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真兇已浮出水面

作者:木子藍色
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璀璨絢爛。

  武懷玉挨着皇帝站在宮樓上,盛開的煙花不僅點燃了黑夜,也照亮着諸蕃外國那些國王、使臣們的臉,那臉上有驚歎,也有恐懼。

  中原大唐帝國掌握着天雷神火,這已經不再是祕密,有太多太多的蠻夷在這天雷神火下慘敗。

  蠻夷們口耳相傳,早就不再是祕密,只是越傳越離譜,神祕無比,玄之又玄,卻越發讓人恐懼。

  而大唐天可汗,僅用了十六年時間,打遍周邊無敵手,征服一個又一個的敵手,又更加驗證了這種天雷神火的厲害。

  在這些蠻夷們的傳說中,有位陸地神仙叫逍遙子,來到人間帶走了一個童子,後來這個童子來到長安,這個童子就是武懷玉,他從逍遙子那得到了天雷神火,獻給了天可汗,

  正是有了這天雷神火,唐軍才能戰無不勝。

  “懷玉啊,朕很慚愧,”

  皇帝似是喝醉了,紅光滿面,嘴裏噴着酒氣,眼睛也紅着,他握着武懷玉的手,“你我君臣相逢相知十七年了,你對朕忠心耿耿,爲大唐立下赫赫功勞,甚至朕這條命你也救過不止一次,”

  “可朕此前卻還誤信讒言誣告,實在不該。”

  “陛下也只是被一時矇蔽,而且陛下對臣一直以來也是恩寵有加。”

  李世民嘆了口氣,

  “朕也聽說了,坊間都在傳,說你功高震主,朕鳥心弓藏,朕絕無此意,朕很早以前就說過,朕不想學漢高祖誅殺功臣,朕想要的是與大家同艱苦共奮鬥,然後共享富貴,朕的子孫,與功臣們的子孫,能夠繼續代代相傳,世世富貴。”

  “陛下十六歲起兵,東征西討,騎馬打天下,下馬治國家,當初繼承國家的時候,滿目瘡痍,內憂外患,突厥頡利可汗數十萬騎打到渭水,兵臨城下,然則陛下韜光養晦發奮圖強,僅三年就發兵攻滅東突厥,生擒頡利可汗,

  這些年來,大唐國富民安,四夷臣服,文治武功,遠邁諸朝,哪個臣子的功勞能蓋過陛下?

  臣雖有微功,但也是在陛下的指引下,在將士們的奮鬥下,在朝廷的支持下才取得了,離開了陛下的指引,離開了將士們的拼搏,離開了朝廷的供給軍需後勤補給,

  臣也無法取得那些功績。”

  這些話雖然經常說,但該說還得說,這是一種態度。

  武懷玉告訴皇帝,自己的功績,主要是靠大唐這個平臺,是靠皇帝的運籌。

  功是大家的,他頂多是個勞。

  何況,皇帝是五百年一出的聖天子,文治武功,誰還能蓋過當今皇帝。

  李世民聽了懷玉這話,哈哈大笑幾聲。

  這一笑,

  似乎也把這幾年君臣之間漸漸生起的那種猜忌給盡去除了。

  “二郎啊,”皇帝也改了口,不再稱呼懷玉或青陽,直接叫二郎。“你放心,你遇刺這事,朕一定會給你一個交待的。”

  皇帝說這話時,有點咬牙切齒。

  這不僅是要給武懷玉一個交待,也是要給全天下人一個交待。

  真兇一日不能查出捉獲,那麼皇帝就得一直揹着鳥盡弓藏暗殺功臣的鍋。

  李世民是那麼愛面子好名聲的一個皇帝,否則他也不會在當初玄武門弒兄宰弟囚父奪位後多年,還一直心心念念,總想找史官偷看起居注,

  不就是想看看起居注是如何記錄當初的事,如何記錄他平常的言行,

  別的史書,李世民可以先過目甚至審覈,要求刪改,但起居注很特別,這是持續記錄皇帝言行,然後整理編輯成冊,在位君王自己是不能看的,本朝的官員自然也不能看,

  得留給後面的帝王看,將來彙編成本朝史書。

  李世民不可能背下這暗殺功臣的壞名聲,尤其武懷玉在朝野聲望那麼高,影響那麼大。

  這傢伙不僅是宰相是功臣,也還是有名的詩仙,還是藥王,而且書畫雙絕,甚至還被稱爲茶聖。

  他還是陸地神仙的弟子,是樓觀道龍門派的第二任掌門宗主。

  雖然李世民也不是沒殺過大臣,

  比如盧祖尚,答應出任交州都督後來又嫌偏遠不肯去,李世民就一怒之下把根本罪不至死的盧祖尚斬了。

  再比如大理寺丞張蘊古,也是被李世民一怒之下誅殺,同樣罪不至死。

  歷史上被李世民這樣殺掉的還有李君羨、劉蘭成等大將。

  皇帝也用過暗殺手段,

  比如武德朝首相的裴寂,曾官居司空,但卻曾是李世民爭儲的最大阻礙,所以他宮變奪位後,一步步的削裴寂的權,還搞了幾個案子,將裴寂一貶再貶。

  後來裴寂遇到山獠造反,帶着家丁組織反抗,鬧的動靜很大,長安也有人趁機造勢要讓裴寂回長安。

  李世民當時就是順勢下旨召裴寂回京。

  但裴寂在靜州,跟兇悍的叛亂山獠對戰那麼久都沒事,結果他卻突然死在回京的驛館裏。

  裴寂就是被李世民派百騎司所殺,不是光明正大賜死那種,而是暗裏下毒毒死的,對外稱是病死。

  李世民對裴寂暗殺,也是絕不想讓他再回朝,哪怕他老邁了,可李世民也不允許。但李世民又沒有正當的理由殺他,以前雖一貶再貶,但畢竟要念及裴寂是武德元謀功臣,是多年宰相。

  明着殺不行,那就暗裏殺。

  如果裴寂老實呆在流放地,皇帝也就可能任他老死邊地。可他還要想回京,那隻能殺了以絕後患。

  武懷玉跟裴寂卻不同,皇帝也僅是心裏有點猜忌或防備了,

  何況武懷玉爲大唐立下的那些赫赫功績,也是裴寂比不了的,

  再說,武懷玉他不是一個人,他身後有那麼大的一股勢力。

  “再給朕半個月時間,”

  李世民望着那絢爛煙花,煙花絢爛也是短暫的,璀璨綻放後,很快湮滅,重歸黑暗。

  “上元節以前,朕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給你一個交待。”

  “這些年,伱一直鎮守在外,實在是辛苦了。以後就留在長安,等把傷養好,朕還需要你的輔佐,太子也還需要你的教導。”

  皇帝話很多,

  絮絮叨叨好像真的喝醉了。

  “今晚,就留在宮中,我們君臣同榻而臥,抵足而眠。”

  武懷玉要推辭,皇帝不許,

  當着一衆大臣的面,大聲說讓懷玉留下,要抵足談心。

  這場面,又引得無數人的羨慕。

  有幾個臣子,能夠夜宿宮中,跟皇帝同榻而臥抵足而眠的。

  不管武懷玉願不願意,他今晚只能陪皇帝睡覺了。

  太極宮,甘露殿,

  陪皇帝睡覺,武懷玉也是頭一回。

  皇帝睡覺的寢宮在甘露殿,但也不止這一處,就算甘露殿,皇帝的臥室也是有好幾間的,

  皇帝的臥室其實也不大,古人說屋大人少切莫住,臥室太大會更耗陽氣。

  裏面的陳設看着也挺樸實,並不是乾隆爺那種金碧輝煌的爆發戶感覺,但御用的器物卻都不凡,不說工藝了得,就是材料也絕對是上上之選。

  就比如屋裏鋪的地磚,號稱京磚,百姓則訛傳爲金磚,說皇帝的宮殿,那是金殿,金瓦蓋頂金磚鋪地。

  其實也是燒製的地磚,規格二尺二見方的大方磚,實際也是用泥土燒製的,只不過工藝複雜,造價很高。

  一塊磚價一兩黃金,一般百姓,一戶人家一年都賺不到一兩黃金。

  皇帝的宮裏,其實鋪金磚的地方也較少。

  武懷玉那是穿越者,宮裏這金磚說實話驚不到他,後世普通人家裝修,起碼也得是八十乘八十的瓷磚了,瓷磚可是更平更硬更亮,甚至一米多的大磚都有,不比這才三十的磚強的多,

  皇帝臥室不算大,

  說實話裏面的裝飾等,甚至可能還不及武懷玉自家。

  因爲帶着醉意,李世民也沒再去洗漱,直接讓宮人更了衣服,

  “二郎身形跟朕差不多,就換朕的,”

  龍榻其實也不大,普通的牀榻,更好衣洗好腳,君臣一人一頭,

  不大的臥室裏,榻旁還一邊坐了一個宮人。

  門口又守着幾個小宦官。

  在外面還有侍衛。

  這屋裏的宮人、宦官,是要整晚的值守的,武懷玉還有些不太習慣,李世民帶着酒意跟他談心,

  然後牀邊還兩宮人如雕塑一樣坐在那,遠點還幾位宦官在。

  李世民倒是早習慣了,就當他們不存在,武懷玉卻覺得挺彆扭的,他在自家的臥室,晚上不管住哪,裏間是不讓侍婢值守的,都是在外間也有榻,丫環在那睡覺,有需要再叫。

  聽說皇帝身邊是二十四小時不離人的,

  在外朝,左史記言右史記行。就算在後宮,也有專門的宦官負責記錄皇帝日常,就算皇帝臨幸嬪妃,他們也得在旁邊看着,然後還要記錄,地點、日期,甚至是時間,據說是爲了好確定皇帝血脈子嗣等。

  李世民這晚上說了很多,給他一種有意敞開心扉,甚至是在推心置腹的感覺,武懷玉當然也是表現的感動不已,其實卻一直有點犯困,

  這讓他想到一個詞,逢場做戲。

  這一晚上也不知道聊到了什麼時候,當皇帝的酣聲傳來,武懷玉才終於可以安睡了。

  次日,他早早醒來,

  跟皇帝一起吃了個早餐,他便出宮回家了。

  他現在還在休病假呢。

  李世民去了隔壁延英殿,

  許洛仁已經等候許久。

  皇帝進來對這個兒時夥伴並沒有什麼好臉色,許洛仁不安的把一份報告遞上,皇帝接過翻看,越看臉色越難看,

  最後一掌拍在案上,

  “調查了這麼久,這就是你們的結果,什麼都還沒查出來?這四名女刺客是誰你們不知道,那她們的衣服,她們的鞋,她們用的弩,嘴裏的毒囊,就沒有一處能查的線索?”

  “是臣無能,請陛下治罪。”

  李世民很火大,刺武案查了這麼久,毫無進展,而且可怕的不僅是百騎司這邊查不出來,皇城司和六扇門也同樣沒什麼進展。

  洛陽那邊就更不要說了。

  這案子徹底卡在那了。

  這是皇帝不能接受的。

  在大唐的洛陽,不僅有人敢膽大包天的行刺當朝三公,而且朝廷全力追查,居然還會查不出來。

  這太可怕了,

  這背後究竟是股什麼樣的勢力,完全超脫掌控。

  皇帝長呼口氣。

  這事不能這樣拖下去。

  “此事跟無忌到底有沒有關係?”

  “臣還沒有發現任何關聯。”

  “那此事跟懷玉又是否有關聯?”

  “也暫未發現。”

  這兩個都是皇帝懷疑過的目標,因此這段時間皇帝的密諜三司,也都有在暗中展開調查,這與普通的調查不同,這是預設嫌疑,然後調查。

  可也都毫無發現。

  這基本上能夠排除刺武案是長孫無忌幕後指使,或者是武懷玉自演的苦肉計。

  這越發讓皇帝疑惑了,那還有誰呢?

  幾天後,

  皇帝再次召來了許洛仁。

  許洛仁所率領的百騎司和他暫時代主持的洛州都督府,全力調查下,仍還是沒有半點線索。

  “這份東西你看一下。”

  皇帝將一本摺子扔到許洛仁面前,“看完後,整理一下,然後你以檢校洛州都督的名義,奏報朝廷。”

  許洛仁接過迅速看了起來,越看越驚訝。

  他們一直沒有半點進展的刺武案,皇帝這裏有了進展,甚至可以說是破案了。

  這份摺子上說,刺殺武懷玉的幕後之人是高句麗大對盧、東部大人泉蓋蘇文,這人是高句麗的宰相,也是高句麗最有勢力的權臣,掌握高句麗軍政大權。

  摺子裏還說,高句麗謀劃的刺武案,背後也還有漠北薛延陀汗國參與。

  許洛仁心中驚訝,第一反應是覺得有些不太相信。

  怎麼還牽扯到遼東高句麗和漠北薛延陀了,他們爲何要刺武,這刺客從哪來,尤其是怎麼就在洛陽動的手,爲何查來查去他們都查不出半點蛛絲馬跡,怎麼現在卻有人已經查的這麼清清楚楚了?

  最讓他起疑的還是皇帝將這份東西交給他,讓他整頓後再上奏朝廷。

  爲什麼查出這些東西上這個摺子的人,不直接上報朝廷,或者說皇帝不直接把這份東西拿給大臣看,而是要他上呈?

  有太多懷疑的地方,但最後許洛仁卻嘴都沒張。

  太多不對勁的地方,

  但既然皇帝這樣做,他只需遵旨去辦就行了,其它的不是他需要考慮的。

  當天,許洛仁就把東西整理好寫成奏章上呈。

  皇帝也迅速轉給政事堂諸相傳閱,同時給武懷玉抄送一份。

  政事堂宰相們還在商議此事,長安街頭巷尾坊間就已經開始傳揚此事了,一時間,長安滿城皆知,

  原來是高句麗和薛延陀聯手策劃了這次刺殺武相案,

  至於他們刺武的原因,當然也簡單,武相兩年時間掃平整個西域,接下來就是薛延陀和高句麗,

  他們懼怕武相,所以先下手爲強,

  合情合理,就是他們。

  長安士民百姓,都高呼要滅了薛延陀和高句麗。

  武懷玉收到皇帝派人抄送來的那份奏疏,看完後直接扔到了一邊,他根本就不相信。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