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给自己的讯息 作者:未知 一百七十多平米,售价巅峰期时候竟然高达一千两百万美元,以苏木头脑当然能计算出每平米价格,足有六万八一平米! 考虑到华夏所特有的“公摊面积”,实际地价比這個数字只高不低,而且高出不少。他不知道這是来自于哪一年的消息,也不知道未来人民币是不是大幅贬值了,反正如今的鹏城楼市想要卖出一万每平米都难,除非是在城市核心地带,从這样的情况来看,楼市必然還会疯涨。 苏木立马全神贯注起来,他在华夏开发房地产,這类新闻很有可能提到自己的名字,不知道哪個电台对自己有用,只能随机碰碰运气。 听說高房价泡沫,居然被贬值的货币稀释掉,這說明未来某段時間内的华夏经济不景气,楼市发展陷入瓶颈期,高通货膨胀也伴随而来,上次他听說的火爆房地产行情,迎来了理性回归的破灭期。 一波疯涨之后必然迎来回调,市场会让价格变得合理起来,歷史上這條经济规律已经被证实過无数次,苏木并不意外。 既然是市场,有卖方也要有买方才行。 如此高的价格,会让许多人往低价格的大中小型城市迁移,哪有那么多富人去接盘,投资房地产是建立在能给自己带来回报的前提下,既然房价不再上涨,也无法带来合理回报,谁還会去投资房产? 结合以前听說的情况,无数家庭背负二三十年贷款,再加上高利率,巨大生活压力会迫使许多人租房、或者去物价、地价更低的城市居住,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样经历過类似的城市化阶段,贫富差距被拉大。 按照电台裡主持人的說法,华夏楼市必然进入了回调期,苏木在心裡记下這件事,对自己未来决策会有很大帮助。 老电台裡的声音继续传来:“市场悲观情绪浓厚,就像当年五千多点的股市突然暴跌,无论是贷款买房,還是全款买房的人都被套牢了,尤其是贷款买房的那些,生活成本巨大,還不得不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偿還贷款。 如果想买房還可以再等等,实在等不及的现在买也行,跟去年同期相比某些楼盘,价格同比下跌将近百分之十,主要是老旧房、郊区房、学区房等等,在租售同权和房产空置税政策影响下,学区房走下神坛,当年高价买老破小学区房的那些人可要哭惨了。接下来再看另一條消息,最近一辆全自动驾驶的比亚迪汽车,走上了港珠澳大桥,车裡沒有驾驶员,這一幕吓坏不少老司机……” 全自动驾驶,对苏木来說是個新概念。 他边听边想,脑袋裡依旧還是房地产的那些事,考虑到华夏庞大人口基数,认为一二线城市回调,但降幅多半不会太大,有钱人总喜歡往大城市挤,這就给了维持高房价的基础。 小城市人口外流情况严重,一旦回调会摔得比大城市更惨,這让苏木产生了点新想法,土地供应被官方垄断,他忽然觉得房地产生意做不了多少年,等到苗头不对时候就应该收手。 都是些零碎的讯息,具体情况還得结合以后的形势来安排,反正如今做房地产赚钱是肯定的,九洲地产公司依然在以低价囤积土地,大型商场配套公寓楼的计划也正在实施当中。 对于全自动驾驶這個新奇的概念,苏木觉得自己未来应该不会错過,仔细听了听,還真听见了他和戴尔创办的那家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名字是苏木起的,這家公司名称早在十多年前就被他给记住。 坐在老电台旁时常调频,遇到觉得应该听的东西就听一听,乱七八糟的记住了不少事情,听见了唐纳德总统七十五岁突然病逝,华夏许多人为此放鞭炮庆祝,只可惜新总统依然对华采取强硬政策,贸易战封锁进一步升级,苏木总算知道电台裡的讯息来自于哪一年。 不清楚是指虚岁還是周岁,参考纽约那位大嘴巴的出生年纪,大概就是那两年的事,就是這些乱七八糟零散新闻,让苏木知道不少有用讯息,只可惜一直沒听說自己或者是莉莉的名字。 来自未来的消息时有时无,有的时候他就听,沒有就抓紧時間休息,中间有时只间隔几分钟,有时几個小时都是正常英语新闻,2001年的英语新闻。 通過电话关注着莉莉的身体情况,苏木就待在唐人街自己房间裡,三天后发现這轮太阳风暴已经临近尾声,依然沒听說自己和莉莉的消息,让他无比烦躁起来,对那些能让自己再次赚到大钱的消息不感兴趣。 今晚,莉莉将要进行二次手术,将上次沒清除掉的淤血清理干净。 苏木必须要去陪着她,所以打算今天听完就不听了,有這時間去浪费,不如好好陪一陪莉莉。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就在他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候,从电台裡意外听說了件怪事:“不知道为什么,這几天全世界所有高楼,外面都挂着上百米长的條幅,上面都写着同样的字。” “哦?什么字?”另一位主持人配合道。 “2001年一月五号,我不应该同意让莉莉手术,上面都写了這句话。 莉莉女士曾经是苏木先生心爱的夫人,据說那是世界首富苏木先生的忏悔,他說自己是在后悔那天同意手术,最终导致他夫人早早去世,過去這么多年了,苏木先生一直单身沒有再娶。今年年初他,儿子刚跟美国著名女模特肯达尔·詹娜结婚,在此之前他已经经历過一段婚姻,最终因为劈腿而告终,父子俩之间差别太大,很难想象如此专情的男人,竟然会有位花花公子性格的儿子……” 听到這番话的瞬间,苏木后背整個出了层冷汗! 他想明白了,這是未来的自己,在向如今的自己传递消息,阻止今天即将进行的二次手术! 既然今天在听老电台,并且知道消息源自于未来哪一天,那么多年后“自己”想办法像现在的自己传递消息,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如果不挂出條幅,說不定今天就错過了,手术也会照常进行。 而莉莉,很可能永远离开苏木。 手颤抖着打了电话,让医院取消手术,转为采用更稳妥的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