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绯闻(一) 作者:梅青 《》 类别:歷史军事 作者:梅青书名: 老话說“五黄六月去种田,一天一夜错一拳”。 這话虽有些夸张,却描绘出了炎炎夏日抢收、播种时庄稼人的那种争分夺秒的紧张心理。 這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麦子要割,要拉到麦场上去,要晒,要耕田种秋庄稼,要插秧。 特别是小麦,成熟期只有那么长,如果遇到下雨,割了之后会焐出芽,若是不割,熟過了麦穗会断掉在地裡。秋庄稼种得迟,耽误了时令,会出苗不齐、长势不好、成熟晚,影响下一季的播种、收成。 忙,忙,忙…… 忙得不可开交。 麦场上清晨就摊好了刚从地裡拉回来的麦子,晒到中午,开始由牛把式赶着牛,拉着石滚,在上面轧,要轧得均匀,還得有人拿着桑叉翻叉。轧過之后,麦秸要挑开堆起来,接着就是扬场,把裡面的渣子扬出来,這是個技术活,弄不好扬得不干净不說,還会灰头灰脸。 麦场是共用的,上面从早到晚,都有人在忙乎。 麦子扬好,晒干,就可以装仓了。 沒有收割机的时代,一切都靠人工。劳力劳时不說,关键是裡面灰尘多,土坷垃多。 要吃之前得先淘干净,晒干,送到磨坊磨出粉,過了箩,這才是我們吃的面粉。 麦皮叫麸子,這個喂猪、喂牛、喂鸡都好,也比较有营养,家畜家禽都爱吃。 不過一般人家不会单独喂麸子,会搀上糠。 糠是稻子的皮,要粗糙多的,也沒有麸子那么受欢迎。 张氏养的鸡子目前喂的就是麸子和糠的混合物。 养到一個半月的时候,問題来了,小鸡互相啄毛啄肛,有好几只鸡后面被啄得鲜血淋淋的,张氏又开始发愁起来。 “這么多鸡子在一起,除了主食,還得吃点零食才行啊。”王菁說道。 张氏被逗得笑了起来,“你当它们跟你一样,每天還得吃点心。” 王菁煞有其事的点头,“就该這样,不然這么多鸡,万一生病就麻烦了,要让它们吃一点增强免疫力的草药。沒事干点别的,也免得攻击同类。”其实是饲料太单一,缺少微量元素,但不好這么跟她娘解释啊,只能說些童言童语。 张氏深觉有理,但又摇头道,“沒听說谁喂鸡還跑到药铺去拿药啊。” 王菁道:“要把啄伤的小鸡分开。不能再炕了,房子太小了,挤在一起了容易生病,等真生病再治就来不及了,要不喂点青篙吧。” 张氏摇头:“我只见人家喂鸡吃過青菜,从来沒见過鸡会吃青蒿,闻所未闻。” 王菁一脸自信,“我也是从乔家表哥送的书上看到的,成不成,娘割点回来,剁碎了,放在鸡棚裡不就知道了嗎?”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团子在刘家越来越有发言权,张氏也确实看到這次庆生的时候,乔朝阳给她送了好高一摞子书過来。她口中說着不信,心中却是信了大半,真跑出去割了一抱子青篙出来,剁了扔到鸡棚裡。 那些仔鸡已经有小拳头那么大了,平时吃惯了张氏配好的饲料,看到青篙,看一眼就躲到一边去了。 张氏直笑,“你這方法不灵。” 小团子也笑,“娘何不多等一会儿。” 過了一個时辰,张氏又過去看,鸡棚裡干干净净,一点青篙也看不到了。 “真的吃了!”张氏說道,“吃這個真有用嗎?” 她還是有些怀疑,比竟之前闻所未闻。 “就算沒用,還不是可以省些粮食。”小团子安慰道。 你别說,還真有用。那些小鸡有了青蒿,果然不再互啄了。 家裡平时来串门的人也多,任谁看到张氏拿青蒿喂鸡,都觉得好笑。 “這個方法挺好用的,我炕出来一共两千四百八十五只小鸡,养了两個多月,還是這么多,一個都沒有少。”张氏的语气十分自豪,“這方法還是菁姐儿从书上看到的呢。” 王菁只笑不语。 当然有用了,她前世的父母就是搞养殖的,她曾亲眼看着他们這样做過。 听了的人收起嘻笑的心思,回家也割了捆青蒿,无论怎么弄,家裡的鸡就是不肯吃。 当然了,這些鸡都是放养的,有昆蝗活物吃,要吃這些菁蒿才是怪事。 张氏为此洋洋自得了好多天。 秦氏忽然来串门。 自打上次相亲的事以后,這還是她头一次来刘家。 “张姐,有件事不知当不当讲。”秦氏斟酌着說道。 难道是有什么事想要求着自家?不過上次隔壁的辛氏偷桃子的事,秦氏是出了大力的,她俩又有一起长大,嫁到了一处,情分远分其他人可比。 “有啥事,你直管說,能帮忙的我一定帮忙。”张氏十分爽快地应了。 “其实,并不是我家的事。”秦氏停顿了一下,才又說道:“我也是听說的,你知道,我前些时候回娘家了,听到有人說李家已经在外面养了一個,說是窑姐儿。” 张氏愣了一下,才道:“那天我就觉得有些不对,李家在咱這一带,名气也不小,他家那儿子一不憨,二不傻,怎么可能会想着跟我們家老.二结亲。” 這個时代结亲,门户比人品更重要,李家怎么可能随便遇上個姑娘,站那裡聊几句,就愿意上门提亲了,這中间肯定会有隐秘。 如果李长河沒問題,根本不可能会想着跟秦氏结亲。刘家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毕竟刘成方是亭长,官虽不大,认得人总要多一些,路子要广得多,何况周氏是自己找上去的,就算以后闹起来,李家也有說场。 “话是由吴举人家传出来的,也不知道准不准。”秦氏說道,“毕竟吴家跟李家不对付。” 吴老爷拿钱捐了县令,沒捞到钱不說,還把家产全变卖了,接手的就是李记,吴家中伤李家也有可能。 张氏摇头,“這种事,经不起打听的,一问一個准,就是不知道那边听不听得进去了。” 只是這种事,不管周氏听不听得进去,张氏都决定要說,红云的亲事结得不好,不仅二房会沦为别人的笑柄,就连刘成方出去,也要受人指点。 說归說,不過张氏却不打算自己出头,等晚上刘成方回来,她就提了一句,“我听人說,李家那小的在外面养粉头。” 刘成方道:“李家那孩子比咱们安哥儿大不了几岁吧?怎么懂得這么多道道?你先别声张,我打听打听再說。”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刘成方官不大,但毕较讲究用事实說话。他把這件事仍交给了侄儿永福他们。 您的到来是对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绍朋友来吧!