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5回

作者:竹子米
(书号:78276) 作者:竹子米 清平镇的梨乡有两條村子,一條叫上陈村,一條是下陈村。 曾经,住在上陈村的老秋家是本地最有钱的一户。他们家只有一個女儿,那些年沒少被人笑话他们家是绝户。幸亏,不大爱說话的老秋为人耿直厚道,村裡谁家有事他是能帮就帮,时日长了,那些风凉话渐渐就少了。 好人有好报,后来那闺女很争气地考上了大学,成为村裡唯一的大学生。山窝窝裡飞出一位金凤凰的传說持续了一两年,便听說那位金凤凰嫁了,丈夫是城市裡一位大富豪的儿子。 女婿第一次上门时,豪华小车进不来,只能委屈他坐三轮车。领教了山路难走的痛苦,他便掏钱修出一條大路来,就是江边那條黄泥大公路。這條路以前最大能容小三轮车经過,迎面来一辆自行车就得靠斜坡边上避着让三轮车先過。 现在路面拓宽了,拉来沙石填平道上的坑坑洼洼,這才变得平整顺坦。 通车方便之后,便常常有拉沙泥的车子经過,日子久了,沙泥把路面完全覆盖,造成如今的微风一吹,路上立即沙尘滚滚的现象。 老秋叫秋光明,一位退伍的军人,他是上陈村唯一的外来户,爱人是本村村民陈爱弟。由于他家中沒老人,当时陈爱弟的父母身染重病在家,兄弟们在外边闲混的闲混,打拼的打拼,沒人愿意在家照应。 陈爱弟不忍心抛下年老病弱的父母自己嫁人,所以秋光明把家当全搬来了。 這不算上门女婿,生下孩子同样姓秋。 秋光明身为一名退伍军人,最讲究遵纪守法,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胎,然后他去结扎了。 這條村子离镇子有些远,有山有水的,周遭环境不错,而且每天還有一趟公交车来回。因为修了路,出入比较方便,近两年有些人家都逐渐富余起来。 秋光明家不算简陋,女婿家有钱,把老丈人家的土砖房拆了重建一座青砖大屋,那些年,這算是头一份,是附近几條村裡盖房子最稀罕的。近两年,村裡好几户人陆续模仿着盖了新房子,邻村的還有人盖了一栋西式别墅,這才把老秋家的光芒抹淡了些。 后来,听一些出外打工的年青人說,老秋家的女儿离婚了,日子不好過,以前的各种羡慕换成了怜悯的目光。想着,唉,好人又怎样,到底還是要绝户啊! 当然,秋光明的为人让人敬重,他们家的前女婿更为村人做出了贡献,村人懂得感恩,除了感叹一下人生无常外,倒是沒人给脸色瞧,更沒人說他们家的闲话戳人心窝子。 直到后来有一天,老秋家多了一個小不点,大家的目光与话题又逐渐多了起来。 而那個小不点,就是秋宝。 清晨的乡村,空气清新,一派祥和静谧。 仍旧梳着丸子头的秋宝穿着一條草绿色的灯笼裤,上身一件米白短袖衫。她的面前摆着一张矮木桌,上边放着课本。偶尔一阵凉风過来,摊开的课本被一页一页地掀起,哗啦啦的。 小姑娘的下巴搁在桌上,像只无精打采的小奶猫般闭着眼睛假寐,静静倾听夏风的声音,又长又翘的眼睫毛微微掠动。 护主犬趴在她的身旁闭目养神,它谨奉老主人之命,不管何时何地,与小主人不得有三米远的距离reads;[进击的巨人]老公是童颜。 這时候,村裡的人都去地裡干活去了,剩下一些婆娘在家喂猪、煮饭做家务,周围很安静,不时传来几声狗叫。村子裡很多人家都养狗,而且是放养,村民们走出门口首先看见的八成是條狗,而不是人。 它们被放任在村裡四下奔走,目的就是为了防贼防拐子进村。 秋宝记得,她来到這裡的第三個晚上就碰上村裡闹贼。三更半夜的,她被外边的嘈杂声吵醒。 两個小毛贼进村偷鸡,刚巧那户人家沒养狗,被成功偷走一笼,结果被几條巡夜犬发现并追赶进石灰池子。亏得那個石灰池废了好久,否则他俩不死也得脱层皮。 从此以后,村裡那几户沒养狗的,全都买了两條幼犬养了起来。如今是全民养狗守家护院,外头来的陌生人不知底细进了村,忽闻一声狗叫全村沸腾,几乎都经历過被一队狗撵是個啥滋味。 村人养狗的习惯是姥爷秋光明引起的,他曾经领养過一條伤残退役的军犬。别看它残了一條腿,当年老秋家最富余时,曾有几個毛贼进過他家,结果不用姥爷出马,光是這條军犬足够把他们吓破了胆,如今在大街上看见狗他们就直哆嗦。 老秋家连條狗都這么出息,村裡的年轻人不服气,也养了起来。他们十分用心调.教,希望有一天自家的狗能胜過老秋家的。 那條军犬老死了,它给主人家留下两條强壮的幼犬,就是现在的小黑与小狼。小黑是老大,性子沉稳,好静,能趴着它绝对是一动不动;小狼性子好动,一只小蚊子飞過它也能追仇人似地撵半天,玩得不亦乐乎。 秋宝在醒来的第一天還沒搞清楚怎么回事,就被姥爷家那條脾气不怎么好的小狼给追树杈上躲着。幸亏两條狗都受過姥爷的严格训练,沒得他的命令它不敢下口咬。 姥姥家的青砖大屋有两层楼高,坐北向南,一堵高高的青砖墙围出一個大院子来。院墙很高,上边還粘着许多扎手的碎玻璃。正屋左边是浴室、洗手间,靠近院门的是一间亮敞通风的厨房;正屋右边是杂物房,裡边有几個大瓦缸,装粮食的。 杂物房的旁边围出一块空地搭棚养鸡。 院子裡种着几棵柿子树,树冠张开枝繁叶茂,一棵树的旁边有一口八角水井,探头往裡边一瞧,深幽看不见底,井水却很是清甜。鸡棚前边摆着两张竹凳子,平时姥爷就是坐在那儿静静地编织竹凳竹篮子,或者雕刻木凳、木桌什么的。 這是他赖以为生的活计,姥爷是一名木匠。 他年轻那会儿以耕种为主,编织与雕刻家具得有人订他才做,为了多一门收入。后来,塑料凳什么的相继涌出,這种纯手工的活计在市场上低迷過好一阵子,加上闺女嫁得好,生活不愁,姥爷就放弃了這门手艺。 近几年,這门活计被人以传统的手工艺品给推上市场,姥爷的一個老客户上门找他合作在镇上开了一家店,這才重拾手艺打发時間。 姥爷的手艺是店裡的一大招牌,他不必挪窝,就在自家院子裡做。材料什么的由老板叫人拉来,等他做完后再拉到店裡加工,再高价出售。 昨天才交了一批货,一张红木沙发与竹榻、凉床,還有好几张精致小巧的凳子等等,姥爷又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贵价的木材是老板提供,可竹料却是自家出的。家裡的材料用光了,姥爷打算上山去砍些竹子回来。而秋宝呢,她被姥爷勒令在家温习功课,不许出去偷鸡摸狗,否则一顿竹笋炒肉是少不了的。 暑假已经過了一大半,开学之后,她得在乡裡的小学读书。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本站所转载的小說均为網友上传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