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國舅復出大開殺戒

作者:木子藍色
“殿下,聖人正在休息,不宜打擾。”

  大明宮,紫宸殿門口,太子承乾突然到來,讓門口內侍通傳,小黃門看着太子臉色難看,有些不安的小心回道。

  “孤有要緊事,要立即面聖。”

  小黃門很爲難,最近皇帝的心情一直不太好,大家都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觸怒皇帝而受罰。

  皇帝身邊沒有了文德皇后,發起火來可沒有人能勸的住。

  “讓開,”承乾直接就要往裏闖。

  “殿下,不可。”

  吵鬧間,殿內傳來一道威嚴的聲音,“讓太子進來。”

  承乾進殿,

  “父皇,”

  李世民眼睛有些紅,剛躺着想休息一會,結果又被吵醒。

  “何事?”

  “陛下,兒臣聽說老師遇刺後又有新的情況。”

  李世民打量了承乾幾遍,“遇到點事就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陛下是知道了?”

  李世民知道太子說的是何事,武懷玉洛陽遇刺一案,洛州都督府加三法司,還有皇帝的祕諜三司,都查不出半點結果,最後皇帝迫於輿論壓力,不得不授意許洛仁做了個假的報告,說刺殺者是高句麗和薛延陀,

  皇帝這也是沒辦法,只得甩鍋到他們頭上,順便還可以爲北伐和將來徵遼做個鋪墊。

  這個事情,眼看着也就到此結束,

  朝廷上下都開始在討論北征,甚至有人開始說要徵遼,報當年中國子弟之仇。

  可還沒來的及喘口氣,

  刺武案卻有了新的進展,本來要塵封的案子,也有了變故。

  事發於左屯衛郎將紇幹承基,在十幾年前,紇幹承基本是太子承乾的東宮衛士,擔任旅賁軍別將之職,

  但是後來因其與侯君集往來密切,武懷玉這個當時主持東宮事務的太子老師,便找機會將他貶出東宮,離開了東宮的紇幹承基沉寂了一段時間,但有侯君集在,還是步步高昇,一直官至正五品左屯衛郎將。

  而就在前幾天,有人告發齊王李祐謀反,李祐前些年出鎮齊州的時候,就曾惹出很大亂子,最後還連累着他舅父被殺,他也被召回長安自省。

  這幾年吳王漢王荊王等年長皇弟、皇子都先後分封就藩,唯老五齊王李祐一直留在京師未得分封,但他本性能改,留在長安卻也是胡作非爲,甚至還被人彈劾他準備謀反。

  李祐謀反,皇帝下旨有司調查,然後就查出了不少相關人員,左屯衛郎將紇幹承基就被牽扯出來,

  直接被奪職下大理寺監獄。

  參與謀反,那是十惡不赦的死罪,紇幹承基不想死,於是在獄中檢舉自己上司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曾和侯君集密謀發動玄武門兵變,迫皇帝廢承乾立李泰,事後再讓皇帝禪位於新太子。

  檢校大理寺卿許敬宗看到紇幹承基用血寫下的這份上書,自然是立即奏報皇帝。

  李祐謀反這個事,是有,但李世民除了失望外沒太在意,李祐純粹就是個混帳,所謂謀反,不過是酒後的胡言亂語,手底下養的幾個人的應和奉承。

  齊王根本沒有本事造反,就算造反,地方上一個折衝都尉,或是一個刺史就能平定叛亂。

  可紇幹承基爆出來的這個侯君集與李安儼曾密謀要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要擁立魏王李泰,這事可就非同一般了。

  哪怕如今魏王李泰已經去了流求島上做他的世襲長泰州刺史,連過年李世民都沒召他回來,

  但皇帝依然是不敢掉以輕心。

  皇帝令三大密諜司全力調查,然後撥出蘿蔔帶出泥。

  不僅查到了李安儼確實和侯君集,曾經在他喫天竺僧所獻丹藥中毒重病時密謀造反,

  甚至還意外查出了跟刺武案相關的事情。

  雖然現在還僅是一些線索,還沒有充足的鐵證,可對李世民來說,有這些就足夠了。

  兩案並做一案,甚至是三案並做一案。

  齊王李祐謀反案,侯君集李安儼魏王謀反案,以及刺殺武懷玉案。

  李安儼、侯君集,然後滎陽鄭氏南祖房鄭仁基、滎陽鄭氏北祖房鄭玄勖,甚至越挖越深,已經挖到了薛萬徹兄弟。

  出人意料。

  “你怎麼知曉此事的?”

  調查還在祕密進行中,太子卻已經知曉了。

  “陛下,現在此事已經很多人都知道了,馬上整個長安,甚至整個天下皆知,”

  李世民緊皺眉頭,

  憑他豐富的人生閱歷,能看的出這次的事情不簡單。

  不是所有事情都那麼湊巧,如果一次是巧合,那麼幾件事都巧合,那就不是真的巧合了。

  李世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武懷玉。

  他拿高句麗泉蓋蘇文和薛延陀夷男做替罪羊,

  但如果武懷玉查到了謀刺他的真兇,他絕不會就此罷休的,那捅出他們來,就合情合理。

  只是李世民有些疑惑的是,他全力都查不到半點結果,武懷玉真的就能自己查出來?

  還是說,這真只是因有人舉報李祐謀反,然後紇幹承基因跟此案有關被捲進來,他爲了求生,所以供出了李安儼侯君集謀反之事,有司調查李安儼他們時,順帶意外發出了他們刺殺武懷玉的真相?

  霧裏看花,看不明白。

  但現在擺在李世民面前最重要的現實是,本當平息的刺武案,現在又得擺在大家面前,

  此前朝廷一口咬定,說查清楚了,是高句麗泉蓋蘇文和薛延陀夷男乾的,現在又爆出說是李安儼、侯君集和薛萬徹他們乾的,

  這朝廷的公信何在,皇帝的權威何在。

  最關鍵的是,武懷玉會怎麼想,滿朝公卿勳戚們怎麼想?

  好不容易把功高震主鳥盡弓藏的嫌疑洗脫,現在卻是越洗越不清楚了。

  李世民很震怒,

  氣的肝火大動,昨晚都沒睡好覺,

  這會剛想休息一下,太子又來闖宮,帶着一副責問態度,這讓李世民更加火大。

  “兒臣請問,刺殺老師的真兇,真是李安儼、侯君集、薛氏兄弟和滎陽鄭家他們嗎?”

  李世民沒回答,

  承乾點頭,“兒臣明白了,陛下打算怎麼處置他們?”

  李世民赤紅着雙眼,發出低沉的聲音,“亂臣賊子,通通該殺。”

  “陛下,兒臣有個建議,”

  “說,”李世民瞪了兒子一眼。

  “此前朝廷說老師被刺,幕後真兇是高句麗大對盧泉蓋蘇文和薛延陀可汗夷男,如果此時又說謀刺真兇是李安儼侯君集薛萬徹等人,只怕會讓天下人難以信服,會讓朝廷威信大減,

  兒臣建議,可以先將李安儼、侯君集、薛萬徹、鄭仁基等人逮捕,先把事實情況審明,

  然後再對外宣佈,說這些人裏通外國,勾結薛延陀、高句麗,一起聯手刺殺老師,”

  李世民有點意外。

  “還有呢?”他低沉聲音道。“你打算如何處置齊王和魏王。”

  “頓丘李氏和滎陽鄭氏又如何處置?”

  魏王李泰是皇四子,也是嫡次子,李祐是庶出的皇五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現在確實捲入了謀反案中,但李祐那也算不得真謀反,李泰則也不完全是主謀。

  李世民是下不了狠心要處死這兩兒子的。

  “阿耶,魏王和兒臣一母同胞,齊王雖非同母生出,也是兒臣親兄弟,如今他們犯下大錯,但兒臣相信他們本心不壞,只是被有些人蠱惑帶壞了。

  兒臣向父皇懇請能夠寬大處理,”

  “你說怎麼處理?”李世民問。

  “貶降爲郡王,改封至南中蘭滄江以西,讓他們永鎮西南,世爲朝廷蕃籬。”

  “你不恨青雀?”

  “我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兒臣知道青雀本性並不壞的,”

  李世民又問,“你就不怕將來青雀再造你的反?”

  “陛下這些年不斷完善分封制度,皇子封藩建國,但也有種種制度規範,四弟到了南疆,想造反也沒有機會的。”

  李世民再次問,“假如將來青雀在封地再造反,你又如何處置?”

  “貶降爲郡公,封萬里之外的河中或吐火羅去,由一州之封,改爲一縣之封。”

  “不殺嗎?”李世民追問。

  “兒臣相信他們就是再造反,也危害不了大唐江山社稷,造成不了多大破壞,”

  李世民搖了搖頭,“你這太過婦人之仁了,他們謀反一次,尚可原諒,若是再造反,可殺矣。”話雖如此,其實李世民心裏對承乾的回答是很滿意的,畢竟都是他兒子。

  他當年雖狠心殺了建成和元吉,但卻也成了一個心病,多年來一直在內心折磨着他。

  “頓丘李氏和滎陽鄭氏呢?”李世民又問。

  “只追究李安儼、鄭仁基、鄭玄勖等有罪之人,不牽連頓丘李氏和滎陽鄭氏其它人。”

  滎陽鄭氏,那是五姓七家之一,曾是天下士族領袖,如今雖說不如以前鼎盛之時,但民間聲望依然很高。

  而李安儼出自頓丘李氏,這也是一個挺強的名門。

  頓丘李氏是北魏形成的李姓郡望,其家族本爲梁國蒙縣人,由南朝劉宋進入北魏,憑藉外戚身份興起。

  李方叔在宋文帝時任濟陰郡太守,後來入北魏,其女兒後被北魏追尊爲文成元恭皇后,李方叔也被追贈頓丘王。

  其子李峻,累遷太宰,冊封頓丘王。

  梁國李氏歷經李峻父子、兄弟、子侄幾代人努力,李氏家族成功通過定姓族進入郡望之列,頓丘李氏做爲李姓的一個新郡望,歷經北魏、東魏、北齊、一直延續到隋唐,

  士族裏地位很高,這也是李安儼當初能跟建成成爲連襟,迎娶到滎陽鄭氏的原因。

  不管滎陽鄭還是頓丘李,就算涉及謀反,李世民也得小心處理,皇帝這些年對這些士族門閥也是一邊打壓一邊拉攏,

  當年李安儼做爲建成心腹,李世民在玄武門後仍委他執掌宮禁宿衛,也是拉攏頓丘李氏之意。

  現在太子給出的處置意見,還是很符合李世民的心思的,既要依法處置謀反的李安儼等人,但又不能借機擴大化。

  如果承乾說要藉機對頓丘李氏和滎陽鄭氏來個大清洗,李世民是會很失望的。

  就如皇帝這幾年一直在暗裏打壓武懷玉和朝中武黨一系,但皇帝也是講究策略方式的,是相對溫和的手段,

  “伱明天先去太尉府看望懷玉傷養的如何了,把現在查到的這些情況跟他通通氣。”

  李世民長吁口氣,“然後你再去司徒府看看你阿舅,你把這三個大案跟你舅好好談談,把你的處置意見也跟他說明,讓你阿舅出來負責這三個案子的審理。”

  次日,

  太子奉旨前往太尉府看望老師武懷玉,不僅告之了刺武案最新發現,也告之了齊王魏王謀反案。

  太子走後,通事舍人前來宣旨。

  冊授太尉、太子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宋國公武懷玉爲尚書右僕射,加崇賢館大學士兼修國史,兼左衛大將軍,其餘勳封如故。

  而同日,

  通事舍人也前往趙國公府宣旨。

  冊授司徒、太子太傅、開府儀同三司、趙國公長孫無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持門下省事,加弘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其餘勳封如故。

  皇帝並下諭旨,令長孫無忌負責牽頭三司,審理魏王謀反案、齊王謀反案、刺殺武懷玉案三大案。

  長孫無忌接過旨意,激動的眼圈泛紅。

  十六年了啊,

  整整十六年了,他等了十六年,終於又得到了這白麻宣相,終於又回到政事堂了。

  他長孫無忌又回來了。

  除了時隔十六年復相的興奮外,

  長孫無忌還很高興他行刺武懷玉的嫌疑也終於洗脫了。

  沒想到,居然是薛萬徹兄弟和侯君集、李安儼等人謀劃行刺,真是萬萬沒想到啊。

  長孫無忌嘿嘿的冷笑,十分興奮,他撫摸着大肚腩,迫不及待的想要大幹一場了。

  他跟薛氏兄弟也一直不對付,對侯君集也向無好感,至於李安儼,更是瞧不上。

  至於說魏王李泰那也是他親外甥,但又如何,太子同樣是他親外甥。

  聽聞武懷玉被拜尚書右僕射,長孫無忌倒是沒太在意,以他對皇帝的瞭解,武懷玉這次就算拜右僕射又如何,

  武懷玉的病估計一時半會是好不了的,就跟李靖的腿疾一樣。

  經此後,長孫無忌判斷武懷玉可能要跟他之前一樣,得從此閒落了。

  李泰李祐薛萬徹薛萬鈞薛萬淑侯君集李安儼鄭仁基鄭玄勖,長孫無忌心裏念着那一長串的名字,就讓他們成爲自己復出的墊腳石吧!

  重回朝堂,他必須得辦個石破天驚的大案。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