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庙街 作者:未知 第四章 文庙街(本章免費) 张辰回到了学校,老师们也都表达了对张百川夫妇去世的惋惜,并安慰张辰,要他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当然,对张辰的成绩還是很放心的,虽然张辰读的是双学位,可成绩从来沒有因为课程多而落后過,从来都是第一。 就這样,张辰又投入到了学习生活当中。每天早上晨练,吸收灵气进化着意念力,白天在学校学习,晚上回家做顿好吃的犒劳一下劳累了一天的自己。只是每天晨练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時間显得鬼鬼祟祟的,這就是在找吸收灵气的对象,准备下手了。可是這灵气虽然到处都有,可也不能见啥就抱住吸吧,吸也不怕,最怕的就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被张辰吸走了灵气,肯定会马上变成一堆灰。太過于惊世骇俗了。 半個月的時間過得很快,這半個月裡,张辰的意念力有了很大的长进,总感觉意海有一种要惊涛骇浪的感觉。现在张辰能够找到的地方几乎已经沒有什么石头可供他享用了,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处可以供他长期吸收灵气的所在,要不這灵气可就要断顿了。话說這意念力可是张辰的必杀技,不說它能够穿透物体的能力,单单是那恢复的功能就可以让张辰受用不尽。 周五晚上张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龙城卫视正在播一部纪录片,讲的是龙城市领导大搞经济建设一类的形象工程片子。镜头裡,一帮子跟屁虫捧臭脚的家伙跟在主管经济建设的副市长身后,聆听着副市长的现场教导,就怕落下一個字。接着副市长大人来到一片树林之前,旁边是龙城老牌企业卤味斋的董事长陪着,副市长对着面前的树林一顿指点,身后的小官吏门只剩下微笑和点头,然后大家鼓掌。 听着配音的旁白,张辰“嗯?”了一声,卤味斋要到高新区建基地,选的是這片树林?真实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一直以来张辰都在为灵气供应的問題发愁,眼看着周围已经沒有可供吸收灵气的东西了,正在为這时犯愁,解决的办法自己就来了。 既然是要在這片树林的地方搞建设,那么這片树林就是要被毁掉了,常言說十年树木,這片树林裡树龄最长的也不過六七来年,還不足以成材,肯定是要被浪费掉了,不如便宜自己好了。张辰心裡欢喜,看着這副市长和卤味斋的老大怎么就那么讨人喜歡呢,恨不得抱着他们亲上一口。 高新区离张辰家不远,還不到张辰每日晨练跑到中心公园的距离,而且那片树林還是在高新区靠近边上的地方,基本就沒什么人会去。那片树林张辰還有印象,是一九九二年到一九九三年时候一個個体老板种的,为的就是占地方。一共种了有六千株,占了二十亩的土地,就等着将来有人想用這块土地的时候,他好借這片树林来抬价。可悲的是树林還沒长成,土地也還沒人用,那個体老板就在澳门赌钱输了個倾家荡产,還不了银行的贷款,這片种了树的土地也就被国家收回了。 现在刚刚开始考察,到立项、批复、开工這么一個圈子兜下来怎么也得要半年時間。這么大一片树林,张辰两年都吃不下,所以也不用担心被发现的問題,可以美美的享受了。况且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就算批复会很快,要动工也得等到明年开春才可以,這一冬天死個几百棵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第二天一早起床后,张辰改变了往日的晨练路线,一路向南跑步到了那片可爱的树林处,依旧是按照惯例进行。一套太极打下来后,看看四下无人,钻进了树林裡,先是把一只手扶在树身上,感应一下灵气,树木是有根之物,灵气果然要比石头强太多了。张辰不敢吸收的過猛,双手放在树身上,展开意念力,一点一点的开始吞进,等到把一棵树的灵气全部包裹之后并沒有過于反常的感觉,這才把灵气收入体内开始消化。這一棵树的灵气就让张辰足足转化了十几分钟,足足是之前消化石头灵气耗时的五倍。张辰又把两棵松树变成朽木之后,满足地离开了树林。 感觉了一下意海中的情况,已经有波涛汹涌的架势了,估计第一次的进化很快就到了,不知到时候会是什么样的状况。根据梦中的說法,到时候意海内会是惊涛骇浪,等进化完成之后意海会扩大一倍,意念力也会随之增强。想着這些,张辰心裡不免有些期待。 回家洗漱之后吃了早饭,张辰就往文庙古玩街赶去,周六日的文庙是摆摊的人最多的时候,张辰到沒想着怎么去捡漏,古玩市场上的东西,十件裡边最少有九件是假的,地摊上的东西就更不用說了,一百件最少有九十五件假的,不過這些赝品却是考究眼力,学习知识的最佳教材。 张百川在世的时候经常带着张辰逛這些地方,张百川很少出手买东西,只在有绝对把握的时候才会出手。张百川只是收藏字画,而字画类的精品又很少,而且他還有一個习惯,就是非漏不出手,所以二十多年下来的藏品也就百十件。虽然只是收藏字画,但张百川对于其他方面也不是沒有研究,要不怎么做博物院的鉴定师呢。 龙城作为三晋省府,在两千多年前就以城市的形式存在,历经了十几個朝代的更迭,有着极深的歷史沉淀和文化底蕴。龙城一共有三個古玩市场,分别为南宫旧货市场,文庙古玩市场和刚刚开业的并州古玩城。其中又以文庙古玩市场的物件相对好一些。文庙古玩市场因张之洞做山西巡抚时,提议在被大火焚毁了的崇善寺废墟上再建的文庙而得名。 文庙古玩市场形成于一九九五年,除了文庙街裡边的龙城收藏品市场,還包括分布于整條文庙街两侧的众多古玩店铺和沿街地摊,随着一九九六年府西园古玩市场的古玩经营商户陆续迁入,文庙古玩市场越发的繁荣昌盛了。相对于南宫旧货市场和新开业的并州古玩城,文庙市场无疑是收藏圈内公认的首选,每逢周六周日,更是人山人海,比逛庙会一点不差。虽說比不上北京的琉璃厂和潘家园之类的大型市场,但也算得上不小了。 从文庙街口进来,一路都是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的地摊,每個摊位上都摆着或多或少的物件,有青铜器,陶瓷,玉器,木雕,骨雕……林林总总,类别繁多,整個一條街挤得满满当的。 龙城历经两千多年的朝代更迭,特别是经過了晋商大院时代之后,遗留下来的宝贝数不胜数。然而,经過了八十年代的大收购之后,包括一些高古文物在内,明清之前的早期精品古玩,尤其是家具瓷器,在市面上已经所剩无几了。现在能够见到的多数都是在当时被玩家们所忽略的清晚期及民国的家具、瓷器、杂件之类的。想要找到更老一些的物件,就要看你是不是能够撞大运了。 张辰是抱着拿实物学习的想法来的,倒是不管他有沒有真家伙,老家伙。它就想看看自己的眼力能达到個什么样的程度,看着一個物件,先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后再用意念力去判定对错。 连着看了十几個摊子,沒有发现一件能够入眼的物件,都是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新做的。即使有几件看起来老一点的,不是器形不对,就是纹饰弄错的,搞得张辰想施展一下意念力的机会都沒有。 在走到一個稍微大一些的摊子时,正见到摊主在对着一個客人神侃。 那摊主左手裡拿着一只碗,右手伸出食指,指着手裡的碗說道:“你看着花纹,這包浆,实打实的老物件,你要是送人的话,挑這件绝沒错。整個文庙街就沒有几件好东西,一出来就让人买走了,你今天是正赶上了,這是我前两天刚收的,今天第一天摆出来。” 听這摊主的话就知道,這位客人是一個绝对的外行,标准的棒槌一個。到這裡還敢說是买东西送人,那不是嚷着要挨宰嘛。十块钱的东西能要你一万,就算是刀子不够快的。 這位像是有点被說动了,但又不太相信,带着点疑惑的眼神,问那摊主:“我怎么相信你說的就是真话啊,谁知道你是不是骗我?”得,還算是沒有傻到家。 摊主也明白,一句两句根本拿不下来,接着忽悠道:“這你就不懂了,我能拿着老东西骗人嗎?我跟你說啊,這個玩意儿是有来头的,可做不得假,你知道原来那個慈禧太后嗎?” 這位点了点头,說知道。摊主再接再厉,道:“那你应该也知道慈禧太后逃难的事吧,那时候给外国人撵出来的。不是就跑到咱们這边来了嗎,還在祁县的乔家住過,這碗就是那时候慈禧太后赏给乔家的。” 摊主說完咽了一口吐沫,也不给客人說话的机会,又开始鼓吹他的东西:“這年头,但凡是和皇家御用什么的沾点边的东西,那可是人人都喜歡的,但凡有了這层关系,那這物件儿就带上贵气了。你要给人家送古董,那对方也得是一個有来头的人物吧,你說,你把這只带着浓重贵气的皇家瓷碗一送,那是多大的面子啊,還愁办不了事嗎?” 张辰实在是听不下去了,這家伙愣是够能侃的,一只现代的景德镇青花碗,還不是什么顶级工艺,最多也就二十块钱,他就能给你說成是慈禧老佛爷用過的。那位也是够可以的,着实让人给侃懵了,看情形离掏钱也不远了。 這古玩市场裡,最听不得的就是故事,不管是什么样的故事,什么人說的故事,一概的不能听。等你真的听进去了,等着你的十有**就是套儿,挨宰是跑不了的。 张辰离开那個摊位继续往前走着,又到一处摊子跟前,這是一处卖字画和瓷器的。前边也蹲着一個人,手裡拿着一只笔筒问价呢。摊主出价两千,那人听了摇摇头放下笔筒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