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临盆妇人 作者:莫伊莱 慕流云心头一阵乱跳。 今天与自己坐在這边的若是江谨倒還好說,過去家中也不是沒有過对江谨有点小心思的,但是江谨对此不加理会,回避了一阵子,便也就不了了之,沒了下文。 可是现在她们面对的可是袁牧,這是绝对招惹不起的人,慕流云生怕墙那边有個唐突的,過一会儿“一不小心”掉了纸鸢,那可就真的热闹了。 袁牧本人倒是毫无反应,自顾自的喝着茶,眉心微拢,似乎是在想着什么心事,慕流云也不便打听,只求墙那边几個不省心的不要闹出什么笑话来就天下太平了。 好在天公作美,今日无风,墙也够高,纸鸢沒法子无缘无故兜墙头被丢過来,隔着墙闹腾了一阵子,估计是乏了,倦了,墙那边便渐渐沒了声音。 俩人就這么相面似的到了中午,该用午饭的时候,慕流云算是松了一口气,有慕夫人在场,毕竟是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姜了,甭管心裡多紧张,面上也显不出来,一派热情,把袁牧招待得明明白白,无可挑剔。 袁牧对慕夫人倒也十分客气,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气氛祥和。 吃完饭還沒有一盏茶的功夫,袁乙和袁甲就相继回来了,都带回了一些重要线索。 袁甲花了一晌午的功夫,在太平县的城裡城外转了一圈,還真被他给打听出来,郭家的确在城外购置過一套小院子,大概是多年前购置的,一直闲着。 大约是一年多之前住进了一個小娘子,做妇人打扮,平日深居简出,不大露面,也不与周围的村妇往来,大多时候都闭门不出,只有家裡的丫鬟出门采买,也不多言语,很是神秘。 那家的男人似乎不常在家,不知是做什么营生的,隔一段时日才回来小住几天。這男子也同样来去匆匆,每次回家都乘马车,车子直接进院子,连個照面都不曾与外人打到過。 最近那妇人有孕在身,已经快要到了临盆的月份,所以男人倒也呆得久一些,這几日家裡的下人进进出出,多是添置一些妇人生产需要用到的物件,八成是好日子近了。 袁乙只比袁甲晚回来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进门先讨水喝,慕流云知道他是被派去静水庵打探情况的,见他這么快就回了,也十分惊讶,连忙倒了茶给他递到手裡。 袁乙感激地冲她一笑,也顾不得那茶汤热不热,仰头一口喝了下去,顺了口气,才对袁牧和慕流云說:“爷,慕司理!静水庵那边确实接待過郭家的少夫人,也就是那位叶娘子,叶娘子约十日前到静水庵吃斋礼佛,在庵裡住了七日,第八日便离开,离开的时候,有小尼姑送她出门,目送她到山门下上了自家的马车被接走了。” “消息准确么?”和一听完差一点蹦起来的慕流云不同,袁牧依旧很稳。 “千真万确,那小尼姑說他认得郭家的马车,是靛色的车顶,车厢帘子上還印着铜钱花,和送她去的时候那辆马车一模一样。” “十日之前去吃斋,住了七日,第八日离开……若是那时這叶氏便被人害了,到今日不刚好和先前验尸的时候推算的时日一模一样!”袁甲在一旁掐着手指头算算日子,发现竟然与慕流云先前的判断丝毫不差,看向她的眼神显得格外惊讶。 這叫什么话!這不是摆明了自己先前說了那么多,也做了那么多,這厮一句也沒信過么! 慕流云暗暗咬了咬牙,不過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想法,对袁甲笑得一脸谦逊。 “你回来时,那郭泓清可是在城外小院处?”袁牧问袁甲。 袁甲十分笃定地点点头:“我事先跟人打听了姓郭那厮的模样,错不了!” “司理现在可有兴致出去走走?”袁牧听他這样說,转脸问慕流云。 慕流云心领神会:“那是自然!我家距离郭泓清家不远,大人随我一同過去瞧瞧?” “有劳司理带路。”袁牧淡然示意。 慕流云连忙小狗腿子一样屁颠屁颠在前面引路,袁牧走在她身后,袁甲袁乙也随同一起,四個人出了慕家大门,慕流云原本轻快的脚步顿了顿。 “大人,要不您先稍等片刻,容我去衙门裡叫些人手?”慕流云忽然意识到,這无头女尸的案子终归是州府衙门受理的,理应报請知府大人,方才一听說有了铁证,又被袁牧那么一问,差一点把這么重要的事情给忽略掉。 袁牧是郡王世子,又顶着四品的官职,对于越過江州知府去查個案子這件事来說,根本不需要有任何顾虑,于公于私,谁也不敢挑剔他什么。 可是自己又算是哪根葱哪根蒜呢?一個芝麻大的小小司理参军,越過自己的上官,去听袁牧的差遣,虽然不算什么大错,但日后若知府大人翻旧账,挑理起来,认为這是自己不把他看在眼裡的表现,那自己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州府衙门离這儿也不远,大人只需稍等片刻,我去去便回!”为了怕袁牧不耐烦,慕流云又特意补充了一句。 袁牧睨她一眼:“司理不必多跑一趟,本官作为京畿路提点刑狱公事,带人直接去捉拿嫌犯,本就是分内之事,应该不需要提前向任何人报备吧?莫非司理不是這般认为的?” “大人误会了,我并不是這個意思……那咱们這便過去那郭家吧!大人這边請!”慕流云心中叫苦不迭,恨不能把自己的后槽牙咬碎了咽下去,依然得保持笑容,招呼袁牧跟自己走。 现在面前這位摆明了是怪罪自己看不出高低的意思,這种时候自己哪還敢坚持要去报請知府大人指示呢! 得罪了知府大人,被穿小鞋起码還得等到明日去,若是得罪了這位爷,只怕自己眼下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都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沒有远虑的,日后再說,好汉不吃眼前亏,自然是先化解這個“近忧”更妥当! 相关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