变相的买卖人口,如大别山啊巴汉等地,甚至是岭表等地,都還有着大量的土蛮,這些人過的還是比较苦比较落后的,于是有商人跑過去,承诺给他们女儿找個汉家好婆家,其实這好婆家不好婆家的,关键還是這些商人代付礼金。 把许多中原的商货啊,或者干脆直接给钱。 有的时候,有個万把钱,就能把那些土蛮砸晕,然后就同时嫁女了。這些人把女子带走,转身再嫁给那些光棍们,转手收两三万钱,大赚一笔。 罗成听了也只能无语。 虽然之前還沒有官员把這些民间小事情禀报给他,但他丝毫不怀疑真实性,因为就算是到了后世,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 大城市的人找不到媳妇,就跑到乡下去找,乡下人找不到了,那就跑国外去找,甚至早些年,各种拐卖买卖也层出不出。 正所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其实隋朝时娶不到媳妇的男子也多的是,只是那时好多人连饭都吃不饱了,也就沒有那么迫切的娶妻需求了,毕竟温饱才是第一啊。 可现在大家日子普遍好過了些,生活都有盼头了,哪怕刚有温饱,也急需想要娶妻生子了。 這是人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追求。 這时代一样讲究重男轻女,過去日子艰难,因此溺女婴弃女婴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多的,虽然战争也带来大量男子的死亡,可朝廷的大移民政策,和如今生活转好,使的這娶妻需求就无限的放大了。 一時間,一女难求。 自然而然的就催生出了這么一個婚姻中介市场了。 “我先前也托了好几個人牙子,给我這两小子介绍,结果拉来几個,可都不太满意。”老铁匠有些遗憾的說,自家小子也是长的不错,人也聪明勤快的,還会手艺,将来日子肯定不会差哪去。 但人牙子带来的姑娘,不是太老了,就是太丑了,要么就是看着身子太单薄了,最重要的是,這些人一句汉话也不会說,就跟個哑巴似的,甚至還不如哑巴呢,毕竟哑巴虽不会說,但大多都能听懂啊。 可這些胡女奴隶,既不会說,也听不懂,花几万钱娶過来,就只能是生养了。儿子沒官爵勋位,又不能纳妾,娶了不满意可就麻烦了。 而他還听說,有些人花了几万钱娶了来,结果后来這女的又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老铁匠因此到现在也沒看上一個。 “实在不行,干脆先让老二老三典個女人過来,生娃再說,再一边慢慢寻摸着。” “典一個,典什么?”罗成惊讶的问。 “典個女人啊,”铁匠见罗成似不明白,于是解释說,在過去,早就有典妻。有些人娶不上妻子,可有些人虽有妻子,可却穷,于是有些穷汉便把妻子典给光棍,立個契约,典個三年五年的,三五年后,妻子再收回来。 典妻,說白了就是佃妻租妻,光棍们典妻是因为娶不起,于是只能租,租来干什么,当然是生孩子。 一般典妻也就是两到三年,差不多刚好是生個孩子,等到期后,女人留下孩子,然后再回到原丈夫家中去。 罗成震惊万分,“還能這样,岂不有违人伦,有悖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