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文房四宝
二人正說着话呢,就听一個声音弱弱的說道,“你好,我是来补办借书证的。”
宋江闻言回头一看,竟然是昨天晚上跑来借高考习题集的陈耀轩!還不等他开口,就听旁边的孟喆笑道,“怎么?這回身上有钱了?”
陈耀轩一听赶紧点头說,“有了有了,我今天发现自己的兜裡原来是有钱的……”
孟喆听后就小声对宋江說,“一定是白天的时候有人给他烧纸钱了……”
宋江随后看了一眼這個年轻人,心裡实在替他感到惋惜,可又无力改变什么,于是就叹声道,“先进来再說吧!”
陈耀轩一听立刻高兴的跟了进来,一边走還一边从兜裡往外掏钱說,“昨天谢谢你们了,那本习题集对我的帮助很大,這次模拟考试我一定能考出一個好成绩!”
宋江听陈耀轩似乎還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的事情,一時間竟不知该說些什么好了,于是只好从柜台裡翻出一個本子,胡乱在上面边写边问……
“姓名”
“陈耀轩……”
“年龄”
“16”
“职业”
“高二学生”
“家庭住址……”
“华阳B区……65号楼1102”
一旁的孟喆听了就有些好笑的說道,“你在這查户口呢?”
被孟喆一语戳穿后,宋江老脸一红說,“查什么户口?這只是一些基本的信息登记好嗎?”
孟喆听后就叹了口气,然后看向陈耀轩說,“小子,你已经死了你知道嗎?”
陈耀轩一听脸色瞬间一变,他的眼神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到最后的惊恐万状,看来应该是已经想起昨天晚上都发生什么事情了……
宋江听了就有些生气的吼道,“孟喆!!”
“怎么了?這有什么不能說的嗎?长痛不如短痛……再怎么着他也活不過来了。”孟喆一脸无所谓的說。
宋江很是无奈的說道,“你就不能婉转一些嗎?”
可孟喆却冷哼道,“相信我,這种事情還是直接一点的好。”
此时的陈耀轩已经无力的蹲在了地上,用手痛苦的捂着眼睛,宋江见了就轻声安慰他道,“你也别难過了,事情既然已经這样了,想开点你心裡会好過一些。”
谁知陈耀轩却突然站起来,情绪激动的說道,“我想不开!我還沒参加高考呢,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不想死!”
孟喆一听就沒好气的說道,“现在想起来后悔了?你早干嘛去了?晚了!”他說完還指着宋江說道,“這是你同校的学长,你比他牛,当年他也就是想想,你竟然真的跳了!”
可陈耀轩接下来的话却让孟喆和宋江二人脸色全都是一沉,就见他一脸委屈的喊道,“我沒想死!我就是听說会议室裡放着的那套文房四宝是古代一個状元用過的,许愿特别灵验,前两届的学长学姐们但凡是在那裡许過愿的最后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所以我就也想去碰碰运气,谁知……谁知却成了现在這個样子!”
陈耀轩說完后又一次蹲回了地上,嚎啕大哭了起来……
宋江這时转头看向孟喆道,“你不是說那栋大楼裡沒鬼嗎?!”
孟喆有些无辜的說,“是沒鬼啊!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咱们去的不是时候,毕竟沒几個鬼敢在大白天就跑出来……不過我当时的确在楼裡感觉到了一丝隐隐的煞气。”
宋江想了想,就蹲在陈耀轩的身边,很是耐心的說道,“陈耀轩,你能不能将你走进大楼之后的情形仔细和我們說說?”
之后陈耀轩就抽抽搭搭的讲起了自己晚上去学校新楼裡许愿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陈耀轩的学习成绩在班裡始终都是中下等,为此他父母沒少花钱請补课老师给他开小灶,可他的成绩却一直沒有半点起色。倒也不是陈耀轩不努力学习,而是他总感觉自己的脑袋裡都是实心的水泥,不论往裡浇灌多少知识都滴水不进。
其实陈耀轩从小就是個很有美术天赋的孩子,他一直特别喜歡画素描,因为成绩始终提不上去,他也曾经和父母提出能不能走艺术生這條路,结果却被父母严词拒绝了。
为此陈耀轩也感到非常的苦恼,却也沒有任何解决的办法,谁知這天他听同桌說起会议室的玻璃展柜裡摆着的那套文房四宝是個古董,许愿特别灵验,于是当天晚上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新教学楼的大会议室……
对于文房四宝這种东西,陈耀轩了解的并不多,而摆在学校会议室裡的這一套听說是新楼竣工的时候,一個功成名就的学长花重金,在国外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回来送给母校的。
一开始陈耀轩真的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那套文房四宝他之前在大会议室见過,当时并沒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于在他看来還有那么一点寒酸,根本就不像是状元用過的东西。
结果当晚他走到玻璃展柜前,双手合十說出自己的心愿时,竟然真的有一個声音回应他,還问他愿意为此付出什么代价?!结果陈耀轩想也沒想就脱口而出,“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之后的事情陈耀轩就不太记得了,他只模糊的记得自己好像做了一個梦,梦中的自己破天荒的考了全班第一,老师和父母都对他赞不绝口……
孟喆听到這裡似乎发现了一個問題,于是就沉声问道,“你到底向那套文房四宝许了什么愿望?!”
這时就见陈耀轩支支吾吾的說道,“我希望爸妈和老师再也不用为我的成绩担心……”
宋江一听顿时哭笑不得,孟喆则一脸无语道,“你为什么不直接說得具体一点?就比如考個全班第一之类的,许這么笼统的愿望,還特么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你脑子裡果然都是水泥!”
陈耀轩也是一脸后悔道,“我当时的意思是想提高自己的成绩,让爸妈和老师都满意,谁成想却是這样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