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分到鹽鹼地

作者:越林子
水系發達的河北自古以來便是富庶之地,物產豐富,土壤肥沃。

  在農耕文明的時代,土地就好比人民的命根子,人們就算走投無路賣兒賣女,也絕不會賣掉土地。

  沒了土地,就與流民無異。

  袁王分給流民土地的做法,的確很能拉攏人心,所以就算是要爲袁王賣命,很多人也是心甘情願。

  這種全民皆兵,拿起鋤頭種田,放下鋤頭殺敵的政策確實明智。

  大船行至江邊,一股帶着桂花香的暖風迎面撲來,河北都城長春終於近在眼前了。

  納蘭朔在朧月病情轉好的第二天,就被一封急信召回了城裏,他離去之前不知道跟許景陽談了什麼,兩人之間談得有點不愉快。

  此時,大病初癒的朧月正被許景陽抱在懷裏,眺望着不遠處的長春城門,甲板上衆人正在閒聊。

  聽說這長春城裏,一年四季花開不斷,講究的人家還會戴花朵做得花冠,有些男子也戴呢。

  不止啊,聽說城裏店肆林立,熱鬧非凡,還有胡地的美姬當街跳舞呢。

  聽到這裏,朧月好奇,男人頭上戴花會是什麼樣子?還有胡地的美姬,跳得又是什麼舞?

  嘻嘻,咱還是想趕緊分到田地,這拿到地契心裏也就踏實了。身體已經康復的二丫哥,將妹妹舉過頭頂,笑嘻嘻地說道。

  二丫娘:是啊,漂泊了這麼久,總算是能有個容身之所了。

  就在衆人閒聊的時候,全副武裝的方啓山帶着一衆士兵登上了甲板。

  長鬚飄飄的方啓山雙手背於身後,看上去威嚴十足,接着他用洪亮的聲音道:

  三日前袁王在封業大典登基即位,立國號爲袁,現在衆人皆爲我大袁子民。

  下船後,爾等會由土地司分配田地,一個月後新兵入營接受訓練,每六日可回家耕種一天。

  朧月聽完直呼好傢伙,幾天時間袁王就直接在河北稱帝了?

  而且下船就給分地,當兵還能做六休一,家裏沒勞動力的也不用擔心農活了,考慮周全,不錯不錯。

  看來這位大袁的皇帝還真有兩下子。

  談話間,大船靠岸,衆人終於登上了久違的土地。

  一隊士兵在碼頭上搭了個簡易的涼亭,裏面放了張長桌和椅子,桌面上用硯臺壓着一摞紙張,紙張旁邊放了一盒按壓手印用的紅泥。

  看樣子那裏應該是土地司的辦公檯,大袁的這個土地司主要是負責分配良田以及徵收稅務,職位看起來還挺大。

  不過,不知道這位土地司人品怎麼樣,會不會利用職權和豪紳勾結兼併良田,強徵賦稅。

  很快,人們就排成一列縱隊,前往涼亭領取地契。

  朧月一看到在涼亭裏忙碌的身影,瞬間笑了。

  這不是張祥嘛?

  下船之後搖身一變就成了土地司。

  張副將,張大夫,張土司

  這張祥簡直就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搬,堪稱最受上司歡迎的勤勞打工人。

  不過張祥做事的確盡職盡責,就是脾氣有些急躁。

  見到抱着朧月來領地契的許景陽,張祥連忙放下手中的紙筆,拱了拱手道:許兄,面對此次疫情,你們家有大功,方將軍已經批准多送三十畝田地,這一共是八十畝地,你在這張地契上按個手印就行了。

  說完,張祥就將一張地契遞給許景陽。

  不過,可別覺得這八十畝地很多,古代生產技術低下,八十畝地能產200石就不錯了。

  許景陽按了手印,然後就將地契揣在了袖子裏。

  等所有人都辦完手續後,張祥就派人將他們送到了已經被劃分好的住地。

  大袁的軍田務農制,每50人爲一屯,每屯大概容納兩個村子,屯裏設置務農都尉務農校尉。

  許家村的人和其他流民被分到一起,他們所在的屯叫做二里屯。

  本來朧月還想着進城後,能走在長春街頭,感受一下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長春城。

  結果不曾料到,他們進屯根本不用入城,領隊直接將他們帶到城郊,然後指着河邊一片開闊的土地說道:這裏就是二里屯了。

  衆人順着領隊的手,放眼望去。

  那是一片長滿雜草的沙地,上面稀稀拉拉地躺着幾顆鵝卵石,荒蕪的連一片磚瓦都看不見。

  ???

  衆人疑惑道,這裏不就是普通的河灘嗎?

  再往東走兩里路,就是你們分到的田地。說完,帶路的領隊頭也不回的走了。

  留下衆人在一片荒蕪的野地裏,互相大眼瞪着小眼。

  朧月也是瞪大了眼睛。

  就這?

  二里屯?

  一片啥也沒有的野地?

  咱不說包喫包住了,這地居然連一片磚瓦都沒有,大家還是得繼續露營。

  看着長得有人高的雜草,朧月算是明白了,感情大家是開荒來了。

  直接從撿茅草蓋房子做起。

  怪不得一個月後新兵才進軍營呢,原來這一個月是留給大家蓋房子的

  嗨呀,連城都不給進,給塊野地糊弄人,這袁王真是沒勁。

  朧月心裏罵罵咧咧,一腳將身邊的小石子踢進河裏,惹得河面泛起一陣漣漪。

  許家的人圍在了一起,商討接下來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白天蓋房子,晚上繼續睡帳篷。

  許佳,我記得你幹過泥瓦匠,咱五叔又是木匠,大家互幫互助,一個月的時間蓋個房子還是能搞定的。

  是啊,還有一個月就入冬了,咱們不能一直睡帳篷,河北的冬天又溼又冷。

  不過咱們現在人口也不多,加緊點,能在入營前搞完。經歷此次大疫,許家村現在的人口減半,活着的多是些年輕人,老一輩的人在那場疫情中,連兩天都沒撐過去。

  現在許家的人口大概也就只剩30來人,差不多也就七八家的樣子。

  衆人討論完畢,得出的結論是,立即動手準備蓋房子的材料。

  現在的人們住得大多還是土坯房,基本都是用粘土混合秸稈稻草做成土磚,然後一塊塊壘成土牆。

  開完會後,男人們先是在野地裏支起了帳篷,然後就開始在河邊挖粘土。

  好在河邊的粘土很多,一鋤頭下去帶出不少土紅色的粘土。

  許家的女人們在河裏摸魚,在岸邊尋找能喫的野菜。

  河北不愧是物產豐富之地,這河裏的魚兒多到成羣結隊,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感覺直接拿瓢舀都能舀到不少。

  朧月和哥哥被沈銀星安置在了河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河水清淺,石頭上佈滿了青苔,朧月脫了鞋子岸邊踩水,偶有一羣小魚苗湊過來,輕吻朧月的小腳丫。

  沈銀星則是將一把尖刀綁在長木棍上做成魚槍,然後將褲腿挽到膝蓋,下到河中叉魚。

  別看沈銀星廚藝不好,但是論起打獵摸魚,估計沒一個人是她的對手。

  只見她站在水中,將手上的魚槍往河裏隨手一插,魚槍再提上來的時候,槍尖上就多了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

  接着,沈銀星取下槍尖的河魚,然後順手一拋,河魚在空中畫了一道優美的弧線之後,就穩穩地落進了岸上的筐裏。

  阿孃好厲害!阿孃好棒!朧月坐在石頭上爲沈銀星歡呼。

  一條兩條三條四條五條很快,岸上的籮筐就被裝滿了,大大小小的河魚一邊吐着血泡一邊甩着尾巴在筐裏蹦躂。

  對於沈銀星抓魚的本事,二丫娘是自嘆不如,但是她也能在河中摸一些蛤蜊和小魚小蝦。

  朧月的七嬸牽着兩個娃娃走了過來,她背上的揹簍裏裝滿了在河邊尋找的薺菜,薺菜水嫩肥美,莖葉輕輕一折就斷。

  喲朧月娘,你這抓魚的本事真厲害,這麼些功夫就抓滿了一簍子魚七嬸誇讚道,然後拍了拍揹簍:這河邊啊,長着不少能喫的野菜,我還挖到了幾顆野蒜和野辣椒,等會做魚的時候正好祛祛腥味。

  一筐魚,一簸箕蝦和蛤蜊,一揹簍薺菜和野蒜。

  食材收集完畢,許家的女人們開始收拾食材,她們一會要做紅燒鯉魚薺菜鮮蝦蛤蜊湯辣椒魚頭碳烤小河魚。

  夜色降臨的時候,女人們在岸邊燃起篝火,聽着潺潺的流水聲,烤着香噴噴的小河魚。

  沈銀星不會做飯,也懶得學,就繼續拉着許家那些半大的孩子們練武功,朧月的身體還有些虛弱,就坐在火堆旁邊幫忙烤小河魚。

  就在衆人忙忙碌碌的時候,許景陽拉着一頭驢車,馱了一個布袋晃晃悠悠地走了過來。

  原來下午的時候,許景陽沒參與挖粘土,而是進長春城玩去了。

  好你個阿爹,居然偷懶耍滑,自己跑去城裏玩,還不帶上我!朧月見狀,跳到許景陽面前,一臉控訴道。

  嘿嘿,月兒乖,快看我給你帶什麼回來了說完,許景陽從一個油紙袋裏,拿出兩串掛滿糖晶的冰糖葫蘆,許景陽試圖用糖葫蘆讓朧月忘掉這件事。

  朧月看到冰糖葫蘆,開心得兩眼放光。

  她真得好久沒喫過糖葫蘆了,嗚嗚,現在想一想糖葫蘆那酸甜的滋味,就滿嘴流口水。

  朧月接過糖葫蘆,正要咬上一口,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不對啊,阿爹,你哪來的錢買這些東西。

  朧月指了指許景陽身後的驢車和馱着的貨物。

  許景陽:啊,這個啊,我去預支了下個月的軍餉,然後進城買了些蓋房子需要用到的工具,還買了點糧食。

  許景陽的原身是個木匠,所以腦中留有一些蓋房子的知識。

  還能預支軍餉?朧月身後的二丫哥叫了起來。

  看到二丫哥詫異的眼神,許景陽假裝用疑惑的語氣道:你們不知道這回事嗎?

  二丫哥傻了眼:沒人告訴我們啊?

  哦,那可能是你們不能,但是朕作爲務農校尉可以!許景陽說完,牛氣地摸了摸鼻子。

  朧月聽完一蹦三尺高:阿爹!你升職了?

  許景陽哼了一聲:呵,區區務農校尉,朕還沒放在眼裏。

  阿爹真厲害!朧月開心地叫起來。

  其實,由於朧月和納蘭朔的關係,以及此次疫情朧月一家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方啓山覺得獎勵八十畝田地還不夠,於是就又給了許景陽一個務農校尉的職位。

  好啦好啦,都別聊了,開飯啦!二丫娘端了一盆冒着熱氣的紅燒鯉魚到大石頭上,笑嘻嘻道。

  接着,鮮掉眉毛的薺菜河蝦蛤蜊湯烤的黃澄澄焦脆脆的小河魚用蒜和辣椒嗆得香噴噴的魚頭,都被端到了石頭上。

  許景陽也將在城裏買的一大袋烙餅拿了出來,人們一口烙餅一口魚湯,喫上了逃難以來最舒心的一餐。

  在這裏,不用擔心馬匪流寇,也不用擔心羌軍入侵,更不用擔心渴死餓死被瘟疫搞死。

  人們就聽着嘩啦啦的河水,席地而坐,喫着肥美的魚肉和蝦膏,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片歲月靜好的模樣。

  朧月喫的小肚子溜圓,然後美美地躺在石頭上看星星,聽着耳畔潺潺的流水與空靈的蟲鳴。

  入夜,大家各自回帳篷睡去,準備第二天去分配的田地裏看一看。

  這天晚上,是朧月睡得最安穩的一晚,她夢到一家人住在三進三出的大豪宅裏,喫着山珍海味,睡着金絲軟牀,聽着皮影戲,還養了一羣可愛的小動物。

  第二天,所有人都起了個大早,帶上農具朝東邊的田地裏走去。

  朧月也早早起牀,穿好衣服,跟着許家衆人走了二里路,去看自家分到的那八十畝田地。

  這個時節能種的作物不多,大家今天去也就先去翻翻土,拔一拔雜草什麼的,等會回家還要繼續蓋房子。

  太陽微微露頭的時候,一行人終於走到了田梗上。

  他們腳下是大片大片的田地,放眼望去廣闊無垠。

  但是站在田埂上的衆人,此時卻瞪大了眼睛。

  呃怎麼說呢

  這田地倒是根本不用拔草,帶的鋤頭鐮刀也統統沒用。

  你要問爲啥?

  因爲它上面啥都不長,毛都沒有

  看着腳底下泛着灰白色土壤,以及寸草不生的田地,朧月的頭突然就痛了起來。

  這哪裏是良田?明明是鹽鹼地啊!

  坑爹啊這是!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