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三百八十八章 柏林电影节

作者:未知
龙天皓放下电话,脑海裡犹自萦绕着苏菲的身影和声音。他并不是第一次与女孩子交往,但却是第一次爱得如此刻骨铭心,虽然他和苏菲很难得见上一面,但那個女孩曼妙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他脑海裡存在,让他感觉着有一個充满活力的倩影,始终陪伴在他左右,带给他信心。 叮~ 电话铃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将他惊醒,龙天皓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无奈的拿起电话:“喂,我是龙天皓。” “我知道你是龙天皓!” 电话裡传来龙夫人不悦的声音:“跟谁打电话那么长時間?” “妈,知道的你是我妈,不知道的還以为是女朋友电话查岗呢。”龙天皓故意笑道。 “哼!” 龙夫人对于儿子岔开话题,用一声冷哼表示不满,但也不好再說什么,直截了当地道:“天皓,告诉你一件事情,明天开始,惠香去你的公司上班。” “我怎么不知道公司缺人?”龙天皓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公司缺不缺人我說了算,惠香是你的私人助理,不要欺负她。”龙夫人很专横地說道。 “妈,她刚毕业,沒有经验,而且我也不需要助理。”龙天皓抗议。 “我不是征求你的意见,而是通知你一声。”龙夫人說完,‘砰’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妈……”龙天皓望着话筒发呆。 新伦敦剧院裡,《猫》依然在上演……在排演這部戏的时候,她们准备了三套阵容以替换,现在苏菲是随着其中一套阵容去欧洲巡演。 结束了法国的巡演之后,剧组踏上最后一站——德国。在德国,剧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過有些媒体真的很讨厌,直接问苏菲是不是对德国有偏见,才将欧洲的最后一站安排在德国。 這种不和谐的声音经常可以遇到。所以苏菲也沒有生气,說话也愈见温婉。“因为我要参加柏林电影节,所以才做了這样的安排,不知道记者先生您還有别的問題嗎?下一位!” 直率的回答不仅粉碎了那名记者的语言陷阱,而且赢得了其他人的好感,接下来的演出十分成功,几乎是场场爆满,德国的媒体也比美国媒体可爱多了,对于剧组的演出盛赞有加。 1979年2月20日。第29届柏林电影节在這裡拉开了帷幕。 好莱坞被被称为世界电影的中心,奥斯卡金像奖也被称为国际电影的最高荣誉。但事情上,在电影史上,欧洲才是真正的,无法取代的,对电影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而這三個电影节也被成为电影节大满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分裂成了东德和西德。五十年代初期,一名美国驻德官员在参加完威尼斯电影节后对在柏林举办一個类似的活动十分支持,他還希望举行的時間不能跟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后。不然对新生的柏林电影节来說,吸引好电影参加就更困难了。几乎就在柏林电影节创办风声刚传出,东德马上宣布要在每年夏天举办一個国际青年电影节。所以西德這边决定把会期放在6月,以示抗衡,而且要吸引东边的人来参加,并不限于青年人。每年6月举办的传统一直到1977年才改到2月。 這一次,“夺宝奇兵”能够成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竞赛单位,也是有些出乎苏菲的意料的。电影票房出色,那只能說是吸引观众眼球。但一部电影在国际性的电影节上得到奖项,那才是真正的得到肯定。虽然說。在“奇宝奇兵”之前,《闻香识女人》已经在柏林电影节上拿到過大奖。但苏菲对于是否能够再次获得這一殊荣,還是充满了兴趣。 几年来,梦工厂以其优异的影片品质、票房成绩,逐渐成为好莱坞电影圈裡的重量级公司,而它出的每一部电影,都会引发媒体们的无限暇想,而《夺宝奇兵1》的票房更是让他们热血沸腾,只是苏菲的行踪实在是有些飘忽,除了交好的几家媒体之外,很难把握她的具体动向。 二月份的柏林,寒意凛然,但在开幕式上依然聚集了大量的影迷,尤其是在那些豪华酒店附近,因为大多数明星都会在那裡下榻,所以成为影迷们聚集的重要场所,而這個时候的明星大牌们,也显得特别的亲民,毕竟在這個时候如果传出丑闻,就别想在娱乐圈再混下去。 這個时候,在這种国际电影节上,东方人的面孔并不常见,当苏菲出现在一群欧美帅哥美女之间的时候,气氛陡然热烈起来,似乎连空气中的寒意也为之消散……除了大量影迷之外,许多歌迷也出现在那裡,向苏菲发出欢呼声,当她向人群抛出一個個飞吻的时候,一连串的尖叫声响起,弄得那些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大为紧张,唯恐场面失控。 另外一拨让工作人员头疼的就是那些记者,幸好大多数记者都抢着拍照,即便到跟前采访提问,也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至少造成骚乱,只是现场媒体太多,很多苏菲就发现自己被包围了。 “這样不行,” 苏菲索性停了下来,无奈地看着众位记者:“今天是柏林电影节的开幕式,而不是我的新闻發佈会,我不想公器私用,否则主委会会找我索赔的。” ‘哄’ 记者们都笑了起来,不過笑声驱散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挽回了许多人的理智,许多人颇感兴趣地看着這边,虽然呼声不断,但不再往前拥挤了,让工作人员轻松了许多。 周围的记者们并不都是来自德国本土,而是从世界各地,各個国家都有,苏菲能够听到除了德语之外,還有法语、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甚至朝鲜语、日语和汉语……尤其是带着广东方言味道的国语,让她感觉着十分的亲切。 作为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柏林电影节刚开始的时候可沒這么亲民,带有严重的种族和政治倾向,不仅引起世界电影人士的不满,连德国电影界人士都表示失望,认为這個电影节简直就是为政治准备的,所以参展的片子各类单一,內容无趣,根本无益于德国本土电影的发展。德国记者强烈要求柏林电影节组委会邀請所有国家参赛,不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有记者认为:电影节作为展示窗口的年代過去了,作为正宗的国际a级电影节,虽然不意味着不问政治,但一定要向所有国家开放。 1969年电影节才把金熊奖给了南斯拉夫电影《第一次工作》。 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从此,柏林电影节才真正把自己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這几年,苏菲从小薇那裡学会了很多的语言,已经不局限于英语和日语,面对来自世界各地记者,她用各种语言回应他们的致意,這让很多记者欣喜之余,不免大于惊讶……她的口音十分的标准,无可挑剔,甚至比本国人都标准。 “sophie小姐,《猫》剧组這次欧洲巡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你有沒有考虑亚洲巡演呢?”一名记者问道。 “当然考虑過。”苏菲回答道。 “当你准备去中国演出嗎?我指的是中国大陆,而不是中国台湾。”那名记者继续发问,而且還做了一個补充。 听到這個問題,苏菲微微怔了一下,足有两、三秒沒有回答,她恨死這個提问的记者了,决定将他和他的报纸划入黑名单中。 七十年代末期,海峡两岸的关系依然十分紧张,文化交流什么的都沒有开始,虽然两地的政治环境都开始逐渐放松,但公然活跃于两地的娱乐圈人物基本沒有。苏菲的大陆之行,也是锦衣夜行,毕竟她的事业同样需要在台湾发展。 可是這個家伙提出的問題太過讨厌,她不能不答,但又要注意自己的政治倾向,以避免麻烦。 “首先,我是一名演员,去什么地方巡演,需要考虑的問題很多,也不是由我個人决定的。其次,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我深深地眷恋着我所出身的民族,也愿意在华夏民族的每一寸土地上播下艺术之花……” 苏菲已经不是初出道的菜鸟了,這种問題既然提出来了,如果她避而不答,反倒是不好,所以干脆往大裡說,同时也含蓄的指出,艺术无国界,也超出政治范畴。 其实在她的想法中,亚洲巡演将在柏林电影节之后开始,但去不去中国,這确实是一個問題。按照中国的消费水平,演出的费用什么的就不用說了,她也根本沒有指望,而是想通過這次巡演,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未完待续)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