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河北人都是武夫

作者:青銅劍客
看到安慶緒一臉沮喪,謀士高尚獻策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太子不必過於憂慮。

  揚州位於徐州與江寧的夾擊之中,腹背受敵。

  我軍可迅速集結丹陽與徐州的兵馬,再把崔乾佑的兵馬抽調回來,集中優勢兵力合圍揚州。

  只要我軍能夠迅速集結,定然能夠一舉喫掉這支唐軍,變小敗爲大勝!”

  安慶緒喟嘆道:“別無他法,只能依照先生的計策用兵。”

  於是安慶緒立即派出三路使者,分別趕往徐州向安祿山報告揚州失守的消息,請求父親派兵南下與自己合圍揚州。

  同時派人趕往溫州境內,勒令崔乾佑退兵馳援揚州,嶺南的土地就暫時不要覬覦了,先把揚州奪回來再說。

  最後一名使者則趕往蕪湖,留下曹世勳率領五千人駐守蕪湖即可,要求李庭望即刻率領一萬人順江東下,前來揚州助戰。

  李禕的船隻很快抵達瓜洲渡,在這裏與杜希望派來接應的船隊會合,在江上列陣迎戰追襲的叛軍。

  安慶緒看到唐軍已經做好了準備,自知佔不到便宜,只能下令全軍暫時停止進攻,先停泊在長江南岸的京口渡,與唐軍隔江相望,等整合兵力之後再做打算。

  李禕留下夫蒙靈察統率兩萬人鎮守瓜洲渡口,自己率領一萬人順着大運河前往揚州與杜希望會師,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申王算無遺策,我們僅用了三天的功夫便拿下了揚州,這可是一件振奮朝野的大勝!”

  杜希望抱拳稱讚李禕的功績,並親自修書向長安報告這場振奮人心的大捷。

  李禕撫須謙虛:“還是杜公麾下的將士軍紀嚴明,令行禁止,方纔能夠迅速攻佔揚州!”

  頓了一頓,話鋒一轉道:“不過,揚州處在徐州與江寧的夾擊之中,安祿山必然會全力來搶奪揚州,大戰一觸即發,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杜希望深以爲然:“申王所言極是,希望王難得率領的一萬將士能夠儘快抵達揚州。”

  李禕又道:“只要田神功能夠攻佔滁州,揚州就能與廬州、壽春等地連爲一體,不用擔心孤立無援。”

  安慶緒的使者快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了徐州,跪倒在安祿山面前。

  “啓奏陛下,揚州失守!”

  “什麼,揚州丟了?”

  安祿山聞言吃了一驚,在身邊幾個太監的攙扶下費力的站了起來。

  自從去年臘月在徐州登基稱帝之後,安祿山就再也沒有走出過皇宮。

  他接受李林甫的建議,從各地採納了六十名妙齡少女充實後宮,每天過着耽於享樂的日子。

  安祿山把政權交給李林甫,軍權交給史思明,每天大魚大肉的胡吃海喝。

  短短一年的時間,他的體重便從兩百四十斤飆升到三百多斤,不要說上馬甚至就連起牀都費勁。

  “太子真是讓朕失望啊,這怎麼能讓朕把江山放心的交到他的手中!”

  按照安祿山的部署,現在的燕國分爲三大戰區。

  分別是中原戰區,由吳王史思明統領所有兵馬。

  河北戰區,由李歸仁統率所有兵馬。

  以及江南戰區,由太子安慶緒指揮所有兵馬。

  揚州隸屬於江南戰區,城池丟了,責任自然要算到安慶緒的頭上。

  旁邊的段皇后趁機獻言:“安慶緒爲人剛愎自用,目中無人,根本就難堪大任,陛下應該早點改立四郎爲太子。”

  段皇后嘴裏的四郎就是自己的兒子安慶恩,再有幾天就十四歲了,已經逐漸長大成人。

  母子二人看到安祿山的身體每況愈下,這段時間便鉚足了勁爭奪太子之位。

  看到安祿山陷入沉吟之中,段皇后繼續道:“陛下的長子乃是安慶宗,安慶緒不過是次子,如今又不成器,陛下絕不能把江山託付給他啊!”

  安祿山無奈的道:“二郎手裏現在有兵權,也立下了不少戰功,現在廢黜他必然生變。

  就算要改立四郎爲太子,那也要等攻佔洛陽,局勢明朗之後再說。

  皇后莫急,朕不會忘記四郎的,一旦有合適的機會,朕一定會讓四郎取代安慶緒。”

  段皇后這才轉憂爲喜:“君無戲言,陛下可千萬莫要讓臣妾失望!”

  由於徐州被山東、睢陽、江南三大軍事集團拱衛在中央,因此徐州並沒有太多的兵力。

  即便燕軍不斷強徵,目前的徐州也只有四萬左右的兵力,如果再抽調兵馬去進攻揚州,那麼就會導致兵力空虛。

  王忠嗣跨海偷襲幽州的前車之鑑纔過去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安祿山自然不會犯這種錯誤。

  在與李林甫、嚴莊、張通儒等大臣商議之後,安祿山決定不抽調徐州的兵馬去攻打揚州。

  徐州的兵馬非但不能抽調,還得繼續徵兵,擴充兵力。

  揚州距離徐州不過六百里路,又有大運河連通,稍不留神就會被唐軍兵臨城下,不加強國都防禦怎麼能行?

  安祿山可不想像張守珪、李琦那樣被唐軍活捉,押送到長安當街斬首。

  李林甫其實很想讓安祿山把國都從徐州遷到江寧,把燕國的所有兵力全部屯集在江南,憑藉長江天險與大唐抗衡,這樣至少可以割據半壁江山。

  但安祿山手下的將領清一色的全部都是北方人,甚至不是“幾乎”,而是全部。

  因爲李林甫建議安祿山從徐州遷都江寧,史思明直接從睢陽前線跑回了徐州,非要當衆砍死李林甫。

  史思明的話代表了“安史集團”所有將領的心聲,江寧只能做陪都,絕不能成爲大燕的都城。

  在江南與河北之間,讓大燕的將士們選擇一百次,甚至是一萬次,那也是“保河北放棄江南”。

  “你個奸賊再敢妖言惑主,老子把你的腸子挑出來!”

  幸虧安祿山用肥胖的身軀抱住史思明,讓李林甫快跑,這才讓他免於一死。

  經過了這次激烈衝突之後,李林甫算是看明白了,這幫河北人都是武夫,沒有政治頭腦,他們打仗還行,但想讓他們擁有政治家的格局,那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這讓李林甫有點心灰意冷,看清了安祿山與史思明的上限也就這樣了,他們最多就是亂世軍閥,絕非改朝換代的雄主!

  縱觀歷史,能夠建立王朝的嬴政、劉邦、劉秀哪個人不是雄才大略,政治眼光卓越?

  司馬懿雖然陰險,但也是老謀深算,狡詐狠毒,該隱忍的時候比誰都能裝孫子。

  李淵雖然比起秦始皇、漢高祖略遜一籌,但也是能屈能伸的明主,更何況還有天縱之資的太宗幫着他開疆拓土!

  安、史二人甚至就連劉備都比不上,如果李備與手下的張飛、趙雲等人死抱着家鄉不放手,又怎麼跑到巴蜀建立季漢,與魏、吳兩家鼎足三分?

  “居然寧死也不肯背井離鄉,爾等能成大事纔怪!”

  在李林甫看來,這安祿山頂多就是董卓、袁紹之流,小富即安,胸無大志,拿下徐州之後就失去了進取心,每天沉迷於酒肉和女人之中,身上的肥肉長得比豬膘長得都快,歷史上哪有這樣的皇帝?

  史思明打仗倒是一把好手,在兵法上頗有造詣,但他最多就是元帥之才,缺少政治格局,註定成不了大事。

  看清了安祿山與史思明的斤兩,李林甫也就不再對這個軍事集團抱有期望,但他又無路可去,只能在徐州混日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陛下言之有理,決不能抽調徐州的兵馬去攻打江寧,從睢陽抽調一支兵馬去收復揚州更爲妥當。”

  李林甫吸取了教訓,再也不提遷都江寧的事情。

  安祿山表示贊同:“傳朕旨意,讓吳王抽出一支兵馬向南進攻揚州,聯合太子與崔乾佑圍剿李禕,爭取早日收復揚州。”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