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回京
至未时左右,康熙领着众皇子进了乾清宫,又說了些许褒奖之词,便挥手让他们散了。
……
众皇子走出乾清宫,都前往各自的母妃处請安。
雍正顿足,犹豫不前。想起生母德妃,不由得心下黯然,他自出生便抱予孝懿皇后处抚养,与德妃相处的時間不多,也谈不上多深的感情。至康熙二十八年,孝懿皇后逝世,他才有机会回到生母身边尽孝。那时他已经算得上是大半個成年人了,德妃膝下又有了老十四和两位公主。一则,他已不需要太多的依赖和娇宠;二则,德妃要照顾幼子,对他算不得多尽心。所以,母子俩的关系平平淡淡,不愠不火,明面上倒也算是母慈子孝。
只是到了后来,老十四也卷入到皇权争斗中来,他与德妃的关系极度恶化,矛盾也越发尖锐起来。至于登基之时,所說“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却是他心裡第一大痛也。
现在想来,倒是能够明白其中一些缘故了。他继位之时,德妃已是六旬高龄,自然是更加偏疼小儿子。彼时他忌惮老十四手中的兵权,将其困在西北,不能回京。恰值皇父驾崩,德妃必是悲痛欲绝,两個儿子为了皇位自相残杀,又有老八一党从中挑拨离间,无疑是给德妃增添了一层寒霜。
老人嘛,耳根子软,脑子糊涂,心肠也软……
当年他只一心争得皇位,顾及不上母亲的想法,恰恰两人都是個倔脾气,谁也不让谁,才闹得個母子不和,关系分裂。
若德妃有三分不是,他便有七分不是。
罢罢罢,终究是自己的生身母亲,哪有不在乎的道理,况如今自己也是七八十岁的人了,何必再计较過往。重来一遭,心境也开阔了,就当是为了弥补自己前世沒享受到的母爱如何……
思忖之际,雍正已经行至永和宫门口了。只见一個宫女倚在大门前张望,看到雍正,顿时喜上眉梢,上前一步迎接,道:“四爷总算回来了,娘娘都盼了好些日子了,快进来吧。”
說着便有两個小宫女打了帘子,雍正俯身而进。大殿主位上,坐着一位雍容端庄的中年女子,面若圆月,气淡如兰,温和典雅,眉宇带笑,脸上尽是一副慈祥和蔼之态。雍正见了,便知那笑容裡只有三分是真,尽管如此,仍然心生感动,忙跪下来,脆生生地叫了一声,“额娘……”
德妃何曾见過大儿子這般真情流露過,她出身卑微,在康熙后宫,也就比‘罪籍’出身的良贵人要好一点。這些年来,老四对她一直不冷不热,她只当老四是嫌弃她的出身低微,比不上他养母佟佳皇后,不愿与她這個生母過多接触。所以,她亦对老四热情不足,冷淡有余,只面子上過得去就行。
今儿個忽听得這一声满含复杂情感的‘额娘’,一時間,這心裡五味杂陈,竟不知道该說些什么才好。老四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第一個孩子,又哪有不心疼之理?只是母子俩這样淡漠的相处已经成了习惯,如今老四這么一声叫唤,倒弄得她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怔愣了好一会儿,德妃才站起身来,亲自将雍正扶起,又让宫女碧蟾搬来椅子,叫雍正坐下。德妃重新回到主位上,面上带笑,关心道:“身上的伤可大好了?”
這一笑,倒是多了两分真心,三分隐忍。雍正越发感动,回道:“劳烦额娘挂念,已经大好了。”
若是搁在以往,德妃這一问,他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德妃在他身边安插人手,监视他的行动。可這会儿,脑子裡想的也只有德妃对他的关爱之情了。稍微平静下来,雍正不由得一叹,重生以后,应对兄弟们倒是游刃有余,只是一面对父母双亲,他就忍不住感情泛滥……
德妃点点头,又道:“我這裡還有些荷露冰玉膏,你拿回去,让奴才们给你抹在伤处,对伤口复原大有好处。”
說着便让碧蟾去取冰玉膏,交予雍正。
雍正道了谢,又问起德妃近来的身体状况,唠嗑几句,便无话可說了。氛围变得尴尬起来,母子俩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之中。雍正虽有心与生母和好,奈何他本是個感情迟钝之人,又不善于表达,刚才的情感流露,不過是做鬼重生后第一次见着额娘,一时激动而真情所致。此刻冷静下来,想起平日裡母子之间的冷淡,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德妃亦是聪慧之人,既然老四心裡仍然念着她這個亲生额娘,她也自是欢喜。可是,這‘冰冻非一日之寒’,若想让老四像十四那样与她亲密无间,恐怕……难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