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姜家巨变(下) 作者:陈若浊 何以笙箫默小說小說:、、、、、、、、、、、、 屋室内一片寂静,鸦雀无声,唐宁脑海中思绪电转,见黄渊沒什么表示,他心下暗自深深呼了口气,平复了心境,低头继续往下看去。 這份卷宗资料很详细。 从其什么时候加入乾易宗,到撤离清海,投奔姜羽桓及至成为第一大队第三小队招募弟子的一切過往经历都写在了在卷宗裡,并且裡间還附带一些详细的事件。 整份卷宗足有十几页之多,屋室内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响,除了高原外,陈晓凡、严卿、张尧几人的资料也都包含在内。 为什么要调查他们?区区几個招募弟子怎会进入黄渊视线?這是怎么回事? 唐宁脑袋一头雾水:“师叔,這是?” 黄渊道:“這卷宗裡的信息沒错吧!” “大致应该不错,不過裡面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弟子也不是很清楚。” “你应该很奇怪這卷宗裡的內容是哪裡搜寻来的吧!为什么我們会花這么大心力去调查几個金丹招募弟子。” 唐宁见他主动說起,心下有些意外:“是,弟子的确有此疑惑。是不是他们犯了什么事儿?” “要真犯事儿,直接抓人就是了,用的着去调查他们過往嗎?這是卷宗信息都是他们自己主动呈交的,請你来看看,只是確認一下有无差错。” “他们自己呈交的?”唐宁更意外了,陈晓凡、高原、严卿、张尧四人分派在不同队伍裡,怎么会同时上交自己的资料卷宗?而且他也沒听說要对联队招募弟子身份进行盘查的消息。 “听說你是担心他们受到贺链的报复,所以动用关系将他们全部调出第一大队?” “的确是有這方面担心,敢问师叔,为什么要他们上交各自的档案?” “主要是因为他们曾投靠過姜家,在本部联队招募弟子中比较特殊,是以有此要求。” “为什么?這和他们投靠姜家有什么关系?請师叔明示。” 黄渊看了他一眼:“你难道一点消息都沒听到?” “什么消息?弟子孤陋寡闻,未曾听闻本部有什么重大的消息。” “不是本部的消息,是關於姜家的传闻,你沒听說嗎?” “姜家传闻?弟子倒是听說了一些。”唐宁恍然,近年姜家家主姜汤寿元将近,即将坐化的消息在青州可谓传的沸沸扬扬。 让他想不通的是,這和陈晓凡、高原、严卿、张尧四人有什么关系?方达生又为什么要将他们调到联部来。 黄渊道:“姜家现任家主姜汤和姜家上一代家主姜清正之事你可知晓?” “弟子听說過一些,姜汤本是姜家长老,在姜家内部位高权重,姜家上一代家主姜清正坐化之际,将家主位传给了他。传闻当时姜家内部有两名人选,其一是姜清正之子姜云明,其二便是姜汤。” “你可知姜清正为何不传位给姜云明,却传给了姜汤。” “听說是为了避免姜家内部分裂,不得已而为之。” 黄渊点头道:“不错,彼时姜清正垂垂老矣,坐化在即,已无力控制姜家局势,一方面担心强行传位于姜云明,会使内部人员不满。另一方面又担心姜云明沒有办法控制住姜汤,为大局计,最终他還是選擇将家主之位传了姜汤。” “這裡间,除了他自己的顾虑外,還有外力的介入,就是本宗的游說。” “姜家势力遍布青、兖二州,一旦他们内部发生变乱,势必波及青、兖二州的稳定,毫不夸张的說,他们和本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甚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本宗果断介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成功說服姜清正,将家主之位传给了姜汤,使一场大动乱消弭于萌芽之际,维持了数百年的稳定。” “而今姜家的境遇一如当年姜清正坐化之时,姜汤本与姜清正年岁相当,這也是为什么姜清正選擇传位姜汤的原因之一,盖因以其寿元,纵然当了家主也无法长久,最终還是会流落到姜云明之手。” “那個时候,沒有了姜汤的威胁,姜云明自然稳坐家主之位,也不会造成任何的内部分裂。” “姜汤当了数百年家主,现今其寿元无多,听說情况很危急,已失去了对姜家的实际掌控力,而姜家内部情况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危机再度降临。” “姜家上一代家主姜清正坐化之际,姜家有资格竞争家主之位的,只有姜汤和姜云明。考虑到姜云明势力根深,在姜家内部威望素重,兼之其寿元无多,顶多不過几百年的寿元,多方衡量考虑之下。” “为避免内部矛盾,姜清正這才决定顺应上下人心,将家主之位传给姜汤。原本是打算姜汤寿元枯竭,坐化之后,再将家主位相次传给姜云明,如此既避免了摩擦,又能使各方都满意。” “哪知计划不如变化,几十年前,姜汤之子姜昌竟意外突破至大乘境,使得姜云明有了竞争家主之位的对手。” “姜清正尚在时,姜昌還只是合体中期修士,根本威胁不到姜云明的位置,却不想短短几百年间,姜昌竟然从合体中期跨越到了大乘之境,外界都在猜测其定然获得了大机缘。” “无论是什么原因,总之姜昌的崛起,使姜家内部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姜汤近年寿元将近,更使得局势变得十分紧张。” “姜昌口碑一向不错,再加上姜汤的根基势力,他很有机会成为姜家下一任家主。” “然姜云明那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在姜清正坐化之际,他就已经做出過退让,如今姜汤坐化在即,他不可能会再退。盖因姜昌寿元比他還要充沛,如果這次不能顺利当上家主,那他就再也沒有机会了。” “此事若处理不好,很有可能演变成了一场内斗,从而波及青州兖州的稳定。” “宗门对此十分关切,本部因此也受到了密令,要我們盯紧姜家驻本城主事姜心的一举一动。” “此事是我在负责,我听闻你的那几個下属,原本投靠過姜家,因此让他们将自己的卷宗资料呈交上来。” 唐宁如此听他娓娓道来,点了点头,总算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了:“师叔,他们之前的确投靠過姜家,因原乾易宗弟子姜羽桓本是姜家子弟,清海大战后又被纳入姜家,他们实则是投靠姜羽桓去的。” “不過,他们之前接触的都是一些像弟子這般的底层人物,根本沒机会了解姜家内部动向和辛秘,恐怕对此事不会有什么帮助,方师叔将他们调到联队来,不知是要用他们做什么?” 黄渊道:“姜家的大人物,那种级别的大修士,天下又有几人能具体接触到,联队将此事交给我,难道我又能了解到姜家内部辛秘?不過是各尽心力罢了,姜家上层人物自有宗门高层去负责,我們只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 “這個姜羽桓,你了解多少?” 唐宁道:“弟子在乾易宗时与他多有交集,但算不上十分熟络,只知其乃姜家后裔子弟,及至入本宗后,弟子与方主事一道前往东莱郡城时,偶然与其相遇,這才知晓,其曾祖因犯了過失,被姜家贬至清海,勒令其世居新港,五世之后,子孙方可返回姜家。” “姜羽桓乃是其曾祖第四世子孙,本来是沒有机会重回姜家的,青海大战时,乾易宗响应玄门号召,离开清海,加入青州同盟军。” “就是在此期间,姜羽桓得遇贵人,将他调至东莱郡城,又在清海大战之后,将他接回了姜家。” “高原、陈晓凡、严卿、张尧四人本都是跟随其谋事的,最终因姜羽桓被陷害,他们惶恐之下才投奔弟子,此事卷宗裡已有交代,弟子就不详述了。” 黄渊点了点头:“你可知姜羽桓的那個所谓贵人乃是何人?” “這個…弟子记得听他說起過,乃是其曾祖的叔伯兄弟還是什么的,具体是何人弟子并不知晓,弟子自那次与他分别之后,就再也沒听過他的消息了。” “庇护姜羽桓的這個人名叫姜德兴,据我們了解,其乃姜羽桓曾祖姜德居之兄,這個姜德兴是姜家的一個重要人物,乃姜昌亲信心腹,姜羽桓目今就在他座下任职。” 唐宁听闻此言,心下微微一惊,沒想到联队已经调查這么深了,竟然连姜羽桓来历以及身后背景都已经摸查的一干二净,到了此刻,他就算再愚笨,也能大致猜到黄渊唤自己来的意图了。 相关、、、、、、、、、 __仙侠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