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舌燦蓮花,陳明利害

作者:琅邪王
“這既是我的意思,也是我父王的意思!”

  面對舅父竇抗的質問,李世民既沒有隱瞞,也沒有狡辯,反而老老實實說出了事實。

  “哈哈哈,很好,我明白了。”

  竇抗聞言一時間怒極反笑,隨後陰沉着一張臉對李世民道:

  “看來你父王和你們李家如今大勢已成,不再需要我們竇家了。

  既然如此,老夫待會就派人去一個個通知在朝中爲官的竇氏族人,要他們明天跟老夫一起上書辭官,好給其他人騰出位置。”

  眼見竇抗一言不合就以辭官相要挾,李世民卻依舊是不慌不亂,似乎早就料到自己舅父會有如此激烈反應。

  待竇抗說完,他才輕輕搖了搖頭,好言勸道:

  “舅父稍安勿躁,不如先聽我這個做外甥說兩句,再做決定不遲。”

  竇抗沉着臉沒有說話,只是冷冷看着李世民,倒是想聽聽他如何舌燦蓮花,是不是真能將黑的說成白的。

  李世民既然敢跟父親李淵主動請纓出面勸說竇氏,自然早就想好了遊說的說辭,但他並沒有直接解釋他們李家非要搶在秦昇之前在關中舉行科舉考試的緣由,反而問了竇抗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

  “當今天子自稱是弘農楊氏之後,不知舅父可曾瞭解過弘農楊氏的發家史?”

  竇抗皺着眉頭看李世民,雖說不明白自己外甥爲何會突然問這麼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但還是點了點頭,沉聲回答道:

  “老夫自然知道,當年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自刎於烏江邊,一衆漢軍將領競相爭搶項羽屍身,其中一個名叫楊喜的郎中騎搶得楚霸王的一條腿,被漢高祖封爲赤泉侯,弘農楊氏由此發家。”

  聽竇抗說完弘農楊氏的起源,李世民不由笑了笑,又繼續問道:

  “如此說來,弘農楊氏同樣是以軍功起家,可爲何千百年來,其他家族起起落落,不是沒落就是消亡,只有弘農楊氏一直長盛不衰?”

  聽完李世民的問題,竇抗再次皺起了眉頭,因爲他怎麼可能聽不出自己外甥是在借弘農楊氏勸喻他們竇家。

  但他作爲竇家的家主,怎會這麼輕易被一個晚輩用三言兩語給說服,因此他故意裝起了糊塗,依舊冷聲說道:

  “二郎,扯了半天的弘農楊氏,你到底想說什麼?”

  李世民怎會不知竇抗是在故意裝傻,但他並沒有拆穿,只是看着竇抗,繼續娓娓說道:

  “依我之見,弘農楊氏之所以千百年來一直長盛不衰,原因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治學’。

  楊喜雖說因軍功被封侯,但其後代卻一直以治學爲弘農楊氏的立族之本,先後出過楊敞、楊寶和楊震這些經學大家,其中楊震更是被時人稱之爲‘關西孔子’。

  正是因爲弘農楊氏注重治學,注重對後人的培養,使得弘農楊氏人才輩出,故而千百年來可以一直保持長盛不衰。”

  竇抗看着李世民,雖然面色依舊很是陰沉,但眼神分明已經有些觸動。

  李世民見狀,便繼續趁熱打鐵道:

  “相比之下,扶風竇氏同樣興起於漢時,封侯者不勝枚舉,但大多是因爲軍功和外戚的身份得以封侯,一旦新君登基,便立即遭到清算,族人也跟着遭殃,家族也就此沉淪,根本無法與弘農楊氏相提並論。”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竇家就該學弘農楊氏,同樣以治學作爲立族之本。”

  聽完李世民的話,竇抗依舊沒有表態,只是冷冷問了李世民一個問題。

  李世民則重重點了點頭,語氣斬釘截鐵:

  “正是如此!”

  可竇抗卻是冷冷一笑:

  “但你要知道,即使我這個家主放話,要族中子弟從今日開始便潛心治學,可學問這東西,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學有所成。

  而你們父子還要搶在今年冬天就在關中舉行科舉考試,可曾給過我們竇家子弟一個機會?”

  面對竇抗的質問,李世民反而笑了,同時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

  因爲這至少說明了竇抗是認可竇家應以治學作爲立族之本的觀點,只是認爲應該給他們竇家子弟一些時間,而不是今年冬天就搶着舉行科舉考試,根本不給他們竇家子弟機會。

  “舅父有所不知,我父王已經同意在今年冬天舉行的科舉考試中暗中實行左右榜錄取,其中左榜只錄取關隴世家子弟,右榜才錄取其他考生。

  左右榜取士之事乃是祕密進行,外人根本無從知曉,只當這些關隴世家的子弟都是憑自己的真才實學考上的,恐怕連這些考生自己都這麼認爲。

  而舅父完全可以以此爲契機,大力弘揚竇家治學之風,使得扶風竇氏也可以跟弘農楊氏一般,以治學立族,千百年長盛不衰!”

  聽到李淵暗中用左榜專門錄取他們關隴子弟,竇抗也不由一陣意動。

  他們竇家之所以反對科舉考試,是因爲科舉考試嚴重損害到了他們關隴貴族的利益。

  可若是科舉考試能夠事先充分保證他們關隴貴族的利益,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他心中此時還有一些顧慮,畢竟天下人都知道他們關隴貴族是以軍功起家,重武輕文,如今參加科舉考試卻有大量子弟中舉,很難讓天下人信服。

  除此之外,這個左榜錄取關隴子弟是隻在本次科舉考試實行,還是今後每一屆科舉考試都是如此?

  李世民似乎是一眼看出了竇抗的顧慮,不等他開口便沉聲道:

  “舅父不必擔憂,我大哥已經出面去勸說關中六姓放棄參加今年冬天的科舉考試,到時候你們關隴子弟自然是名正言順之事。

  除此之外,看在關隴世家一直支持我們的份上,前幾次科舉考試我可以說服父王專門留出一個左榜來錄取關隴子弟,只是這絕非是長久之計,學問這種事,最終還是看你們自家子弟。”

  說到這兒,李世民頓了頓,而後繼續語重心長說道:

  “舅父,我知道你們關隴世家都希望我父王取得天下之後,可以恢復以前九品中正制,以此來保證你們關隴世家的利益。

  但這是不現實的,畢竟自魏晉以來,王朝更迭頻繁,沒有哪一家哪一姓有百年江山,跟九品中正制有莫大的關係。

  有了這些王朝的前車之鑑,我父王絕無可能再去恢復什麼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考試勢在必行。”

  竇抗聽完再一次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李世民也沒有再說下去。

  因爲他很清楚,以竇家如今的處境,根本沒有別的選擇,除非真的打算跟他們李家徹底翻臉決裂。

  但以竇抗的老謀深算,絕不可能會做這種蠢事。

  果不其然,竇抗最終還是緩緩點了點頭:

  “好,念在甥舅一場的份上,我贊同此次科舉考試的錄取名單分配方案,至於另外幾家是否贊同,我可就不敢保證了。”

  李世民暗暗長鬆了一口氣。

  因爲只要竇家願意出這個面,去跟另外幾家陳明利害,他們沒有理由不答應。

  竇抗又看了李世民一眼,突然冷聲提醒道:

  “只是如此大事,你們父子下次再做決定之前最好還是跟我們商議一下,以免最終有什麼誤會。”

  最後一句話算是警告,稍稍挽回了竇家作爲關隴貴族的顏面。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