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 师姐 作者:沙包 正文 正文 作者:沙包 此时,帝都的某幢大楼前方,一個女人下了车。 她穿着旗袍,合身的剪裁塑造出优雅完美的身材。她回头对车上的人說了几句话,转身走进了大楼的正门。 楼下的正厅是大理石地板,光可鉴人,地板的正中心有一個巨大的剑与国徽的标志。 任何人一看到這個表情,都会忍不住肃然起敬。 這裡,正是华夏帝都的国家安全局。 在這個世界裡,它远不如另一個世界那么低调。 女人的高跟鞋得得得地敲打在大理石地板上,非常响亮。 来往的人们不由自主地看向她,一开始還有些意外,看见她的脸的时候,却一個個都不由自主地直起了背。 她目不斜视地走进了电梯,轻轻按下了顶层的按键。 按键下方,正用小字写着“华夏文物安全专项小组”的字样! “舒组长!” 电梯一到顶层,立刻有人迎了上来,连忙问道,“情况怎么样了?” 文物安全小组占据了顶层一整层楼,视野广阔,空间极其宽广。這裡人来人往,电话铃声不断响起,一片繁忙景象。无论是楼层還是人数,都可以看出文安组在国安局的地位。 舒倩站在這裡,整個人如同利剑出鞘一样,表情已经完全不同。周围人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上前等着听她指示。 舒倩把手包扔到沙发上,问道:“该派的人已经派出去了嗎?” 有人回道:“是,已经派出了紧急行动小组,他们已经前往帝都的各個交通要道,根据画像搜索此人,一旦发现,立刻抓捕归案。” 舒倩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看向另外一边,问道:“三组的成员已经全部到了嗎?” “是,已经全部到达!” “好,汉墓地点已经基本确定,我們现在马上动身,在路上边走边說!” 這天下午放学,苏进把方劲松也带去了医院,一起接了谢幼灵出来。 谢进宇听說方劲松是苏进的同学,表现得非常热情,搞得方劲松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谢幼灵更是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方劲松看個不停。 离开医院之后,她蹦蹦跳跳地问道:“這個大哥哥也要跟我們一起回家吃饭嗎?” 苏进拍了拍她的小脑袋,道:“這是方劲松方哥哥,从今天开始,他也要跟着我們一起学习文物修复。” 谢幼灵眼睛一亮,问道:“那我們是同学了?” 苏进笑着說:“可以算是吧?” 谢幼灵马上跳到方劲松面前,得意洋洋地說:“我先入门,我是师姐,你是师弟!” 苏进刚說了声“喂”,想要阻止,就听见方劲松低下头,老老实实地叫了声:“师姐。” 苏进抚额,已经不想說什么了。 苏进给方劲松另外设计了一套练习方案。 它跟谢幼灵正在学的那套有点相似之处,但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进行了调整,侧重点不同了。 就像苏进說的那样,文物修复是個大学科,裡面包含的內容非常多,总能挑出一部分来学习。只要方劲松在他力所能及的方面做到极致,一样能成为优秀的修复师。 当然,這样的练习方案也只有苏进做得出来。 在上個世界裡,他做了二十多年的文物修复,无论理论還是实践,都是从无到有一步步走上来的。一個文物修复师从低级到高级的每一個阶段,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体会。 即便如此,這份练习方案他仍然做得非常慎重。 跟一般人想的不同的是,一份优秀的基础教程,绝不是那么好做的。 所谓的基础,就是系统的根基,也就是树根。将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基础之上抽枝发芽,开枝散叶的。 基础要是沒打好,或者打错了,谁也不能保证人能在這個系统裡顺利地走下去。 這正是他今天怀疑蒋志新能不能胜任的原因。一個二段的学生,给另一群学生打基础?苏进真不敢确定他会教成什么样…… 当然,只是粗略讲讲,让同学们了解一下华夏文物修复的当前情况,激发大家兴趣的话,這样一個水平倒也足够了。 方劲松和谢幼灵做练习的时候,苏进也沒放松对自身的训练,甚至,他比這两人更加投入、更加专注。 谢幼灵早就习惯了,方劲松看到這幕情景,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他已经隐约感受到了苏进的水平。這样的水平,還要如此刻苦,那他有什么好犹豫的? 一時間,谢家的小屋子裡,一個說话的人也沒有。三個人各坐一方,全神贯注。不时有纸张的翻动声和撕裂声传出来,是那样清晰而稳定,仿佛一声声心跳,又仿佛不断向前的脚步声。 第二天中午,苏进和方劲松一起回了寝室。 這次公开课是限定名额的,中午一点,文修专业公开课的报名通道将会打开。到时候,只有抢到前一千個名额的,才能正式成为公开课的学生。 遇到這种时候,苏进才真正感受到了文物修复在這個世界的热度。 平时从早热闹到晚的京师大学,一時間竟然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校园的道路上、寝室的楼道裡,到处都安安静静的,所有学生几乎全部回到了寝室裡、电脑旁,等着抢那一千個名额! 公开课不收费,但是必须要拿到序号才能进入。毕竟,這是针对京师大学内部的活动,校外人员是不能参加的。 一点快到的时候,419寝室的四個人,各自坐在自己的电脑旁边,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 苏进這才知道,不光是他跟方劲松,其实郭天和程文旭对文物修复也很有兴趣。用郭天的說法是,就算以后不从事這個,能学会一点专业知识,出去把妹也很方便啊! 听见這句话,苏进也只能翻個白眼,无话可說。 郭天甚至提前定好了闹钟,手机刚刚发出悦耳的声音,郭天就叫道:“来了!”這两個字出声的时候,苏进隐约听见了其他寝室也传来了同样的吼声。 四個人同时按下了鼠标。 服务器瞬间大卡了一下,两秒后,郭天叫道:“妈的,還要填资料!” 果然,出来的是一张表格,需要进一步填写姓名、年级、学号等详细资料。 只听见寝室裡一阵噼哩啪啦,郭天不愧是计算机专业的,第一個填完,马上啪地按了提交键。 頁面刚一跳转,他就叫道:“什么?這都只有两百多名?” 他转身马上吆喝,“只有七百多個名额了,快快!” 不過還好,寝室四個人全部顺利抢到名额。最后一個竟然不是少了一根手指的方劲松。他虽然身有残疾,但之前就进行過严格的训练,打字速度一点也不比别人慢。 最后,大家看着自己的頁面,齐齐松了口气。他们约好周六下午先到寝室,然后一起出发。 抢完名额后,苏进就在寝室裡写完了第一篇文物小知识,用邮箱发给了柳萱。 之前两人吃饭的时候提過這事,中秋节的时候,柳萱就给苏进发了好几條短信催促。 现在苏进想了想,直接就写了马王堆古瑟的故事。 那由数千根单丝组合而成的琴弦,那穿越数千年时光仍然能够发出的动听声音,仿佛把古老的乐声带到了现在,重新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苏进对文物知识极为熟悉,写起来信手拈来,一千字的小文章,不到半小时就写完了。 最后,他還附上了几张照片——是那天回来前,他为了专栏,专门找谈修之拍的。 苏进写文章的时候,郭天只是顺手在后面看了两眼,不知不觉就看了进去。 最后他呆了半天,抓着苏进问:“都两千多年了,弦音真的還能听?” 苏进点头說:“是啊,保存得非常完好,只要调好,就能当成正常乐器使用。” 郭天不可置信地摇了摇头:“太牛逼了,当年的乐师是怎么做到的?那可是两千多年前!” 苏进道:“乐理和手艺,缺一不可。你知道嗎?当初的工匠在制作琴匠的时候,得先用特制的清洗剂来洗手。因为手上任何一点油污汗水,都有可能影响到琴音的稳定。” “丝弦真的是真丝的?” “对,就是蚕丝。” “两千年,蚕丝不会烂掉,還不会变音?” 苏进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以为古人就不会保护文物了?文物保护和修复从来不分家,是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下来的。一般来說,這样的古墓都会用白膏泥等手段进行密封,用石灰防潮。地下墓穴自然阴凉,种种手段加起来,才能把它的寿命延续到现在。” 不知不觉中,方劲松和程文旭也凑過来了,认真听苏进說话。 過了好一会儿,程文旭才感慨地道:“文物修复,好像真的挺有趣的!” 苏进把文章发给柳萱之后,沒一会儿就得到了回音。 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接起来一听,正是柳萱银铃般清脆的声音。她惊喜地笑道:“這是你给我們准备的专栏稿件?” 相关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