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廖沙的態度
下一代深海核潛艇項目,終止研究。
西部軍區防空雷達網絡升級項目,終止升級。
在戈爾巴喬夫經濟建設爲中心的思想指導下,一批又一批的軍事項目被迫腰斬。面對着軍方的不滿和抱怨,謝廖沙也無可奈何。軍隊的利益是一定會被損害的。而且謝廖沙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讓軍方去經商的。對於那些下級的軍官和士兵來說,謝廖沙可以讓他們去企業當中工作,可是對於那些人到中年,一輩子都在研究如何對抗美帝的軍事人才來說,讓他們到企業工作就有點大材小用了。
面對軍方的不滿和抱怨,謝廖沙也無可奈何,他其實一直在試圖化解軍方的矛盾,比如在太平洋艦隊試行的軍艦改造成漁船,和退伍官兵遠洋漁業生意。不但爲蘇聯提供了大量的海產品,還爲軍隊系統間接創造了收入,可是這種示好對於軍隊和克格勃系統來說只不過是杯水車薪。
戈爾巴喬夫早就不把克格勃和國防部當作一事了,而面對各加盟共和國獨立的風潮,戈爾巴喬夫打算草擬一份新聯盟條約來取代1922年加入蘇聯的條約。不過這些事情對於謝廖沙來說,其實毫無意義。因爲各加盟共和國有着脫離蘇聯的領導,自立門戶的風險。所以謝廖沙不敢在這些地區投資,害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面對謝廖沙一手將蘇聯的經濟重新拉了正軌的現實。各加盟共和國的不滿情緒卻與日俱增。
謝廖沙害怕分裂主義會影響到自己的投資,所以謝廖沙非常偏心的將項目全部集中在了俄羅斯。這卻讓其他加盟共和國更加不滿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分離主義勢力的擡頭。謝廖沙對此也無可奈何,就像西方資本家把剛剛擺脫了蘇聯的那些東歐國家看作是投資禁地一樣,謝廖沙同樣把那些想要獨立的加盟共和國看成是投資禁地。
從目前的情況看,武裝干涉和經濟拉攏都無法讓蘇聯再像過去一樣了。因爲武裝干涉會引來國際的制裁,那樣的話,蘇聯剛剛好轉的經濟就會重新滑向深淵,而經濟拉攏更不可靠了,誰知道那些傢伙吃了謝廖沙送上的大餐之後,會不會反手又給蘇聯一刀呢?
戈爾巴喬夫和雅科夫列夫的新思維政策讓蘇聯各民族的人都開始以本民族爲出發點,而不是以蘇聯這個國家的出發點來考慮問題。人心散了,再想凝聚起來已經不可能了。
就在不久之前的一次蘇共政治局會議上,代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利益的政治局委員質問着謝廖沙,爲何歐亞天然氣管道項目的終點在俄羅斯共和國境內的列寧格勒,而不是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境內的港口城市?對於這個問題謝廖沙當時就做出了答。
“因爲歐亞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投資的資金來源是國際債權人,而對這個項目的債務進行擔保的是蘇聯政府。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已經自行宣佈獨立了,如果歐亞天然氣管道想要修到上述地區,不但於法理不和,更是會引發國際債權人的質疑!”
對於謝廖沙的上述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摩爾達維亞政府雖然氣憤難當,可是卻無法反駁。他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那個國家都可以像瑞士一樣說永久中立就永久中立的。蘇聯的這些加盟共和國離開了蘇聯的幫助,自己將經濟拉正軌根本就是癡人說夢。他們的經濟水平根本就無法擺脫對大國的依賴,要麼去美國請求援助,要麼就倒向蘇聯,除此之外的第三條路就是加入東歐的統一市場組織。否則根本就沒有別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