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林主薄,我家老太爺說了,前線的將士們都辛苦了,咱們木家在府城和金河縣的生意能做得有聲有色,也是依靠着諸位大人們穩定着南陽府纔行,所以咱們捐出這些棉花聊表心意!”
林主薄笑着道:“那就請馮掌櫃回去代替本官向木老爺子道謝,就說木家做的仁義之舉,本官一定上報......”
他正說着話,看見馮掌櫃身後的葉大安他們,“喲,大安,你們來啦!”
幾人都相互寒暄,林主薄知道葉大安他們也是剛回村子辦這事兒,欣慰的說:“真是太好了,今兒我已經收到好幾筆大家送來的禦寒物資,若今後咱們南陽府的百姓們都能像如今這般團結,咱們季家軍一定能早日攻打進京城!”
“林大人說得對,得人心者得天下!”馮掌櫃立馬附和道。
大家此刻的高興只是個開始,之後其他各縣知道情況後,也有許多高門大戶和商人們向當地衙門捐出自家多餘之物。
不過幾日,一大批棉衣便做好了,被各個縣衙派人送往府衙,譚知府立刻聯繫駐軍將領派出一隊人馬往永昌府送去!
文月深刻的體會到了南陽府百姓們的轉變,也許是暴君奸妃的惡行過於讓人髮指,也許是趙修齊不費一兵一卒解決了南陽府的危機,也許是陳沖他們帶着比京城少數倍的兵頑強的在北昌府開戰,總之,南陽府的百姓願意相信季家軍了。
在棉衣被送去兩天後,趙修齊傳回了消息,說陳沖很高興此時葉大安能進軍營。
於是,第二天,在葉家和範家等人的相送下,葉大安以葉百戶的身份去了南陽府駐軍衛所報到。這次,大家不再僅僅是擔心,而是心裏多了份踏實。
葉大安走後,永昌府那邊頻頻傳來新的消息。
皇帝死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在將自己死得十分不體面的雙親下葬皇陵後立刻擇日登基爲新君了。
在新君登基祭天當日,新皇將自己的舅舅戶部尚書藍正封了攝政王。又“語重心長”的讓衆臣不要被“逆賊”矇蔽雙眼,說季家軍是爲了擾亂東盛國,敗壞皇室名譽,所以才捏造毫無證據的謊言誣陷藍貴妃勾結蠻子,又說那些孩童也是季家軍殘害後陷害先皇的。
不得不說,這倒打一耙的說辭看似合理,其實漏洞百出,大臣們都不是傻子,這些年來朝廷的當權者是個什麼樣子大家都有一把秤了。
於是,新皇帝祭天登基後第一天上早朝,就有多餘半數的大臣稱病請假未到,氣得新皇帝當場拉下了臉
又過幾天傳來守衛京城的某支一萬餘人的軍隊打不過投降了
永昌府隔壁的陽辰府起義軍也不跟當地的駐軍打了,首領直接帶着兩萬多百姓來投靠了
至此,陳沖他們前線已經有四萬多經過專業訓練的隊伍,和三萬多新編入的平民起義軍。
伴隨着季家軍的不斷壯大,南陽府的譚知府和葉大安便面臨着更大的籌集糧草和運送糧草的壓力。
兩個月後,陳沖手下和趙修齊以及葉家買的共計三十多個田莊囤積的糧食都被分批運送到了前線。
怕會和朝廷打持久戰,譚知府當然還需要準備更多的糧草。
他下令號召南陽府內所有糧商在保證百姓們日常購糧需求時將囤積的多餘糧食賣給軍隊,不能現在馬上付銀子的,他作爲知府親自寫欠條蓋章,日後新朝建立再還,且免除商稅三年。
傅縣令的弟弟傅明之率先帶頭將自己在府城的幾家糧鋪囤積的糧食借給了衙門,又將自己回春堂的藥材免費捐贈了一批,此後有人便開始紛紛跟隨
在季家軍迅速壯大起來的時候,引起了朝廷巨大的恐慌。朝廷眼見京城駐軍已經在數量上討不到便宜了,立馬四處抽調各府的駐軍前來幫忙。
此時,季家軍又兵分幾路,多方位的對京城發起了進攻,等京城駐軍立刻分散兵力奔波應對時,結果季家軍只是虛晃一槍,吸引他們來了後,人家拍拍屁股又原路返回了。依然是永昌府的季家軍發動總攻,讓敵軍損失慘重。
如此折騰幾次,京城的守衛軍將領徹底懵了,最後發生了一件事兒,成爲了壓垮京城駐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