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
面對高達700億的鉅額債務,花光了所有外匯儲備的伊拉克政府只剩下兩種選擇,要麼出售伊拉克賴以生存的油田給外國資本家,換取外國資本的扶植,要麼就選擇賴賬。薩達姆自然不肯將國內的石油資源交給那些貪得無厭的外國資本家,所以他選擇了賴賬,不過他不敢向美國和蘇聯這樣的超級大國賴賬,歸根到底柿子還是要選軟的捏,擋在伊拉克出海口上的小國科威特自然就是薩達姆最好的選擇。
科威特可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國,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石油儲量驚人,開採成本低廉,石油品質還高,最關鍵的是,科威特的外匯儲備高達1000億美元,除此之外還有數百億美元西方重工業的股票,別的不說光是那筆鉅額的外匯儲備,償還美蘇的武器債簡直是綽綽有餘。
起了歹心的伊拉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毫無徵兆多情況下發動進攻,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佔領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埃米爾的胞弟法赫德親王在戰鬥中重傷身亡,另有五名王室成員戰死沙場,而埃米爾本人則率領着部分王室成員逃亡到了沙特。弱小的科威特在伊拉克軍隊面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靠着自己的力量妄圖復國根本就是癡心妄想。別說是小小的科威特,就算是中東的霸主沙特在伊拉克軍隊面前也不是對手。
一場關於外債的談判卻引發了一場戰爭,恐怕科威特政府現在連腸子都悔青了。現在科威特政府和沙特政府都害怕伊拉克軍隊繼續南下,入侵沙特的領土,對於這些富裕的阿拉伯國家來說,目前唯一的指望就是美國,只有美國出兵,科威特纔有復國的可能。
想讓美國出兵?哪有那麼容易,當年的越戰死了多少美國人,再說越戰纔過去幾年?美國的老百姓還沒忘當年全民反戰的盛況呢。科威特駐美國大使很快得到了布什總統的接見,兩人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進行了溝通,美國保證幫助科威特復國,不過是否出兵還需要得到國會的批准。科威特大使本身就是王室成員,聽到美國這種敷衍的答覆,不由得感到一陣淒涼。
本來這件事和謝廖沙沒有關係,但是謝廖沙卻很願意從中插上那麼一腳。謝廖沙知道美國最終會選擇出兵,而且這場戰爭不會像越戰一樣讓美軍泥足深陷。從上一世的經驗來看,第一次海灣戰爭根本就沒有什麼難度。不過美國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強大,他們並不清楚自己可以完全依靠空軍來主導戰局。因爲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出現之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軍事學家都沒有意識到戰爭居然可以完全依靠空中力量來決定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