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踏青郊外,风筝漫天 作者:雪晨听海 正文 正文 “风筝也能用来比赛?還是县衙主办?太不可思议了!” “奖金還不少:50两!這是真的,還是晃点人的?20個奖项,千两白银啧啧啧!!” “先看看告示具体怎么說!真的话,马上去买东西做起来,万一中了一個奖50两呢!” 茱萸巷的男女老少,敞着大门跑到微生家外墙前,個個仔仔细细的閱讀完规则等等,起了极大的兴趣,更有的已是摩拳擦掌、志在必得。 一片纷纷议论中,姥姥问慧娘、三娘:“你们会做风筝不?” 二人笑着点头,古代沒什么娱乐,玩具自作,耍子自己找,乡下的孩子更是什么都会去尝试着做一做。材料又不花钱,不怕浪费,几乎個個都会一些特长。 “慧娘,给,去买纸买浆和颜料,今晚咱们就开始行动起来!侥幸得個奖,咱们将那50两分喽!”姥姥数出20個铜板给慧娘,她還真是雷厉风行,說干就干。 就以西区普通人家为例,一年能存下個10两银子,都算今年的收益不错了。50两等于5年的积蓄,只不過是花几個铜板的本钱,浪费两日的時間,谁不动心? 北区的尤其积极,家家户户点着油灯熬夜做风筝,绞尽脑汁的去设计,创出新的结构、图样,按照20個奖项的要求去做。 南区和东区的,也是觉得风筝比赛很新鲜,而且還是官方主办,也是打定主意去凑凑热闹,能中奖也是一件很有脸面的值得炫耀的事。 整個常理城因为一個小小的风筝比赛而沸腾,各区的痞子们都不蹦跶了,在家老老实实的做风筝,争取将50两银子收入囊中。 “爹爹,您怎么不做?您手那么巧,完全能做個得奖的风筝出来的。”丽娘问。 李大柱抱着泥巴在院子裡转着,嘴裡還哦哦啊啊的和泥巴“交谈”,一副有孙万事足的模样,对姥姥几人的风筝是看都不看一眼。 “不了!累心费神的。把机会让给别人吧!” 他每日裡忙得很,一得闲就巴不得好好休息下,哪還有心思去琢磨别的,何况50两在现在他看来,還真是不算多了。 “后日我們将卤肉带到十裡塘去卖,顺便凑凑热闹,看看稀奇!”姥姥還真是走哪都不忘卖卤肉! “好!娘想去,那大家都去踏青,卤肉就不卖了,好好耍乐一番。丽娘也去,背上泥巴,反正有骡车,也不颠簸!” 丽娘满脸怕怕的表情,去年的晕车,给她留下“悲痛”的记忆,对坐车实在是无爱,何况是连长途马车都不如的骡车? “十裡塘不远,路也好走,爹爹去過的,走路也就几刻钟,坐车更是快,颠不着的!”李大柱看她愁眉苦脸的好笑得紧。 既然那么近不会晕车,那就去呗!自打她来了常理,就只在西区转悠,南区也才去了一次,出去透透气也可以。 削出薄薄的竹片,细线扎出骨架,糊上特制的风筝纸,多余的边角剪掉,然后几人用手指蘸着颜料开始绘画。等姥姥几人的风筝做出来,李大柱和丽娘彻底哑声:白无常! 做什么不好,她们做白无常! 做白无常也就算了,为啥要画得那么丑? 穿着贴补丁的中裤,脚蹬一双高筒靴,衣服好似乞丐破破烂烂,戴顶高尖帽。最离谱的是那张锥子样的白脸上,涂得花花绿绿的,活脱脱的一恐吓人的乞丐! 白无常见了自己如此丑模怪样的图像,会不会大哭一场? “你们這是做的白无常?丽娘怎么看怎么象妖怪乞丐!” 姥姥抚掌大乐:“這就对了!要的就是這效果!” 李大柱的笑容很无奈:“娘,這风筝上了天,估计能把小子们吓哭!” 指指蛋蛋,姥姥不痛快了,“蛋蛋咋沒吓哭?蛋蛋,你說姥姥這风筝好不好?” “好!”蛋蛋脆生生的答应,他自己都插了一手绘画的,能不說好嗎? 50两银子,勾得姥姥几人都脑筋不正常了,什么眼光,什么审美,什么品位! “那你们忙,我带泥巴去睡了!”丽娘决定還是别再看了,伤眼! 李大柱也赶紧溜了,怕看多几眼晚上会做噩梦。 三月三日,暖阳升天,晴空高远,白云朵朵,清风徐徐拂人面,杨柳依依春色满。“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脱掉厚重的冬衣,着鲜艳春衫的人们走出家门,举着风筝呼朋唤友涌向十裡塘。 本以为姥姥、宛娘等人已经是够奇葩的“创意”了,等到了十裡塘的盐碱地河岸,才发现,她们的白无常還比较“正常”。 有连体婴般的黑白无常,有蜥蜴身子的女娲,有三個狗脑袋的蜈蚣,有美人脸的蜘蛛……也有可爱的,如粉红的西瓜猪……当然,长长的龙、蛇,色彩绚丽凤凰等等是少不了的。 栩栩如生,新颖别致,千奇百怪的风筝,拓宽了大家伙的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原来,风筝還可以如此做!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拥挤喧嚣的人潮中,沒有小孩被吓哭,反倒是兴奋异常满脸带笑。怕是常理城内真的要成万人空巷了,几裡地宽长的盐碱地全是人头攒动,估计得十万人上下。 县衙在南面搭了一個高木台,台上铺着红绸的盘中摆着白花花的千两白银,阳光下亮闪闪的晃花了人的眼。 “怎么還不开始啊?” “急啊!白花花的银子真是诱得我心慌慌。” 眼看着规定的比赛時間快到了,高台上一丝动静都沒,群众都有些着急。 “爹,您看时辰要差不多了吧?” 丽娘问背着泥巴的李大柱,李大柱看看太阳,“還要一盏茶時間才到点!” 踮脚四处望,姥姥等人早不见了踪影。他们的骡车、驴车停的這处高地,不是盐碱地的当中,靠近河堤斜坡,视野开阔,周围的人也不少,都是纯看热闹的,好多人家都是带着吃食的。 “丽姑姑,娘怎么還不回来?” 蛋蛋太小不敢去人群中挤,很自觉地的跟在丽娘等人身边,为了看得清楚些,让三娘抱着站在骡车上。 三娘温声安慰:“很快就回来了,别急,你母亲丢不了。” 今天是秦家、微生家、赵家、李家和花家、张家、丁家,七家人一起出来的,连挺着大肚子的珍娘等人也不甘寂寞的跟来了。女人们好热闹,已经窜到小摊贩集中的跳蚤市场去淘宝了,几個大的孩子也结伙出去找乐子,就只有丽娘和蛋蛋、李大柱和泥巴、三娘在原地呆着。 “蛋蛋不急,他们饿了自己都会回来的!对吧?”丽娘指指车厢裡的几個大食盒,宛娘和老丁甜蜜蜜约会,电灯泡丢给她们带,還真是放心。 蛋蛋露出個大笑脸,仰着脑袋乐滋滋的道:“嗯!娘答应了要给我买文房四宝!”前天才得了丽娘奖励的一本描红,蛋蛋就磨着宛娘给他配套,要正式在纸上用功了。 “蛋蛋真是厉害的男子汉!”多鼓励鼓励,上了幼学堂才有自信。 一拨红红绿绿的几十人登上高台,离得远看不太清楚,個個穿着华丽的便服,应该是比县令高的官员,搞不好是长安来的大官。 等那拨人坐定,又墨迹了一小会,锣鼓声响了,非参赛人员遵从告示上的规定来做:自觉的离开场地中央,站到一旁,给参赛的放飞者腾出空地。 一個风筝两個人,场中央的气氛有些紧张,制作的风筝,要在天上飞够三個小时,還要保持完整,才能达到最基本的入围要求。之后就是群众评比最高、最美等等,今日的风看着不算大,問題是高空上的风力就說不清楚了! 大家陆陆续续的回来,這裡地势不错,站得高看得远,在下头的人堆裡实在是看不到什么,只能看别人的后脑勺,所以都跑回来了。宛娘倒是說话算话给蛋蛋买了文房四宝,蛋蛋抱在怀裡不撒手。 “時間到了!”秦超有点紧张,维文、维武参加了比赛的,风筝是全家人做的,作为父亲,将出风头的机会让给两個大的儿子,他和元婶子也只能在远处看個热闹。 花家的男人全在场中央,连花大妈都帮花山竹把风筝,因为花家的三风筝全是大個的,一個人放不起来,必须要助手。 “你姥姥的风筝真是太‘小巧’了,跟别人家的一比,真是麻雀比孔雀!”李大柱也算是见识了,姥姥半人高的白无常,在普遍三四米长的风筝之中比,真是“小不点”。 芽妹蹦来蹦去的着急:“锣声怎么還不响?”她家就她一個闲人,沒有风筝去比赛,纯粹来打酱油的。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蛋蛋新学的一句。 举手轻弹他额头,芽妹腮帮子气鼓鼓的。 “铛铛铛”一阵锣响,开始了! 短短的助跑之后,“呼啦啦”,如群鸟出林展翅高飞,无数的风筝随着這一阵锣响借风直上青云。 风筝实在是太多了,真正的形成了遮天蔽日的一片彩云。 有的风筝上還系有小铃铛,在空中叮铃铃的响声悦耳;有的是哨子,一声声的尖利呼唤着清风白云,還真的是“纸鸢跋扈挟风鸣”。 丽娘不由想起寇准的那首《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形容此情此景,却是再合适不過,除了季节有差。 微微张嘴仰望半空,人们惊叹声声,今日的风筝数量過万是沒得說的,這竞争够激烈的,高手如云啊!想要夺人眼球,抢得那50两银子的奖金,也是披荆斩棘极其困难。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