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超空間引擎實驗
這座古風客棧的設計充滿了東大陸的傳統美學,每一處細節都透露着精緻和典雅。
客棧的主體結構由堅固的木材和特殊的靈氣材料構成,以適應外太空的環境,同時保持了古色古香的外觀。
客棧的一側,有延伸出去的飛舟停靠平臺,這些平臺像樹枝一樣從主建築延伸出來,爲飛舟提供了停靠和維護的空間。
在客棧的外層空間,甚至還點綴着靈氣燈籠,這些燈籠能夠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中發出柔和的光芒。
它們不僅爲基地提供了照明,還增添了一絲神祕和東方浪漫的氛圍。
趙玉堂坐在基地一側的開放式平臺上,在平臺的外圍,一個圓形的水霧形保護膜包裹着平臺。
他將通信器放在小桌子上,擡起頭望向那燃燒的恆星。
他想以現實宇宙的星系爲模板,來改造自己的神域。
但研究好長時間,始終不得要領。
這些星球爲什麼是圓的?
他搞不明白。
當然,也不止他一個人搞不明白,許多人想要根據現實宇宙的模樣改造神域。
但他們也搞不懂。
趙玉堂也清楚,李星河或許知道這其中的原理。
但他拉不下這個臉。
這事就這麼擱置了下來。
再看向不遠處李星河的恆星基地。
帝國最近一段時間突破了星壘的恆星基地建造科技。
可以建造更多的大型模塊了。
比如海軍船塢、零重力礦物精煉廠以及各種大型的恆星基地武器模塊。
現在恆星基地的海軍船塢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
但李星河現在哪裏也去不了。
因爲超空間航道的研究很是困難,沒有配套的基礎設施,研究和建設都很麻煩。
想要快速將超空間引擎開發出來,恐怕還需要一坤年
但李星河的悲觀預測很快就被打臉,他低估了帝國科研人員的狂熱。
帝國科研人員藉助亞空間引擎的一些特性,整出了一個試做型的超空間引擎。
很快,這臺引擎就被安裝到了一艘科研船上,雖然船有些小了,但帝國優秀的海軍船塢和工程師還是憑藉高超的技術,將超空間引擎硬塞了進去。
隨着啓航的時刻臨近,科研人員和士兵們在船艙內集合,他們身着制服,整齊劃一地向科研船敬禮,表達對這次歷史性航行的尊重和期待。
船艙內的氣氛莊嚴肅穆,每個人都知道這次任務的重要性和潛在的風險。
馬肅站在有些擠的科研船內堅定地說道:“各位,我們即將開始一項前所未有的探索。我們是探路先瘋!瘋子的瘋!”
船艙內一陣笑聲,臨行的壓力瞬間減少了幾分。
馬肅有些人不如其名,是個很活潑的地中海小老頭,在物理學領域是一位泰斗。
超空間引擎由他引領製造。
原本李星河以及諸多科研人員不想讓他去,但他在科研方面卻出奇的偏執和嚴肅,這一點人如其名。
馬肅說自己沒幾年好活了,不如讓他來親自參與到超空間引擎的實驗當中。
哪怕死了,他也死而無憾。
身後留名,另類的永生。
更是爲了帝國的進步和未來,以及對作爲科技先驅的李星河的致敬。
馬肅繼續笑着說:“這可是一項大實驗!有想走的嗎?”
下面的一羣老爺子高喊:“沒有!”
“好!很有精神!”
“我們只要成功了,咱就能多活幾年了!失敗了更好!咱們就直接永生了!”
下面一陣歡呼。
但在科研基地中注視着他們的士兵以及科研人員沒有一個被這氛圍感染。
他們緊緊地盯着這艘搭載着超空間引擎的科研船。
“好了!我們出發!”馬肅大手一揮。
一個個大齡科研人員迅速進入各自的崗位,開始進行超空間航道航行的準備工作。
超空間引擎開始進行最後的檢查和調試,確保引擎能夠在超空間航道中穩定運行。
一位光頭的老爺子參與了引擎建造,他專注地說道:“超空間引擎啓動程序初始化,運行正常...”
隨着引擎的啓動,科研船的中心控制室內,操作員開始輸入複雜的導航指令。
設定航道座標,並激活導航系統。
他們必須精確計算航道的入口點和航行軌跡,以確保科研船能夠安全進入超空間航道。
導航員掉了好幾顆牙齒,說話有點漏風,他緊張地喊道:“航道啄標已瑟定,找航溪~統尊備就休。”
在科研船的外部,可以看到試做型超空間引擎開始運行造成的光環,它的能量場逐漸增強,形成一個環繞船體的光環。
這個光環的顏色從白色漸變爲淺藍色,其中還帶有藍光點點,顯示出引擎正在逐步達到超空間航行所需的能量狀態。
馬肅拿起通信器說道:“所有部門,準備進入超空間航道!”
科研船緩緩向着前方前進,向着超空間航道的方向加速。
隨着船隻接近航道入口,超空間引擎的光環變得更加明亮,科研船瞬間開始加速,直至達到臨界速度。
在進入超空間航道的一瞬間,科研船被藍光光膜完全包裹,船體周圍的空間開始扭曲,形成一個閃爍着光芒的粒子束。
科研船沿着屏障的凹陷通道快速前進,消失在了常規空間中,進入了神祕的超空間航道。
在超空間航道中,科研船藉助航道是特性以超光速的速度航行,周圍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時間與空間的感知被扭曲。
科研人員密切監控着各種數據,確保航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隨着船隻不斷深入未知的航道,來自超空間的壓力開始對船體產生影響,使得整個船體開始一陣陣晃動。
船艙內的科研人員們緊張地注視着各種儀器,他們試圖穩定船體,同時維持航行所需的能量和航向。
大家看完可以動動小手點下催更,很感謝大家能看完。
如果有什麼對內容的意見或建議可以直接提出來,我也能找找靈感。
我也好知道大家喜歡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